專家團|宋星:阿里“斷供”手機號碼,品牌主應該如何應對
最近一則關于阿里電商平臺上個人信息的消息,想必大家都看到了。
主要的意思是,以前阿里電商平臺里面的訂單信息,品牌主廣告主還能夠利用TP或相關數據服務商,“偷偷摸摸”地通過解密的方法,把消費者的手機號碼的原文給解密出來。現在阿里干脆把手機號碼給廢了,而是替換為有效期可能為30天的虛擬號碼。這樣,就算你解密,解密出來的也就是這個虛擬號碼。而且這個虛擬號碼還不能直接發短信,發短信還得到阿里的平臺上去走它的發送平臺去發送短信。
這樣一來,從阿里“搞手機號碼”沒機會了。
緣于眾所周知的原因,這樣的變化,一點都不讓人吃驚。畢竟,過去那種把手機號碼加密了,又“莫名其妙”地向部分關系特殊的數據服務商或者TP提供解密的方法,很有些掩耳盜鈴的意思。
未來京東會跟進嗎?目前京東沒有傳出消息。京東現在的情況是,品牌主除了京東自營旗艦店的手機號碼拿不出來,其他店鋪還是可以通過類似于阿里的那種解密的方法拿出來。但,這方法能走多久,我估計大家心里都有數,在我看來,京東“學習”阿里,只是時間問題,而且很可能是“短時間”的問題。
話說回來,就算你愿意“賭”未來京東就是不跟進,我也覺得你應該做好“最壞的打算”。
好了,那么品牌主只能坐以待斃嗎?
坐以待斃絕對不可取,我們要看未來的趨勢,并且基于這個趨勢去做準備。
這個趨勢是,電商平臺一定不可能再主動提供手機號碼,無論是直接給你,還是用那種解密的曲線救國的方法。
所以,在電商平臺為你的后續運營找增量用戶(手機號碼),難度非常非常大了。(不是說完全走不通,你還可以通過旺旺之類的聊天工具跟消費者一個一個的要手機號碼,但這看起來可行性很低呀!)
但,這不意味著,電商平臺不再跟你提供數據。
請注意,提供手機號碼和提供數據,并不是一回事,并不能一言以概之,說電商平臺再也不提供數據給我們了。
做生意,數據還是要有的,電商平臺除了給我們各種分析報告(比如阿里的生意參謀等產品給的那些統計級別的數據),它也仍然可以提供給我們個體級別的數據。
不過,電商平臺向我們提供個體級別的數據,它一定有一個條件,那就是,只能通過“會員通”的方式提供。
而通過“會員通”向我們提供數據,又需要幾個關鍵性的先決條件。
第一,你的消費者在電商平臺購買的時候,要在電商平臺上加入你的會員。
第二,你自己也得擁有你的消費者的手機號碼。
然后,通過縱向隱私計算的方式,將你手里的消費者的手機號碼和電商平臺上你的會員的手機號碼做匹配。能夠匹配上的手機號碼的,電商平臺會將該手機號碼對應的會員相關信息,比如積分、購買的商品(這個不一定能提供,或者也要用曲線的方式才能獲得)、權益等,通過聚石塔(阿里)或者云鼎(京東)等傳輸給你。
對品牌主而言,這意味著什么?
顯然,想辦法自己獲取消費者的手機號碼的重要性越來越高了,自己若是沒有自己消費者的手機號碼,電商平臺乃至于各種各樣的外部平臺,都將難以提供個體級別的數據給到你。
而通過私域(或者更準確地說,應該是在自有營銷生態)運營獲取手機號碼,也就成為了幾乎唯一靠譜的方法。想一想,瑞幸咖啡、小米生態,大概是不缺消費者的手機號碼的,因為本身它們自己就構建了一個非常健全的自有營銷生態(各種app、小程序等自有觸點)。同樣,歐萊雅其實也不太缺乏消費者的手機號碼,因為它線上線下的自有會員也已經很成熟,會員日的變相折扣促銷,也玩得挺溜的了。
構建自己的營銷生態當然不僅僅只是能夠提供獲取消費者的手機號碼這樣一個功用,它也為我們獲得了更多營銷的自由度和安全性,同時也能夠提供大量的屬于自己真正可以掌握的數據,從而能夠讓我們所期待的精細化營銷得以繼續。
阿里“斷供”手機號碼之后,品牌主的應對只能是更加獨立自主,腳踏實地地建設自己的私域生態,認真運營屬于自己的消費者和用戶,是具有戰略意義的選擇。圍墻花園的籬笆只會越扎越高,抱住大平臺當然仍然是一種策略,但也必須面對越來越受制于人的風險。大勢之下,最終的抉擇,似乎并沒有那么難。
- 宋星最新專著《數據賦能》-
本書已于2021年1月出版,在京東和當當均可購買!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宋星的數字觀”(ID:chinawebanalytics),作者:宋星,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