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
當提到用戶運營,私域運營的思維模型時,大部分人會想到AARRR模型。

前幾年,裂變流量紅利時,這個模型確實比較好用。但今天對于80%的企業,如果還是繼續按照這個思路去做策略,可能會遇到一些困擾:
1.流量獲取難度增加,前端開口很難做大,導致漏到后端的量不夠
2.培育周期長,導致成本回收效率低,而且風險大
3.固化運營思維,容易讓人陷入“流量焦慮”,認為沒幾萬流量項目就做不了
因此,我們基于對私域的理解以及一線的實戰經驗,把這個模型優化了一下,取名”小蠻腰“ ,對于中小互聯網公司、消費品行業做私域,更實用和長久。

它的邏輯大概就是先測算目標,根據目標、品類特點、用戶需求假設一套可行的后端轉化模型,然后小批量引入一批流量進行驗證,最后根據驗證結果,反向推動前端精準流量的補給。
接下來模擬一個項目,拆解我們是如何利用這個模型去做思考的:
假如你是一家淘系電商公司,每天日均訂單500單,老板希望你把流量引到私域提高用戶價值并且帶來100w小GMV,你會怎么做?
首先假設私域商業模式要成立,則從天貓引流到私域的客戶,三個月內產生的LTV需大于等于CAC。
如果年GMV需要100w,則季度GMV為25w。又通過調研,收集同行業的市場數據,私域引流率約10%,首單轉化20%,天貓日均500單,三個月引流到私域人數:4500,那么首次成交客戶數900。
粗略計算一下這三個月內單客戶產生的LTV=交易金額/新增客戶數=55,得出前端可用于獲取客戶的成本空間在55以內。
要達到這個目標,具體每個環節的數據是多少呢?根據天貓數據,拿到用戶平均客單價120,復購30%。
最后按照公式GMV=私域流量*轉化率*客單價+購買客戶數*復購率*季度復購頻次*客單價,去推算能得出來:在首單轉化20%,客單價120,復購30%,情況下,季度購買頻次需要做到4.3,才能完成目標。
以上是為了更好的展示測算邏輯,任意取的數據,大家根據自己項目情況調整即可,如有其他思路歡迎交流~
尋找需求,找到和目標契合度最高的需求
通過客戶問卷、行業報告、品類數據、評論關鍵詞挖掘等方式,可以找到用戶的多種需求,假設:A、B、C、D、E五種。
然后開始分析這些需求,從中找到1-2個適合的需要,集中性深挖。需求的具體判斷緯度有很多。比如:
這樣列完后,基本能找到比較契合的需求,但是否是真實的,需要帶著問題在后續落地過程中不斷驗證。
關于需求的挖掘和分析,這里分享3個需求模型,對于剛上手做運營的朋友,可以直接根據模型去一一對應。
-
是心理學中的激勵理論,包括人類需求的五級模型,通常被描繪成金字塔結構,需求由低到高逐級形成并得到滿足的。
這個模型和第二個看著好像有點類似,但實際使用區別還是挺大的。它會根據提供和不提供,用戶的滿意度來做區分。除了判斷屬于哪一類需求以外,還給出了每種需求的優先級排序規則
由于篇幅有限,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看著順眼的模型在深度了解一下。一切的策略都是從需求出發去考慮的,所以在尋找需求階段,盡量多下些功夫,避免犯一些很低級的錯誤,拖延項目的進度。
根據需求和品類情況,確定后端轉化-復購的模型,反向規劃前端誘餌
然后確定后端轉化-復購的重點,再倒推前端。這里舉幾個例子說明:
后端適合以多等級會員制社群為主,篩選出優質客戶,進行深度的服務和運營。所以前端引流可以初級會員禮包作為誘餌,進行多環節埋點。
后端適合捆綁銷售,比如奶卡、做儲值、療程卡一類。所以認養一頭牛用了一個非常好的引流策略,即前端銷售奶卡,然后搭載小程序,讓用戶自發的掃碼兌卡,加到微信端。流程順暢,前端引流做了篩選,后端運營起來也更聚焦和省力。
因為上新頻次高,所以后端適合“快閃促銷形式”,可以是完美一直用的以社群為載體,通過流程化的社群內容和上新產品的優惠進行批量轉化,不過這種方式有個前提就是流量需要足夠多,因為單群的產值下滑很快,一般1-3個月左右。
另一種方式可以是以個人號為載體,每周以產品上新為觸點,吸引對上新產品感興趣的人進入社群,短時間轉化,活動結束后,群即解散。這種方式的好處是減少對客戶的打擾,同時需求更精準,轉化效果更佳。
小批量引流測試,驗證關鍵假設
搭建好了基礎的模型后,就開始進行小范圍引流驗證。淘系引流-私域常用的方式有7種,每一種的方式和優劣勢我都放在圖里啦。
A.包裹卡引流
流程里面比較重要的是政策和卡片設計,一般分為四種類型
在選擇誘餌的時候,也有三個原則,都是踩坑得出的經驗,盡量不要逾越:
選好誘餌進行mvp測試后,需要關注4個指標,當用戶進入私域一段時間內LTV=CAC或者小于某個范圍時就可以大范圍推廣了。
1.投放量:在一個時間段內商家的準備投放多少數量的客戶包裹出去。
2.引流率:加到微信的用戶數/投放數量。各行業包裹卡引流率水平:5%及格,10%良好,15%優秀,超優秀30%及以上。
3.單個引流成本:(誘餌成本+卡片成本+人工成本)/引流到私域的用戶數
4.后端轉化率:通過包裹卡進來的客戶再次付費轉化率到底如何。
B.短鏈引流
這里把短鏈引流拿出來分享,主要是因為它的使用場景很廣。抖音、QQ群、微博、短信都能用。
這 里沒有分析 AI加粉,是因為要想做到既不傷品牌又能有好的引流轉粉效果,是有難度的。
現在用戶普遍已經被機器人騷擾煩了,稍微用不好,負面效果大于正向。后續再單獨起一篇詳細聊聊,有需求的朋友可以評論區留言。
好啦,以上四步都認真落地后,能拿到一個基礎數據,如果和當初目標測算設定的數據類似時,我們就判斷策略和方向是對的,然后朝著這個方向繼續深挖,不斷的復制「引流—轉化—復購」這個模型,通過一切資源去放大,實現增長。
如果和當初目標測算差距有點大,那就反向去檢查,看看是那個環節出問題了,重新優化,再進行測試。
做私域,本質上也做商業,和選擇公司戰略有點類似,最大的挑戰不是如何做,而是到底應該把有限的資源投到哪些地方、選擇什么樣的模型。要想確定當前階段需要做的模型,就要明確當前的戰略目標是什么。
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我們時刻擺正心態,意識到在增長項目中,失敗和不能達到增長預期才是人間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