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刻說、夢餉集團是如何通過私域工具推動組織能力迭代的?

成人英語教學平臺立刻說、分銷電商SaaS平臺夢餉集團兩家公司的業務類型完全不同,但兩者都通過私域工具的引入、私域戰略的落地推動了組織能力的更新迭代,并因此取得了不錯的增長。
對于關心私域但不知道怎么如何啟動的企業,這兩家公司的戰略轉型經驗可以給大家一些參考。
01 曲折轉型,篤定私域
“對銷售來說,打電話的工作量很大——卻在做一件極沒有效率的事情;對客戶來說,雖然是自己注冊的——但他還是覺得受到了騷擾。因此,在把客戶沉淀在私域這件事情上,我們是非常確定的,這符合未來3-5年的發展趨勢。”——立刻說總裁特別助理Guard
過去兩年里,立刻說在私域建設上經歷了兩次轉型。第一次是從自研CRM切換到了工作機,第二次是從工作機切換到了企微。
2019年底的時候,電話接通率低問題讓立刻說備受困擾。“最差的時候接通率只有18%-25%,在用了某外呼電話方案后也才優化到30%,很多情況下業務人員要反復聯系才能接通。”立刻說總裁特別助理Guard告訴衛瓴。
電話銷售的高流失率、溝通效率低,都是立刻說押注私域建設的重要原因。“對銷售來說,他每天打很多電話,工作量很大卻在做一件極沒有效率的事情;對客戶來說,雖然是自己注冊的,但他還是覺得受到了騷擾。因此,在把客戶沉淀在私域這件事情上,我們是非常確定的,這是符合未來3-5年的發展趨勢的。”
這個階段,立刻說引入了工作機來管理微信客戶,畢竟,在今天的商業社會,加上微信才算得上建立了聯系。“我們簽了3年的合約,也花錢做了定制,跟公司原有的CRM系統做了深度打通,整個數據流轉是沒有問題的。”
后面的故事想必很多人都猜得到,騰訊官方加強了對個微工具的風控,封號問題讓任何一個以私域為戰略的公司都不愿以身犯險。像很多規模化運營私域的公司一樣,立刻說也順勢轉向了企業微信建私域。
02 向電話“接通率”要轉化的困境,但擁抱新事物總是困難的
決意切換到企業微信上后,把客戶加到企業微信上自然而然成了萬事開頭難的第一步。Guard跟團隊研究、試用、對比了很多企微工具,但始終覺得不符合業務需要。“很多工具都是根據企業微信原生能力重做了一遍功能,亮點太少,都不能解決我前端直接獲客的核心痛點。”
事實上,大部分企微工具更多是在微信生態內解決客戶管理的基本問題,而微信生態外的開源則很少涉及。
如Guard表述的那樣,“電話接通率只有30%,然后得基于這個30%再去轉化出企微的通過率,即便這個環節通過率達到50%,整體加微率也只有15%-20%的樣子。”
在實操的過程中,雖然企微被動加客戶可以自動通過,但企微主動加客戶的路徑還是比較復雜的,前前后后要三四步才能加上。“銷售還要反復打電話,接通后告訴客戶我接下來要用企微來加你,然后客戶看到還要再反向添加才能最終建立聯系。”
不管是個微還是企微管理客戶,使用者都會發現自己面臨一個沒能逾越的技術性障礙,規模化獲客場景下(典型就是廣告投流)的線索獲取——從未突破手機號碼這一形態。這就意味著,如果沿著固有邏輯框架進行優化,就會永遠陷在向“接通率”要轉化的困境里。
殘酷的現實是,電話“接通率”就是見頂了,而客戶溝通的實際場景,就是發生在微信上。或許30%的接通率聽起來很低了,但這正是呼叫系統優化后的水平,電話營銷在移動電話剛興起的前10年繁榮過——但曾經成本低、效率高的特點早就不見了,最新的《民法典》、《個人信息保護法》對個人隱私的保護更是空前嚴格,如果非要死磕“接通率”,基本是撞南墻一般的操作。
03 所以,問題來了,線索形態一定、必須是手機號么?
“必須讓廣告落地頁直接跳轉企微來承接線索,如果實現不了,那投放在我們公司就不存在,增長就沒辦法做。”——夢餉集團品牌中心總經理陳文理
這個魔咒可以打破。既然跟客戶建立關系的最短路徑是“企微被動添加—自動通過”,以及長決策鏈生意最主要的規模化獲客場景仍然是程序化廣告投放,那么,這兩個場景是不是可以結合起來呢?
今年5月份的時候,衛瓴另一個客戶夢餉集團品牌中心總經理陳文理剛剛入職,開始著手系統性規劃廣告投放的事情。
但擺在他眼前的難題是,夢餉的主營業務屬性定位為分銷電商平臺,客戶以龐大的寶媽群體為主流,因此公司沒有電銷團隊,未來也未必會有(早期200多萬寶媽系統主要靠口碑傳播),面對如此大規模的受眾,拿企微一個個主動添加寶媽是不可想像的。
“沒有電銷,就意味著沒有辦法按傳統的‘表單-打電話-加微信’的投放流程來操作,不過公司已經發展四年了,必須把規模化公域獲客的能力搭建起來。"
所以,陳文理向衛瓴提了一個非常“反共識”的需求,“必須讓廣告落地頁直接跳轉企微來承接線索,如果實現不了,那投放在我們公司就不存在,增長就沒辦法做。”
聽來反常,實則合理,正是打破手機號線索形態的良策,結合創業數月來客戶的反饋,衛瓴意識到這很可能是一個普遍的痛點,而直接跳轉微信生態一鍵加微,一定是一個值得被產品化的標準功能。
可以說,夢餉集團的需求直接推動了【衛瓴·企微助手】0.6版本的創新迭代。作為一家具有深刻的程序化廣告基因的團隊,衛瓴在6月份就上線了能夠實現“一鍵加微”效果的智能表單和高級智能碼營銷組件。
無獨有偶,7月份時,立刻說創始人Kevin在朋友圈看到衛瓴科技CEO楊炯緯發布了“一鍵加微”的產品新聞,順手就轉給了團隊。至此,立刻說在企微工具選型這一議題上暫告一段落。
04 私域建設初見成效
近來,立刻說廣告投放場景的加微率實現了20%到70%的增長,但因為溝通客戶轉變為了“先加微信建立信任,然后再電話顧問”的模式,整體轉化率較從前翻了約一倍。(滿足同時加微和綁定手機號視為實際有效線索,因為注冊學習賬號需要手機號)。
現在,夢餉集團的加微率則從20%提升到了60%,在投放素材中嵌入支付按鈕后,加微率更是提升到了95%。此外,陳文理還告訴衛瓴,“此外,因為使用了【衛瓴·企微助手】這套智能組件,夢餉得以與字節、百度、騰訊、快手、360等多個平臺API完成統一對接,這塊兒至少節省了80%的人力成本。而且還能清晰區分用戶來源是來自百度還是騰訊,來自騰訊的哪個子流量系統(比如騰訊視頻還是廣點通),以及用戶完整的廣告公域行為畫像,都能一目了然”。
夢餉雖然沒有電銷團隊,但因為重新定義了線索的形態,不僅快速建起了私域,而且短時間內從0到1搭建了一個私域用戶經營體系,培養了一個越來越穩健、敏捷的私域團隊。
因為廣告線索形態的改變,以及廣告行為畫像的打通,這讓后端的運營動作更有抓手,夢餉團隊根據不同渠道用戶群的特點,差異化配置了自動歡迎語,如陳文理所說,“如果是騰訊來的用戶,我們會引導她盡快去下載App;如果是百度搜索這種更成熟的信息檢索者,我們會強調公司‘分銷電商平臺’的定位,團隊的規模等信息;如果是抖音來的,十有八九是來找貨源,那歡迎語里會突出‘2萬個品牌'這樣的信息’。”正因為用好了這一抓手,夢餉已經把添加后第一時間產生的流失率,降低了50%。
不僅經營客戶方面,夢餉在私域運營團隊的管理上也別出心裁。拿企業微信里面常見的會話存檔功能講,夢餉通過一系列數據指標的分析總結,可以高效厘清低效客服和高效客服的模型。比如,一個客服“聊天總數”小于“新增客戶”數,那就說明工作積極性不夠,需要給予提醒。再如,發送消息數和聊天總數的比值過高,那可能這個客戶沒有科學按照SOP規定來操作,這就需要在優化運營動作上下功夫。
05 “一部分團隊先用起來”
“核心工具從電話切到了私域,整體的跟進邏輯也從純語音溝通變成了以文字互動為主。從前,我們叫‘電話營銷部’,現在改成了‘私域營銷部’”——立刻說總裁特別助理Guard
由于沒有歷史包袱,夢餉集團在戰略落地方面更加簡單,相比之下,立刻說采取了“一部分團隊先用起來”的推行策略。
“一個工具剛引入的時候,內部推行的難度還是挺高的。人都是不喜歡面對變化的,我們就在一部分人里面先試水,結果這塊兒的線索量上來很快,另外一部分還在考核電話線索的同事就主動要切換模式了。“最近,在立刻說一周內新增客戶總數中,已經有40%-50%來自于掃碼添加,在10周前,這個數字只有不到20%。
正確的戰略需要合適的組織能力才能真正落地。
“核心工具從電話切了私域,整體的跟進邏輯也從純語音溝通變成了以文字互動為主。”交互方式的變化,也推動了組織形態的變革。
現在,立刻說銷售部已經由原來的電話營銷部改成了私域營銷部。相應地,招聘目標也發生了改變,“之前我們以招電銷的人為主,現在更多會看候選人有沒有私域運營的背景。銷售培訓的相關課程,現在也都開始在重新規劃了。”
“最大的危險不是動蕩本身,而是仍然用過去的邏輯做事”
私域這兩年充滿了喧囂,甚至已經喧囂到有人喊出——“私域流量”是年度最令人討厭的詞,這說明私域還處在“喊的人多、扎實落地的人少”這個階段。也因為很多人理解或者眼見到的私域,都還是把人當作流量進行清洗的套路玩法,才讓私域流量如此討厭。
這也導致私域的價值還遠未釋放,但是,私域的戰略意義,無論B2B還是B2C企業都是認可的,這跟工具的選擇、組織的迭代、人才規劃都有千絲萬縷的聯系。
私域這兩年也充滿了變量,但彼得·德魯克說過,“動蕩時代最大的危險不是動蕩本身,而是仍然用過去的邏輯做事。”未來,會有越來越多像立刻說、夢餉集團這樣的公司,不僅抓住私域的短期紅利,也致力于從長遠意義上抓住組織變革的紅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