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是線上的小社會。想要運營好一個社群,必須把自己當成社會的一分子,設身處地換位思考,從組織者的角度賦予社群更多功能,比如儀式感,比如干貨,比如游戲和福利,只有這樣,社群氣氛才能活躍,從而增強與成員的粘性,而不是一潭死水。那么接下來小編為大家介紹社群運營的15個小技巧。
社群運營的15個小技巧
一、用儀式感來激活
一個社群儀式感的建立就是從開營儀式開始的。社群運營官們通常會通過開營儀式讓大家明確定位、了解學習模式、知悉時間安排、保持正確學習姿勢,以及邀請嘉賓為學員打氣。一個好的開營儀式可以有效地活躍社群氛圍,從一開始就奠定社群的基調。
想要成員對社群更有歸屬感,還可以和大家一起討論設計社群的專屬形象,經過大家頭腦風暴出來的專屬形象會成為大家的感情鏈接,也是在組織大家設計專屬形象的同時,不知不覺把社群的氛圍就帶動起來了。
社群通常會在開營儀式之前建好群,在小伙伴進群的時候,可以組織大家做自我介紹,鼓勵大家互相認識。建議提前給成員準備好自我介紹的模板,用模板帶出成員的成績、專業、資源,以便激發社群活躍,促進社群成員彼此鏈接。
除了給社群設計專屬的形象,還可以在線規定社群的群規,好玩有趣的群規會更容易被大家接受,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活躍群氛圍。
一個人會加入很多社群,而社群固定的活動,則有利于網友安排好自己的時間,知道什么時間該做什么事,逐漸培養出習慣。比如:每天早上8點推送早報,每周三20:00-22:00開展讀書分享,每周六下午16:00-18:00進行話題討論。用固定的具體場景讓群員形成依賴。
打造儀式感的過程中,要不斷設計參與行為、塑造參與感的儀式。比如:讀書活動,讀書期間可以設置每日打卡活動,在群內曬筆記、曬心得;讀完書可以組織話題討論,邀請群成員對所讀的書進行語音解讀。如果是組織線下活動,可以讓大家穿著統一的服裝,佩戴統一的手環或胸貼。
要說用趣味性來激活社群氛圍,怎么可以少得了社群游戲呢?在社群里可以玩的游戲有:成語接龍、小天使送紅包、好運轉轉轉、幸運猜猜猜、看圖猜猜猜、尋找小天使、丟色子、聽臺詞猜電影等。
好玩的社群活動是激活社群氛圍的一大利器,特別是舉辦和社群主題相結合的活動,可以讓成員在社群里面玩得好,學得好,收獲多。
要問如今在社群里面哪種方式表達想法最直觀,當屬不斷隨時代在進步的表情包。在不少社群里,已經形成了自己的表情包文化。有的社群利用表情包大戰活躍不少,有的社群給自己群內的靈魂人物安排表情包,有的社群甚至專門為表情包而成立。
K歌是線下一種解壓放松的好方式,如果和一群喜歡唱歌的小伙伴們一起在線K歌,也是一種很棒的激活社群的方法。在線K歌可以不受時間不受地域不受硬件條件的限制,大家可以在線建K房一起玩耍,也可以在線語音連麥一起嗨。
除了在線K歌之外,還可以在線組隊讀書、組隊拼團、組隊學習等等。想要和小伙伴們一起做什么事情,在社群里面吆喝一聲就齊活了。
大家看到社群接龍應該都不陌生,特別是新版微信更新之后新增群接龍功能,更方便了在社群中發起接龍活動。在社群中我們常見的接龍方式有答疑接龍、報名接龍、活動接龍、抽獎接龍等。
邀請嘉賓分享是用增加干貨量的方法來激活社群,較為常見。通常的做法就是邀約嘉賓,確定分享主題和時間,然后組織社群成員在約定好的時間來收聽分享即可。常見的嘉賓分享可以有知名大咖分享,也可以有社群成員分享,分享內容可以與社群定位相同,也可以與社群定位互補,相對而言較為開放。
大咖問診指的是邀請大咖嘉賓在自己的社群里面對社群成員開放一對一答疑解惑功能,我們可以提前和嘉賓、群員約定好時間,約定好名額,社群成員對哪些問題存在困惑可以提出來,嘉賓對學員提出來的問題做針對性解答。
引發社群里面最新最熱的話題討論也是一種激活社群的玩法,這種方式重點在于引導大家如果進行正向、有意義的討論,且要有一定結果。
要有一個標準的作業流程,要有一個清晰的規劃,先進鐵粉,養小群。先進熟人、親人或者自己人,自動化的熱火,達成默契。粉絲倍增擴張的時候,寧可慢,不要快;不要貪多;要進一個,暖熱一個;不夠暖的時候,不要進太多人;還要有一個標準的信息,可以照顧到每個人。以上內容就是社群運營的15個小技巧,希望能幫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