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網絡時代,社區的不斷發展和壯大,使社區營銷越來越被人們所接受。社區營銷為企業營銷創造了更多的業績,在企業和消費者之間建立了信任感。社區營銷已經成為網絡創業時代必不可少的營銷手段。盡管每個人都在談論社區營銷,但是具體怎么去做呢,接下來小編給大家分享幾個社群營銷成功案例分享。
社群營銷成功案例分享
圈子型社群——正和島
正和島,國內最大的企業家社交平臺,目前有4000多名會員,領袖級企業家上百位。柳傳志、張瑞敏、魯冠球、王石、寧高寧、馬蔚華、馬云、王健林、郭廣昌、李書福、俞敏洪、曹國偉等企業領袖,都是正和島的熱情支持者與積極參與者。
“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的產品經理,代表的是我們個人的品牌。如何運營社群?其實我們只做了一個詞——鏈接。互聯網的最大價值,一定是彼此之間都能夠創造價值。”
任何優秀的人士,在正和島都會進行一個匹配,哪些人可以和他發生鏈接,所以這些優秀的人也特別愿意到正和島去做客,因為感覺就像回到家一樣。
所以我們給正和島一句最簡單的描述就是:“鏈接有信用的企業家,讓商業世界更值得信任。”——正和島產品運營負責人茍忠偉。
其實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中,每個人都有很多的朋友,我們心里也大概有一個衡量,誰和誰可以在一起更匹配,但我們也很少的讓他們互相去鏈接起來,我覺得這也是值得大家可以思考的一個地方。
電商型社群——拼多多
對于以社群電商為主要營銷的方式,拼多多是怎么做到成功的呢?
相信大家在拼多多購物過的朋友都知道,這是一個以“拼”為主打營銷方式的存在。而拼的意義在于什么?當然是價格很優惠。
因為對絕大多數人而言,對產品的需求都是希望越便宜越好的,而拼多多就是一種可以通過轉發,分享和砍價或拼團等方式,在促進拼多多企業名氣和影響力大的同時,完成了銷售。
而在這個過程中,拼多多便已經做到了成功。因為宣傳和推廣,在無形的轉發和分享中完成了,而銷售也能在拼團中實現。
當然話說回來的,在大眾的印象中,拼多多的口碑和形象是不太好的,畢竟產品的價格擺在那里,產品的質量和成本自然就是成正比的。
不過從客觀的角度上來說,他們這種社群營銷的方式是絕對可以學習和借鑒的,當然需要注意別忘記樹立產品的正面形象。
產品型社群——酣客公社
酣客公社是一個白酒粉絲社群。通過社群賣酒,3個月銷售2個億,這也是一個傳奇。酣客公社已成為首屈一指的中年粉絲群體和中年企業家粉絲群體。
產品定位:匠心,逼格,情懷和溫度感。
酣客酒FFC的運作模式、去中間商化、粉絲化、互聯網化運作等做法帶來超常的營銷模式。一個超級鐵粉把他的朋友們拉到微信群,一起玩酒,一起討論商業趨勢,是自由產生的。簡單認為通過粉絲賣給顧客。
學習型社群——十點讀書
十點讀書作為學習型社群,無疑是社群營銷成功的典范。下面我們來分享“十點讀書”的成功之道。
1.十點讀書會是由有共同的愛好(閱讀書籍、美文)、需求的人組成的群體,通過微博、微社區,微信群等平臺,建立起了社群成員間的互動機制。
同好:閱讀書籍、美文。
結構:由微博、微信、電臺、微社區組成的平臺,招募各個城市的會員和班長組成線下讀書會;又征集助手管理微社區和微信群。
輸出:公眾號、電臺等多個欄目的內容推送;定期請嘉賓分享;社群成員的投稿及在微社區里的UGC。
運營:通過招募管理員、群助手、線下讀書會的班長,讓他們來幫助管理社群;組織線下讀書會;這些都增加了成員的參與感與組織感。
復制:與閱讀為主,根據讀者需求增加了很多欄目、各個城市線下的讀書會也相繼發起,因為書籍有很多知識類和文化類,后期還可以擴充成各個文化類、學習類的社群。
怎樣做才能起到以小搏大的作用?對于很多企業家來說,仍然是個模糊的概念。通過我們分享的一些成功的社區營銷案例,希望大家可以一起學習如何進行社區營銷。那么以上內容就是社群營銷成功案例分享了,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免責聲明]
文章標題: 社群營銷成功案例分享
文章內容為網站編輯整理發布,僅供學習與參考,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溝通。發送郵件至36dianping@36kr.com,我們會在3個工作日內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