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00字干貨,如何從0-1搭建好私域社群
但是企業和商家往往面臨:私域社群如何搭建?怎么做內容?怎么做規劃?
那么接下來,我就針對做社群常遇到的問題,從5個方面來總結如何從0-1搭建私域社群體系。
本文目錄如下:
1、確定社群類型
2、建立社群組織架構
3、建立社群規則
4、社群內容規劃
5、社群數據分析
引流群可以利用低價產品吸引用戶,用戶購買低價產品進入社群之后,在社群內驗產品和服務,然后轉化高價產品。
例如做教育課程或知識付費類型的產品,先利用低價課吸引用戶,或是可以邀請好友入群獲取免費學習資料,根據用戶選擇的課程類型,再推薦對應的高價課程,提升客單價。
這類社群需要設置好誘餌,快速與用戶建立鏈接,社群內容能夠起到裂變的作用,群里可以發送如下內容:
-
福利活動:簽到、秒殺、拼團、抽獎等;
-
每日話題:新聞早報、經典語錄等;
-
趣味玩法:視頻號分享、推薦送禮等。
2)福利群
福利群就是將用戶加到群里,在群里提供免費的福利。比如提供優惠券,專屬秒殺活動等,不需要設計太復雜的運營流程。
例如瑞幸咖啡會在門店設立二維碼廣告牌,APP和小程序里都會做社群的引流入口。4個月就搭建起180萬的私域流量池,通過群里發優惠券的方法,可以做到社群私域里一天賣出35000杯咖啡。
所以福利群適合用戶量大,產品單價不高的品類,不需要投入太多運營人力,也可以做轉化變現。群內除了發送活動規則和專屬優惠外,還可以發送以下內容:
-
福利活動:簽到、拼團、抽獎活動等;
-
任務活動:分享轉發、老帶新任務等;
-
內容分享:產品玩法、知識科普等;
3)快閃群
快閃群是通過某次活動,在短時間內聚攏消費者到私域流量池中,完成變現動作。活動結束后即要解散社群。
這類社群適合促銷節日或品牌組織的某次活動,如618大促群、雙11大促群等。群內除了發布平臺和店鋪大促規則,還可以發送以下內容:
-
玩法機制:接龍游戲、搶紅包等;
-
促單:曬單抽免單、省錢攻略、有獎競猜等;
在社群解散之前,可以發點紅包來感謝大家的信任,發布活動結束后的客戶服務,比如告訴大家活動結束了,售后問題可以咨詢客服,給用戶最佳的體驗。
社群運營其實是很重的工作,尤其是當社群規模越來越大的時候。那么如何保證每個群都正常運行,有效活躍,產出價值呢?需要搭建社群的組織架構。
一般做社群需要有總負責、群主、社群運營三個角色:
總負責:負責社群的整體運營,對社群整體數據負責,包括社群活躍、增長、轉化率等。
群主:群主負責單個群的運營管理,相當于每個群的老大。平均一個全職社群運營可以負責5-10個群。
社群運營:
第二,內容運營。包括群內容的生產和發布,群內話題引導,成交裂變文案等;
第三,活動運營。包括活動的流程,活動介紹和預熱,活動的問題解答等。
KOL:一個社群光靠紅包接龍、優惠折扣是很難建立起用戶的認同。通過kol專業的分享獲得大家的認可和追隨,用他的人格魅力和影響力去帶動群氛圍。
氣氛組:社群里可以安排幾個“氣氛組”,特別是在社群的冷啟動階段。通過他們積極地回復群主或其他“群友”的問題,來帶動群氛圍,來引導群員的話題方向。
通常社群規則包括4個方面:加人規則、入群規則、言行規則、懲罰規則。
1)加人規則
拉人前也是要進行一個明確定位,不能什么人都拉,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設門檻”,避免占用群資源以及后期花費精力對其進行篩除。
常用到的方式有這么幾種:
邀請式(管理員及以上級別邀請才能入群)
推薦式(需要群內成員推薦方可加入)
活動式(需要參加某種活動才能入群)
付費式(需要付給一定的費用才可加入)。
2)入群規則
3)言行規則
設置言行規則的目的很簡單,為了規范群成員言行,防止一些不利于群發展的事情發生,給群造成損害。主要可以圍繞這么幾點來建立言行規則:
(1)群內打廣告
(2)語言暴力,擾亂秩序
(3)連續或大量刷屏行為
(4)頻繁討論與品牌無關話題
4)懲罰規則
對于違反群規的群員,根據其情況嚴重來決定懲罰的輕重,性質嚴重者應當毫不留情直接踢出群。
一定要及時、公正作出相應懲罰,群主及管理員要做好帶頭作用,以身作則,群員才會嚴格遵守規則。
要保證社群的活躍,優質的內容輸出是必不可少的,也是社群保持活躍的最好觸媒。
按照內容的產出路徑,可以分為4個步驟:內容分類 — 素材庫搭建 — 內容生產 — 內容優化。
這里以全棉時代為例,具體來說說這4個步驟到底應該怎么做?
1)內容分類

內容分類主要從促活、轉化、品牌宣傳三個方面去側重:
促活:主要要考慮用戶畫像,制定相對應的內容。用戶大部分的年齡段處在哪個范圍?男女比例如何?可以給他們帶來什么價值?
全棉時代的用戶畫像為:年齡段集中在25~35歲,女性用戶占到85%。這類人群更追求品質和健康的生活,可以發一些科普類、福利類內容。
轉化:主要考慮產品的使用場景,和用戶的潛在需求,可以更好地帶出產品,提升轉化。
例如全棉時代的用戶很多是寶媽,在育兒上有大的需求及痛點。在全棉時代的公眾號中發布「帶娃雷區」的內容,轉發至社群中吸引用戶觀看,最后為產品做引流。
品牌宣傳:主要考慮品牌的優勢和亮點,提升用戶認知度和信賴感。
例如全棉時代會發一些品牌聯名,時裝周合作等內容,增強了品牌的影響力。
2)建素材庫
標題庫的整理
標題是搜索引擎收錄你內容的很關鍵的因素,所以標題很重要,一般我們的標題都是用長尾關鍵詞來命名。
例如全棉時代的相關關鍵詞有:母嬰、純棉、嬰兒、高品質、育兒等。
可以用5118、百度營銷關鍵詞擴展工具等來挖掘你的行業或產品的關鍵詞,把一些弱相關的或者不相關的詞去掉,只留下高度相關的長尾詞和需求詞,建立一個文檔,以備隨時調用。
內容庫的收集整理
內容的收集,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搜集你的行業產品相關的問題,并找出答案,把這些建立一個文檔,方便你用的時候隨時能找到。
例如純棉時代可以搜索這樣的問題:
純棉巾怎么使用?
剛出生的嬰兒喝什么奶粉好?
適合寶媽在家學習的技能有哪些?
...
有了問題之后,尋找相關答案,建立成文檔備用。
圖片的收集整理
圖片大部分可以在網上圖片庫搜集,如果你想要擁有自己的專屬圖片的話,你可以用創可貼,圖怪獸等軟件來制作就可以。
像全棉時代這樣以產品為主的品牌,都會有專門的攝影師和美工,對圖片進行處理。
3)內容生產

原創
原創對內容運營的要求最高,不僅需要有一定的文字能力,還要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同時也需要找到一種適合自己的便捷的可持續的生產內容模式,以備不時之需。
轉載
轉載要求內容運營發揮搜索篩選能力,找到適合自己用戶的優質內容,申請原創者授權后發布到自己的平臺。
例如全棉時代會轉載丁香醫生的文章,它們的受眾群體比較相似。
征集
征集約稿就是向特定的人預約稿件。有種低成本的約稿方式是從自己用戶中培養,選擇那些有意愿的用戶參與你的內容生產,一般給予一些福利他們就愿意積極參與。
例如全棉時代會征集一些會員故事,提升用戶參與度和認同感。
4)內容優化
內容優化就是對已經發送過的內容進行分析。
第一,選取用戶打開率最高、評論率最高、最喜歡互動的內容,提升此類內容的頻率;
第二,分析用戶互動率較低,不喜歡的內容,原因是什么,減少此類內容的頻率。
有了具體的內容規劃后,就需要制定相應的社群SOP了。
SOP也叫標準作業程序,就是將摸索出來的經驗,以統一的格式固定下來,用來指導和規范日常的工作。代入到社群SOP里,就是將我們的社群運營工作標準化。
例如全棉時代某個社群的內容sop:
數據分析的重點建議關注5個用戶階段和9個關鍵指標,及時復盤社群運營效果,提升用戶周期的各環節的掌控力,逐步改進社群運營,實現用戶轉化。
1)獲客期
此階段的運營關鍵是如何有效獲客,商家通常采取活動裂變、內容引流等多種方式。主要關注的數據有“入群率”和“退群率”兩大指標。
入群率=入群人數/入群渠道曝光量
如果在運營過程中出現了入群率降低的情況,我們可以進行哪些運營動作?首先要思考如何提升用戶進群的效率,主要有兩點:
1.擴大推廣渠道:例如通過公眾號、自媒體、朋友圈等渠道推廣社群,讓更多用戶入群了解;
2.增強利益驅動:通過利益吸引用戶進群,比如:進群享受8折、進群領禮品等等。
退群率=某個周期內退群人數/社群總人數
主要反映社群是否能有留住人的價值,根據退群率可以進一步分析退群的原因是什么?在什么時間點退群?如何降低退群率?
2)激活期
此階段的運營關鍵是如何提高客戶活躍,通常來講社群的活躍度越高,社群的價值越大,反之社群的價值則越小。主要關注的數據有“互動率”和“消息量”兩個方面。
互動率=當日有效發言人數 / 群成員總人數
社群活躍度是衡量社群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一般來說,社群活躍度高代表著社群質量高,反之社群活躍度低代表著社群質量低。
如果碰到互動率下降的情況,該怎么解決?具體的方法有很多,這里提供一些常規的思路:
1.培養kol的角色,專門活躍社群氛圍
2.設置群內聊天機器人
3.搭建積分系統,提高群員積極性,例如簽到功能
消息總量/人均消息量
消息總量指的是一定時期內社群中消息數量的總和;人均消息量是將消息總量除以社群人數而得的數據。
從互動次數的指標上可以分析出有多少用戶參與活動、有多少用戶深度參與。次數多,說明參與深度比較高,那么我們可以進一步分析用戶的喜好和群體的互動特點。可以在后續的活動中迭代優化策略,提升運營效率。
3)留存期
留存率=周期內留存的用戶數/新增用戶數
做社群運營無可避免用戶會流失,我們無法做到100%不流失,可以接受流失,但必須深度分析流失原因,是產品還是服務還是體驗?進而思考是否能通過提供優惠券或高價值內容等措施召回客戶。
4)變現期
此階段的運營關鍵是如何實現轉化。需要分析用戶對精準商品廣告投放及付費意愿,又要分析不同商品類目和價格區間的轉化效果,為進一步精準營銷提供決策依據。建議關注“轉化率”“客單價”以及“投入產出比”3個數據。
轉化率 = 訂單數 / 群成員總數
不同的業務類型有不同的社群轉化率,比如社交電商在 10% 左右,拼團的可能會高一點。影響轉化率的主要因素也比較多,比如產品質量、價格、服務、推廣文章、成員質量等。
提升轉化率的方法技巧也有很多,我總結了以下幾點:
1.制造稀缺性,限時限量限人群。比如發放社群專屬優惠券;
2.給出承諾,比如,我們常見的“包郵”、“正品保證”、“7天包退””、“秒到賬”等;
3.客戶好評反饋,增強信任。
客單價 = 訂單總額 / 訂單人數
客單價是衡量一個社群營銷情況的重要指標,在流量轉化都不變的情況下,高客單價也就意味著高收益。但是客單價并不是越高越好,需要結合社群的實際情況而定。
社群 ROI(投入產出比)= 成本 / 銷售額
主要用來平衡投入和銷售的均衡點,避免過度補貼,投入太大。如果ROI可以大于1,那么說明可以繼續加大投入。
5)傳播期
這個階段主要是測算用戶的忠誠度與滿意度,區分不同類型用戶的比例,從而設計不同的活動,重點注意“用戶的分類”。
然后對社群內對用戶進行分類統計,針對性地采取不同的運營策略,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