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謂公共領域、公共生活、公共事務、公共空間?這幾個概念之間有交叉,但是沒有完全畫等號。一般而言,公共場所、公共空間涉及到空間問題,理應屬于公共領域;而公共生活、公共事務所涉及的事項范圍,也應屬于公共領域。接下來就由小編為您介紹公域和私域界限的法理省思。
公域和私域界限的法理省思
近幾年來,一些社會糾紛和違法行為成為熱點事件,引起媒體、學者和公眾的分析與議論。例如遍布中國城鄉的廣場舞。舞蹈在中國已有十幾年的歷史,已成為一種文化生態,也曾引發過一些沖突事件。例如,在某地發生一起用玩具槍打槍的事件;另一些地方發生了一起潑糞事件;深圳有居民不堪其擾,買了高音喇叭,對抗廣場舞的聲音,后派出所出面調解。“廣場舞事件”反映的權利沖突,一方面是大媽的健康娛樂權(中國還開展了廣場舞的全國性比賽,助推了廣場舞的發展),另一方面,廣場舞也影響和侵害了一些公民的休息權,甚至是交通權。“廣場舞”已成為地方立法調整的重點,浙江省紹興市是中國第一個對廣場舞進行地方性立法的城市,用地方性法規來規范它。
在公共領域和私人領域界限模糊的情況下,一些違法行為也時有發生。比如,2019年國慶期間,有兩人在杭州西湖的岳王亭石柱上刻上了一行字,還有一人要刻岳飛的《滿江紅》,而且用的是真跡。這類事件在中國其它地區也很常見。往往,媒體、學者、公眾將此類行為視為“不文明行為”或“不道德行為”。盡管這一方面的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是,這些行為體沒有公域與私域的界限與意識,將公共游亭視為私域,以為可以任意亂刻。對篆刻家來說,在石頭上刻字是一種藝術行為,而在公廁刻字則是違法的。
公共與私人領域界限模糊是我國比較常見的一種社會現象。這一現象既存在于公民層面,也存在于管理者層面。對于公民而言,公域與私域之間的界限不清,將公域視為私域,或將私域視為公域,則上述類似事件頻繁發生。就管理者而言,還缺乏邊界和公域意識,不適當地干預個人生活,對原本屬于私人、私人領域的問題,管理者用行政強制手段進行干預。比較典型的,如鄉村基層社會治理中,對于婚喪嫁娶等原本屬于民間習俗的一些問題,則采取強制的制度規定。作者還搜集了個別基層單位甚至基層政府的一些規定,對結婚、喪禮作了很詳細的規定。移民是一件好事,但要有正確的方法,要經過長期的教育和文化的改造過程,是不是靠一些這樣的行政命令手段來解決這個問題呢?需要澄清的是,行政命令解決問題的范圍。
中國社會公域與私域界限缺失的原因是復雜的,既有傳統文化觀念的影響,也有我們在公共生活過程中沒有養成自覺的、理性的自覺認識和判斷。悠久的中國歷史,就是“家國一體”與家國同構的歷史。人們把漢字的“國”理解為“家是國,國是家”,國與家是不可分離的,公域與私域之間卻應當有界限。以上就是小編為您介紹的公域和私域界限的法理省思。
[免責聲明]
文章標題: 公域和私域界限的法理省思
文章內容為網站編輯整理發布,僅供學習與參考,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溝通。發送郵件至36dianping@36kr.com,我們會在3個工作日內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