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鋒服務|用專業陪「種星星的人」傳遞生命關懷
今天,我們和您分享一個相對特殊行業的服務故事——殯葬行業。
學校教育缺席了死亡與告別這堂課,但生活里的這攤事總要有人料理。
專業度,在生死大事上愈顯重要。
我們想先為您介紹一下塵鋒上海的客戶成功顧問——章淑文,以及她服務某殯葬行業客戶的故事。
淑文在塵鋒的角色,是一名客戶成功顧問,目前她已加入塵鋒1年。
在加入塵鋒前,淑文一直都是從事SaaS行業的客戶服務工作,比較熟悉客戶溝通以及服務落地,她也希望繼續客戶培訓作為當前階段的職業發展方向,之所以在去年秋天的時候選擇入職塵鋒,更多是出于對塵鋒行業地位、產品實力、業務模式的認可,淑文認為,選擇塵鋒,會對她的個人成長很有幫助,這個選擇也有助于她的整體職業發展。
淑文說,她很堅定地選擇了塵鋒客戶成功崗位,但對于客戶成功的定義,是來到塵鋒才明確的。
雖然多年前國外就已經有了「客戶成功」的定義,但此前,國內對于客戶成功的理解還不夠深入。淑文從2019年就在上一家SaaS公司從事客戶成功崗位,擁有相關的工作經驗,但最開始對于客戶成功的理解是很基礎的,“沒方向,感覺領導讓做什么就做什么”,“客戶培訓就是客戶需要什么我配合就好”。
“是來到塵鋒后,才對客戶成功擁有了更完整的定義”。淑文說,來到塵鋒后,她才真正理解了「客戶成功」。“對于客戶來說,客戶成功就代表了企業的形象,是整個項目服務過程中的核心人物。我即代表了塵鋒,服務的過程是與客戶做系統工具對接,但我的目的不止是客戶產品答疑,不止是滿足客戶的業務需求,更不止是客戶要什么給什么,而是超越客戶的需求做服務,幫助客戶做好數字化轉型。
作為客戶成功顧問,我的身份是客戶這個項目的負責人,必須深度了解自己所負責的客戶行業,從客戶行業的痛點、行業的特點、具體到客戶業務的模式、業務的場景等信息都必須要熟稔地掌握,只有知道這些,才能知道如何用塵鋒產品賦能客戶業務。
我們的職責是幫助客戶用好塵鋒SCRM,比如塵鋒平均每周都會有產品更新,我們作為客戶成功顧問需要主動地引導客戶學習新功能,了解功能價值與操作,幫助客戶用塵鋒SCRM解決業務上的問題,把功能用好,把產品用透,把客戶業務搞好,然后真正幫助客戶做到成功。”
為了做好客戶成功服務,淑文在每次接到新項目時,都會主動查詢大量行業資料與信息,并通過實際的拜訪了解客戶真實的業務現狀與服務流程,用調研自客戶真實業務場景的服務方案,幫助客戶解決業務中的實際問題。
作為一名客戶成功顧問,想要做好客戶項目,并不是簡單幫助客戶熟悉、掌握塵鋒的產品功能,更需要積極主動地去了解客戶的業務流程,用專業的數字化轉型經驗幫助客戶。
目前,殯葬行業主要業務是為病情危、重病人提供專業護理級陪護及個性化善終服務方案。
出于傳統文化的影響,以及對于死亡的本能畏懼,在日常生活里人們對于殯葬行業本身有著避諱情緒,即便是商業語境里,殯葬行業仍是一個處于討論邊緣的特殊行業。
隨著數字化浪潮席卷而來,殯葬行業也面臨著與其他傳統行業相似的痛點問題:
1、多門店業務模式,內部協作難
殯葬行業的客戶主要來自于醫院、社區、養老院、福利機構等地點,因此該客戶擁有較多門店,多門店管理缺少系統工具支持,內部協作流程不通暢,信息溝通成本較高。
2、缺少服務培訓與監管,員工管理難
目前殯葬行業內部員工年齡圈層較高,管理相對傳統,缺少統一的現代化管理思維,獎懲依賴于門店管理者的個人判斷,管理隨機性較大。
具體表現是,內部一線員工與門店管理者在相互協作上缺少統一標準,協作不順暢,團隊凝聚力一般,工作的執行力和團隊配合度一般,員工流動性較大。外部客戶服務缺少統一評判標準及管理工具,客戶服務質量無保障。
3、數字化程度低,業務跟進難
在獲客過程中,目前客戶信息傳遞依賴紙質文件,紙質信息傳遞容易有信息遺漏及字跡辨識問題,信息傳遞較為滯后,經常出現因字跡問題導致有效信息流失,無法聯絡客戶的問題。
在與客戶跟進溝通治喪方案時,門店內有商品樣本及產品手冊,但如遇事發突然情況,銷售無法為客戶詳細展示樣本手冊,需要線上產品資料支持銷售。
在內部協作過程中,因缺少數字化工具支持,客戶需求溝通信息需要由銷售轉達至內部典禮策劃師,內部策劃師無法了解客戶信息,溝通效率低成本高。
在財務結算過程中,目前內部財務雖然已選用ERP系統支持,但未打通客戶資料,客戶的歷史購買信息無法準確與客戶綁定,需利用紙質單據與訂單編號手動查找客戶付款信息及客戶需求信息,無法隨時查詢,總體業務效率低。
基于這些痛點,客戶選擇了我們塵鋒,由淑文負責跟進此客戶項目。
想要獲得客戶的信賴與認可,必須要真的幫客戶解決問題,淑文選擇了到客戶的門店去,真的走進客戶的業務流程。
在問到淑文選擇為客戶提供線下駐場培訓的感受時,淑文說她對這些此前接觸的比較少,第一次到客戶門店去跑業務還是會有些害怕,畢竟生死是比較莊重的大事,對太平間和殯儀館還是會有一些恐懼情緒的。
“但還是懷揣著一種為客戶提供服務的使命感和些許的恐懼感,總體情緒是期待的”,淑文說,“客戶本身就是我們的VIP客戶,本來也是要給客戶現場服務的,收到客戶的邀請,這代表著客戶非常信任、認可我們塵鋒,也非常期待我們塵鋒,客戶是真的想用我們的產品給業務帶來改變,有主動性的客戶是更能出服務效果的”。
“我第一次是去客戶閔行區的一個門店,到了之后才真的了解到殯葬行業的流程。我們到了門店后就發現店長會陸陸續續地接到服務需求,但他們門店的問題還是蠻明顯的,比如一個需求溝通的問題,目前他們的模式是員工拿著紙質服務單與客戶溝通,客戶勾選需求后員工手動在系統里錄入,相當于客戶選擇后員工還要再錄入一遍,非常麻煩。”,淑文說,“這家企業希望塵鋒的產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的商城+代客下單功能,就可以支持在對客溝通過程中完成需求收集與信息同步,優化企業的業務流。”
還有一個嚴重影響客戶業務的陳舊問題:“他們在醫院附近,當太平間發過來逝者信息的時候,需要員工基于口述信息或手寫信息進行錄入,信息流失嚴重,準確度也不高,嚴重影響后續的對接和服務。
我們就在門店當場為他們建立了表單,他們的各個來源渠道可以直接用專屬的表單二維碼,可以由客戶掃碼填寫信息,線索可以自動流轉至公海,直接分配給銷售,線索的準確度和流轉效率都有明顯提高,而且我們可以準確統計不同渠道之間的獲客、轉化等數據情況,幫助企業優化獲客和渠道的策略。
考慮到渠道人員年齡、文化水平、工作強度等問題,我們后續也建議客戶將表單二維碼直接打印應用在線下物料上,方便日常便捷使用。
這樣通過表單功能幫助客戶以數字化、標準化的流程幫助客戶快速改善業務,客戶是特別認可的,到店當天就幫客戶解決了一些問題,我也特別開心。”
遇到愿意積極配合的客戶,作為客戶成功顧問是更有信心攻克挑戰和做好服務的。
事實上,除了線下培訓對客戶業務的賦能,在服務此客戶過程中,淑文也發現了殯葬行業與其他行業略微不同的特點:“第一,雖然一線員工的年齡圈層比較大,但會很積極地學習產品操作。因為殯葬行業的員工其實年齡圈層會相對成熟,對我們系統可能沒那么快上手,我們在結束培訓后會和管理員一起把系統設置跑一下,要求管理員了解標簽、跟進狀態、營銷素材這些基礎設置,遇到問題幫助客戶解決掉,這樣保證客戶的管理層充分了解了產品,然后再組織對員工側的培訓。”
據淑文回憶,“因為銷售員不懂系統,所以我們培訓得會更細致一點,比如一線員工不太熟悉電銷手機、不了解如何錄入客戶信息,我們會先給管理者、門店管理者講清楚,然后再由他們帶領著我們給一線員工從0到1使用輔導。給員工的培訓就會涉及到大量的產品細節設置,比如如何在商城錄入商品信息、如何審核訂單、訂單如何下,商城模塊相關的分銷和會員系統也要做詳細的產品培訓,確保客戶一線員工真的掌握如何使用。
“第二個特點是客戶的配合度很高,整體培訓的效果還不錯,要知道我們塵鋒系統有近三百個功能點,客戶是需要慢慢學習掌握的,我們目前的服務方案是初次溝通產品架構,給管理員先勾勒產品框架,讓管理員了解業務直接相關的功能,了解需要后面學習掌握的功能點,然后再慢慢結合客戶的業務板塊詳細地介紹功能,我們堅持的服務模式是培訓內容要少,培訓頻次要高,確保客戶吃透產品。”
說一個服務實踐,我們上個月建議客戶全體員工都熟悉一下‘下訂單’這個動作,有問題就及時溝通好,客戶從總監到一線員工的配合度都比較高,目前客戶已經對下訂單這個過程非常熟悉,不需要再進行繁瑣的協作溝通了。”
就這樣,經歷淑文和上海銷售同事多次線上線下的培訓后,這家傳統企業已經可以把塵鋒產品很好地用起來了,正式借力數字化浪潮開啟轉型之路。
在跟進客戶的過程中,除了收獲客戶的認可,淑文自己對生命本身有了新的感悟,她說,“在這之前其實對于「死亡」這件事想的比較簡單,真正接觸殯葬行業后會對這件事懷有一種敬畏之心,更理解殯葬行業所提供服務的價值與意義,能夠對逝者以尊重與懷緬,對家屬以慰藉與安慰。死亡是生命的終點,但愛與情感不會消亡。
回顧服務客戶的過程,淑文說,除了上海部的銷售與自己,在客戶服務的過程中我們塵鋒的產品伙伴也給了非常大的支持,可以快速地響應客戶的需求,塵鋒產品本身已經領先行業了,我們客戶成功的工作就是用服務幫助客戶用好產品,輔助客戶借力塵鋒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
愿我們都繼續秉持服務初心,以專業應對工作,以溫柔迎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