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畜們談預算,何去何從?

杜獻韜
關注
2022-07-15 16:11
726次閱讀
從「經費英雄」客戶實施專家團隊反饋的一些經歷,值得我們探討一下為何企業中對預算管理都有著不同的看法和想法,甚至乎幻想?
場景一
3人行,事事行?
選擇視角和重點不同
常說若由3個不同職能部門去選購一樣共用的東西,估計周期會很長!或許還沒有一樣東西能滿足他們所有不同的需求!
比如在選購預算系統時,很多企業都依靠幾個部門來作出選擇,基本都離不開財務人員的參與。 當財務按選購第二個財務系統的方式來選擇,結果又是一個其他部門看不懂的財務專用品! 結果都會傾向費控和電子支付方面,而費控只是預算管理里的一個小部件、財務系統的一個補丁。
我們認為預算是企業經營的一個數字化模型,里面藏著很多微妙的管理元素和參與者的工作思維,它是個思想流(thought flow)的結果,也能看出用款者對資源運用的效率與干練度。
預算系統分別用于規劃資金、統計用款和記錄資金流動軌跡;實際執行資金轉賬依舊保留到財務系統上。若各人不同的視角不能拼成一幅大圖畫,選購最后是無結論的!

場景二
計劃不比變化快
預算被捧為高大尚的、板釘釘的神出之物
自從預算200多年前面世后,年度大預算被視為大企業才能負擔的高級管理殺手锏,而它的制作是非常專業和昂貴的。
以前大企業的經營是比較穩定和產品與技術主導,訂單基本都是中長期的(如一年一簽),市場競爭基本向大企業大資源傾斜。年度預算可以有效分配資源,分析經營模式、預判現金流等重要問題。
當今的市場變化快、產品周期短、業務環節多,很難穩穩的維持一切能按年度預算的計劃來推進,過程中的變化已經反應不及了!
年度預算的規劃有一定的價值,但在實際的日常商業活動中,零碎及多源的資金信息卻需要更有效的收錄方式,才能及時反映經營情況,等財務出來報表再調整已經是黃花菜都涼了!

場景三
你做了未?
年度財務預算的利與弊
這些Excel預算表是否能及時反映實際經營情況?保障利潤?
Excel是個非常好用的工具,使用非常有彈性,但它的“好”最終是基于用者的思維內容,效果因人而異。
年度財務預算是來年運營的大藍圖,提供一個宏觀的數字經營模型,包含了所有固定和可變的費用、基于銷售模式的收支、成本計算、資源運用等等。 若你的經營規模很大,這是個不能忽略的好規劃工具,但在執行上需要配合一些數據采集方式,因財務系統不能詳細盡錄資金軌跡而且有著很大的信息延誤性,故未能及時輔助經營決策!
有資源制作年度預算是好事,但若過度消耗資源在制作這種預算上,結果還是不能保證到實際執行結果,有時候落差性還比較大!應把它視為一種宏觀控制的資源分配方式和業務指標使用比較合適(配額和指標的制定)。

場景四
萬能的財務長!
財務預算 vs 經營預算
讓財務去做預算,對嗎? 視乎是做預算或是記賬的財務!
要知道一般記賬財務是最不懂業務細節的! 所以對預算中收入、成本的判斷是有一定難度,因而影響現金流的估算結果。大企業因此都有專門預算制作部門、成本分析部門,表明財務職能是有區別的(如預算、成本、記賬財務)。
財務預算比較重視宏觀策劃,一般需要多個部門合力提供資料,最后由預算部門匯總。財務預算也是各部門爭取來年部門經費的角力場。
企業有著不同的人才,他們不可能都熟悉財務系統的思維,但他們都自有一套管理經濟效益的方法,基本是量入為出。 若各人按各人的風格做預算,格式不需要過分固化,只要結果是【利潤>目標值】,難道這不是對經營結果的期望嗎? 預算可以是經營上的一種共通語言!
經營預算針對是微觀策劃,是財務預算的執行模式,負責處理記錄相關款項進出細節,規范費用報銷、各種借款、業務和項目的收支等等的使用目的;簡單來說所有需要管理的用款,特別是業務性質的(因它包含了利潤)都在這里申請、審批、記錄用途后,再交財務系統作最后的金錢操作。它提供了超資預警、費控、利潤監督等即時信息,讓經營決策立于用款超資之前。用款一旦發生了,支出就成定局!
場景五
千里為官只為財!
人各有志,追求價值可不一樣,但結果都不希望是負數
經營預算在企業里可作為個人價值的檢查、細節工作的策劃過程、經驗傳承媒介、KPI的量化工具、守護業務收益、管理資源浪費等等用處。 「經費英雄」是基于能讓“各人按各人的風格做預算”建造,為的是梳理企業日常各種繁雜支出、監控費用和經營收益。 它是部門對資源策劃的一種溝通方 式,各部門可以有不同的風格,但結果就是記錄了資金的進出軌跡,能隨時檢查【利潤>目標值】?支出是否獲得結果?
有一次公司的小老板對我說:“不管你有多牛,你就是個成本中心!”傷心不?
勤勞的勞動者們,不要貶低自己! 沒有成本就不會帶來利潤!
在每個項目開始前,用心策劃你的支出,合理管好支出水平,就是能控制甚至降低了“成本”。 這個項目的經營預算是一種好工具,也能證明了這個成本中心的價值。

業務大能都是企業的天驕,如何找出可以提升利潤的空間? 如何比對大能之間的KPI? 經營中為特定業務或項目制作經營預算,審核了它的合理性,該調整的調整。 業務開始就會進入資金監督,超資、借款、相關收入等等都能一目了然,資金又能專款專用。 連最難掌握的銷售費用,也能明瞭。
財務說:“還有很多憑證沒有錄入完,又要做報表,只能先把上月的做出來!”
支出費用和收入只能在資金調動完成和入賬后才能在財務報表反映出來,信息滯后!
財務報表提為企業提供一個時期的宏觀經營快照,好比是一個體檢報告,缺乏了24小時的指標監控,只有結果沒有過程!

什么是經營預算?
經營預算報告是業務進行的監視器,好比是24小時監控各項健康指標,有針對性的過程和結果,但缺乏財務報告的全貌!
業務相對夠大的企業,若資源足夠,年度預算是有它的必須性,用來策劃資源需要和分配,預計現金缺口,和制定各種配額和指標。
經營時按實際使用者制作經營/執行預算,按年度預算的配額審批使用。 沒有年度預算計劃的中小企業,可以直接使用來規范業務收益和監控成本。



杜獻韜
+
關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