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近百億,中產焦慮撐起一家上市公司
《三十而已》《二十不惑》之后,《四十正好》能否再掀起熱潮?
天下網商 章航英
編輯 吳羚瑋
8月10日,《二十不惑》、《三十而已》背后的影視公司檸萌影視登陸港股,開盤價為27.75港元,此后跌破發行價,截至發稿時報26.90港元,下跌3.06%,市值97億港元。
被指販賣“中產焦慮”的檸萌影視,曾在一片爭議中創造了多個爆款,如《好先生》《小別離》《小歡喜》《小舍得》等一系列當代生活劇,大都涉及對家庭矛盾、女性成長、職場和升學壓力等話題的討論。作為一家主業賣劇的公司,迅速涌來的流量和注意力讓檸萌影視在過去三年“兌換”了45億的入賬。
檸萌影視2014年成立,上市后主創團隊蘇曉、陳菲、徐曉鷗、周元四人為一致行動人,合計持股44.33%;騰訊通過旗下產業投資基金持股18.95%,是第二大股東。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按2021年的收入計算,檸萌影視占約2.5%的市場份額,在所有中國劇集公司中排名第四。
今年第一季度,檸萌影視營收4.7億元,而上年同期為4808萬元。業績大跳躍,是今年一季度已經有《超越》和《獵罪圖鑒》兩筆電視劇授權費的入賬。而今年3月播出的《獵罪圖鑒》又露出”爆款相”,播放早就破10億。
雖備受爭議,但一套“制造”爆款的工業流程是檸萌影視最大的競爭力。但與此同時,它也需要接受時間和市場更多檢驗。《三十而已》《二十不惑》之后,《四十正好》能否再掀起熱潮?
“爆款收割機”,三年入賬45億
檸萌影視被稱“爆款收割機”,名副其實。
雖只發行了17部劇,但其中大部分耳熟能詳,譬如《小別離》《小歡喜》《小舍得》《三十而已》《二十不惑》等。它們都是貼近現實的生活劇,聚焦家庭生活、女性成長等熱點話題。
2019年到2021年,檸萌影視的高收視率劇集占其整體發行量約75%——這遠遠高于45.9%的市場平均水平。
這里的“高收視率”,指的是年度名列前20名電視劇(以收視率計)或前20名網絡劇(以播放量計)清單的劇集。檸萌影視六部高收視率劇的首輪播映在網上共獲得163億次點擊量,電視臺的全年收視率都超過1%。
“賣劇”是檸萌影視主要收入來源。內容營銷、定制劇集、投資劇集等其他業務占總收入比極少,2021年,它們加在一起只貢獻近3%的收入。
在影視劇質量上,檸萌影視的水平發揮穩定。面向電視臺,其出品的劇集每集能賣130萬元到330萬元,賣給視頻平臺的價格則在190萬元到1500萬元。這遠遠高于市場價——電視臺80萬元-400萬元,視頻平臺200萬元-800萬元。
盡管影響一部劇定價的因素較多,比如題材、發行渠道、現行市價、目標觀眾群、預期受歡迎程度等,但檸萌影視的高價劇集,體現它在業內有一定的主動定價權。
不過和幾乎所有影視劇公司一樣,檸萌影視也面臨業績不穩定的問題,受市場反響、成本控制等多重影響。
2019~2021年,檸萌影視營業收入分別為17.94億、14.26億和12.49億元。經調整后的凈利潤分別為1.50億、2.43億、2.80億元。雖營收逐年降低,但檸萌影業的凈利潤在增加,毛利率也在波動,2019年-2021年的毛利率分別為33.7%、22.3%及38.3%。
2020年凈利潤下降,是因為受到一部古裝劇《九州縹緲錄》的拖累。據悉,一部現代劇的制作成本在5000萬到1.5億之間。而古裝劇的成本則要高得多,成本在8000萬到3億之間。
“爆款”工業流水線,擊中中產焦慮
支撐起檸萌影視爆款的是一支強大的創作隊伍。
創始人蘇曉,深耕電視傳媒行業20多年,曾在東方衛視相關公司擔任要職。東方衛視一直強于都市劇,蘇曉身上也有鮮明的海派風格,對都市題材劇和話題劇皆有研究。
圖源 檸萌影業官網
而另三位聯合創始人,陳菲、徐曉歐、周元也都是蘇曉的同事,均從體制出走。他們曾參與制作多部知名劇集,譬如《蝸居》《杜拉拉升職記》《甄嬛傳》等。曾經的電視臺經歷和電視劇制作經驗,為他們爭取到了電視臺方面的資源,也吸引了騰訊的投資。
檸萌影視成立后不久,便確立了新的目標人群。早先其電視劇以中老年受眾為主,當視頻平臺成為主陣地后,檸萌影視開始考慮年輕人的口味。《小歡喜》表現的是年輕一代的青春和夢想,讓大眾關注抑郁癥和親子關系。
影視行業中有戲稱,“得女性者得收視率”。女性是檸萌影視在劇集中著重強調的群體,也是它的切入視角。《三十而已》是最為出圈的女性主義劇集,引發了熱烈討論。蘇曉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三十而已》中顧佳和許幻山的婚姻破裂,本來有一段許幻山和朋友抱怨顧佳、為自己辯解的戲份,但是出于女性立場,最后還是刪掉了。
出爆款就像賭,但持續輸出爆款,一方面源于經驗,另一方面源于一套打造劇集的工業流程系統。
最大、最活躍的人群是孵化爆款的基礎。從前提選題、賽道定位、人物構建、作品世界觀,再到中期生產制作,檸萌影視在影視生產環節中都有一套方法論,內部人員主控,再招募外部人員靈活補充。譬如在具體的創作階段,檸萌影視會做大量的采訪,把“點”匯成“面”,再提煉成點,最終變成風格迥異、極具代表性的主人公。
“現實劇需要客觀直面,不能粉飾生活,不能追求狗血沖突的懸浮,不能失去底層立場。一個創作者是不能有偶像包袱的,現實主義的開掘深度在于火熱生活的采訪深度。”蘇曉表示,爆款是走鋼絲、走獨木橋的作品,有強烈的命懸一線感,這背后需有突破性。
檸萌影視還搭建了“數據中臺”,用以積累和觀察社會話題和集體情緒。劇播出后,還會收集大量用戶反饋,將復盤的數據沉淀在中臺中,幫助之后的創作。
理性的數據與感性的內容,形成了一種巧妙的反差和平衡。
《三十而已》《二十不惑》之外,《四十正好》正在醞釀中。檸萌影視希望,基于前期IP的沉淀,繼續走在通向爆款的路上。
專注短劇集,劃分三大賽道
最近幾年,疊加疫情、飯圈整治等因素,影視寒冬陷入持續冰封。但最近,檸萌影視之后,耐看娛樂、博納影業也正在沖擊上市。
即使自詡有行業內最優秀的人才、持續的內容創作能力,但“背靠大樹好乘涼”,仍舊是檸萌影視重要的生存基本法。
2019年、2020年到2021年,前五大客戶收入占同期的93.2%、88.1%、77.6%。2020年、2021年及2022年第一季度,來自大客戶騰訊視頻版權劇的收入,占到同期對外授權版權劇中收入的33.3%、33.3%及50%。
圖 《三十而已》在日本播出
但長視頻平臺也面臨“擠壓”。
雖說疫情后人們長時間居家,但是貢獻給長視頻平臺的時間正在被短視頻等其它娛樂活動瓜分。云合數據顯示,2021年全網劇集正片有效播放量3107億,總量較上年減少27%;會員內容有效播放量1173億,同比減少13%。
多家頭部長視頻平臺打了十多年,至今仍沒有分出勝負,同樣也都沒有擺脫虧損。長路漫漫,唯有降本增效、囤積糧草。廣告已經飽和,此前為了營收壓力推出的超前點播,也在觀眾集體抗議中快速下線,下一步便是提升會員費。
同時,它們面對內容變得越來越 “挑剔”,從以往燒錢批量上新,逐漸傾向于走精品策略,押注一部劇深入宣發和運營。
這使得劇集上線變得更難,短視頻視頻平臺眾多供應商之間的競爭也會更激烈。今年年初,騰訊視頻副總裁韓志杰發朋友圈稱“開了史上最慘烈項目決策會”。在這個會上,超過70個項目中最終只通過了兩個。
圖源 影視劇《膽小鬼》
對于檸萌影視來說,其此前的積累,較強的內容創作能力、押注爆款的能力,或許會讓其有更強競爭力。不過,內容的風潮總是千變萬化。騰訊視頻今年最火的是一部古裝劇《夢華錄》,這是被檸萌影視戰略性放棄的方向。
檸萌影視講的新故事是,短劇集、海外發行、衍生授權等多元路線。蘇曉還規劃了短劇集的三個賽道,分別是:面向低齡女性的言情幻想題材、面向女青年的兩性話題、面向男青年的懸疑題材。其新劇青春懸疑短劇《膽小鬼》剛剛在優酷上映,能否延續“爆款”體質尚未可知。
※封面圖、題圖:影視劇《三十而已》宣傳海報,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刪除。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天下網商”(ID:txws_txws),作者:章航英,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