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一区二区_午夜视频99_免费白白视频_中文字幕一区免费

RISC-V被硅谷大神看好,中國半導體企業見到了“翻盤希望”

價值研究所
+ 關注
2022-09-17 18:40
605次閱讀
 
 雷科技數碼3C組 價值研究所
 
計算機市場是x86的天下!這句話并非口號,而是目前計算機市場的現狀,不管是個人用戶還是企業用戶,x86架構的處理器都是目前最成熟、最強大的處理器。即使ARM架構處理器在一些業務上也證明了自己的實力,一樣完全無法與x86架構抗衡。
那么x86會一直統治著計算機世界嗎?也許會,也許不會,至少現在已經有不少人站起來反抗了,比如上面提到的ARM,比如大多數人都沒有聽過的RISC-V。 如果從應用領域、未來前景等方面來說,RISC-V取代x86的可能性遠大于ARM,這個大家都沒聽過的架構為何可以挑戰x86的權威?

RISC-V被硅谷大神看好,中國半導體企業見到了“翻盤希望”

為RISC-V站臺的“硅仙人”

RISC-V已經不是第一次引起大家的注意,在年初就因為英特爾加入產業聯盟擔任高級會員一事而備受關注,作為半導體龍頭的英特爾加入RISC-V產業聯盟,不管是風投還是看好未來前景,都讓RISC-V的基礎變得更加厚實。
除了英特爾,最近一位大神為RISC-V發聲也引起了眾多的關注,這位大神就是著名的“硅仙人”Jim Keller,現任職于Tenstorrent負責RISC-V架構的AI芯片研發,而在近日接受采訪時,Jim keller直言自己的目標只有一個:超越AMD和英偉達,打造出世界第一的AI芯片,未來是屬于RISC-V的。
RISC-V被硅谷大神看好,中國半導體企業見到了“翻盤希望”
圖片來源:快科技
或許在旁人看來這句話多少有點異想天開,憑一個人怎么可能挑戰兩家行業巨頭?但是,如果這句話是從Jim keller口中說出來的,那么不管是AMD還是英偉達都會慎重對待。無他,只因Jim keller已經創造過許多成功的處理器方案,幾乎每一次跳槽,Jim keller都能刷新對應此類處理器的行業上限。
在過去的數十年里,Jim keller先后在DEC、AMD、博通、蘋果、特斯拉、英特爾等公司任職,成名后的職位基本上都是工程副總裁或首席架構師。有意思的是,Jim keller的成名作DEC Alpha是當時最先進的處理器之一,影響了后續大量處理器的設計。
RISC-V被硅谷大神看好,中國半導體企業見到了“翻盤希望”
圖片來源:sammobile
從DEC離職后,Jim keller加盟AMD,主導了K7/8/12處理器的研發,其中K8處理器讓AMD第一次擁有了對抗英特爾的資本,x86架構不再是英特爾一家獨大,同時推動AMD的64位x86架構處理器落地,使得AMD在技術路線上第一次超越英特爾。
在幫助AMD反超英特爾后,Jim keller很快就離職并陸續入職兩家公司負責芯片研發,其中第二家公司P.A. Semi就被蘋果收購,開始主導蘋果的A系列處理器研發計劃,后續A系列處理器的表現如何,大家應該都有目共睹。
完成A系列處理器的設計后,Jim keller再次跳槽,不過這次并非本人想要離開,而是老東家AMD重金邀請其回去擔任新的首席架構師。自從Jim keller離開AMD后,AMD后續的Bulldozer系列處理器一度被稱為最糟糕的x86處理器,AMD依靠K8處理器搶到的市場份額幾乎完全丟失,甚至一度瀕臨破產(靠英特爾的賠款才茍延殘喘下來)。
Jim keller回歸AMD,將Bulldozer系列的后續研發計劃全部推倒,重新設計了一個全新的處理器架構,這個架構大家應該都不陌生,那就是Zen。Zen架構讓AMD一舉翻身,在性能排行榜上壓制英特爾數年,甚至一度在處理器出貨量上超越英特爾,基于Zen系列,AMD還拓展了EYPC等系列處理器,開始全方位與英特爾打擂臺。
第二次拯救AMD于水火之中后,Jim keller又跳槽了,這次是被馬斯克忽悠去造AI芯片,也就是馬斯克在一次發布會上展示的“世界最強”自動駕駛AI芯片。在完成自動駕駛芯片的研發后,被AMD壓制的英特爾終于頂不住了,重金聘請Jim keller擔任研發部門的高管。
雖然受限于保密協議,Jim keller負責的項目沒有曝光,但是據悉12代酷睿所使用的大小核設計就由其主導開發,而12代酷睿的誕生被譽為英特爾的翻身一戰,再次壓制了AMD成為x86架構的新王者。
RISC-V被硅谷大神看好,中國半導體企業見到了“翻盤希望”
圖片來源:tomshardware
  
不過可能是因為理念不合,Jim keller僅僅入職兩年就從英特爾離職,這一次他沒有去另一家業內巨頭救火,而是選擇了創業,擔任Tenstorrent的聯合創始人及CTO,而Tenstorrent的主攻方向就是RISC-V。
看完Jim keller的經歷,恐怕對半導體有一定認知的人,都會感嘆他的強大,幾乎每一款經典處理器都改寫了行業上限,從x86到ARM,似乎就沒有他不了解的處理器架構。當然,如果Jim keller僅僅是一個架構師,那么他對RISC-V的認可或許還不足以引起人重視,但是Jim keller擁有一項大多數架構師都沒有的特質。
Jim keller最強大的并不是架構設計能力,而是架構路線設計能力, 兩字之差,天差地別。前者讓Jim keller可以設計出一款強大的處理器,而后者則讓Jim keller能夠以超前的眼光為企業設計未來數年的架構發展路線,使企業一直保持領先。
所以,當Jim keller看好RISC-V,甚至為此而拋棄“硅谷游俠”(因為四處“救火”,所以被硅谷業內人士稱之為“硅谷游俠”)身份開始創業,那么即使是完全不看好RISC-V的公司,也會重新考慮這個架構的未來前景。有意思的是,Jim keller成名作DEC Alpha正是一款RISC架構處理器(RISC-V的前身)。

RISC-V被硅谷大神看好,中國半導體企業見到了“翻盤希望”

RISC-V的主導力量竟是中國

為何Jim keller如此看好RISC-V?在采訪中他也給出了回答,Jim keller認為RISC-V的開放式生態讓其擁有廣闊的前景和巨大的潛力,憑借開放式標準,RISC-V的發展速度遠超x86及ARM,因為這兩個架構實際上都受限于ARM公司和AMD、英特爾,其它企業大多只能“修改”而不能“創造”。
RISC-V采用的開放標準讓各個廠商可以在架構基礎上進行大幅度的修改和定制,不需要擔心后續會因為各種原因而失去授權或是影響到產品的生產、使用。同時,RISC-V存在架構優勢,使其可以同時適應極低功耗及高性能處理器的設計需求,這一點也是x86和ARM所無法做到的。
憑借這些優勢,RISC-V在今年7月份就已經預計市場存量達100億顆核心,ARM用了十七年才完成這個目標,而RISC-V基金會成立至今僅七年。RISC-V的開放標準并非空談,早在2019年,當美國開始制裁中國半導體的時候,RISC-V基金會就以擔心美國法規影響為由,將總部從美國遷往永久中立國瑞士。
用網絡俗語來說就是:“求生欲極強”,為何這么說?首先,RISC-V的優勢來源于開放性,如果開放性受到威脅,那么發展速度就會受到極大的阻礙。說到這里,請允許小雷提個問題,那就是RISC-V基金會中,哪個國家的成員最多?
美國?歐盟?韓國?美韓都是半導體強國,而歐盟則底蘊深厚,按理來說RISC-V基金會中,來自這三個國家地區的成員應該是最多的。如果你是這么想的,那就大錯特錯了,以上地區與國家都沒有被美國限制半導體發展,他們對RISC-V架構的需求并不迫切,更多的是作為未來投資運營。
RISC-V被硅谷大神看好,中國半導體企業見到了“翻盤希望”
一直飽受美國科技霸權影響的中國,才是RISC-V架構最主要的支持者,在RISC-V初期的19家高級會員企業中,有整整12家來自中國,華為、阿里巴巴、紫光展銳、中興等企業都是早期高級會員,對RISC-V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甚至可以說,中國企業就是目前RISC-V市場中的主導力量,不僅僅在研發上有所領先,在芯片銷量、芯片型號方面也有著不小的優勢。憑借國內龐大的半導體市場,中國企業可以迅速對RISC-V芯片進行迭代更新,并且依據用戶使用反饋進行優化,這些都是國外初創企業難以做到的。
比如阿里巴巴成立的獨立芯片公司平頭哥就已經推出了多款基于RISC-V架構開發的芯片,也就是著名的玄鐵系列。玄鐵系列的RISC-V芯片已經供應一百五十多個企業和客戶,超過500個授權使用,出貨量已經達到25億顆,在RISC-V行業中是絕對的龍頭。
RISC-V被硅谷大神看好,中國半導體企業見到了“翻盤希望”
圖片來源:平頭哥官網
RISC-V對于中國的半導體企業來說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因為RISC-V起步晚所以大家都還處在一個起跑線上,而且開放式標準也讓中國企業可以更安心的發展RISC-V,不用擔心未來某一天突然失去授權。
同時,隨著半導體領域的競爭越發激烈,當英特爾與AMD在爭奪x86寶座,對抗ARM而無暇顧及RISC-V的時候,這段時間就是國內半導體企業趕超的最佳時間,在RISC-V領域我們與國外企業之間的差距并不像傳統的x86架構領域那么大,這意味著我們是有趕超可能的。
隨著半導體市場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中國半導體行業需要抓住一切機遇,尋找突破科技封鎖的方法,而RISC-V或許就將成為一個突破口。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價值研究所”(ID:jiazhiyanjiusuo),作者:雷科技數碼3C組,36氪經授權發布。

0
消息通知
咨詢入駐
商務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