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銹鋼行業案例:“金加”小工單四川多家工廠一周快速落地!

近年來,隨著我國工業化進程的不斷推進下,我國不銹鋼產品結構也在逐步轉向中高端領域發展,但由于中國工業化進程緩慢,起步低。
現在很多不銹鋼工廠依舊停留在工業1.0原始作坊時代,工廠管理問題狀況百出,完全跟不上現階段的市場需求。
01比銷售接單更難的是生產管控
現在不銹鋼工廠最難的不是銷售接單,而是接了訂單能不能盡快保質保量做出來的問題。
工廠接了生產訂單后,任何一個環節掉鏈子(如紙質訂單丟失、人工質檢、物料不足統計滯后等)都會導致訂單不能順利進行,甚至延期交付影響回款。
生產進度緩慢,可是難倒一大批工廠老板!
02比生產管控更難的是物料管理
不銹鋼工廠比生產管控還難的是物料管理,一般的不銹鋼工廠至少有幾百種生產原料和半成品。
工人領料生產時因為原料識別難度大,經常錯領、亂領、漏領,物料浪費嚴重,對生產經常造成不可逆的重大失誤。
物料浪費居高不下,讓無數工廠老板不得不重視物料管理!
03比物料管理更難的是倉儲盤點
不銹鋼工廠比物料管理更難的是倉儲盤點,很多不銹鋼工廠依賴于人工紙質記錄盤點模式,很難避免貨物積壓、貨物周轉滯留、物資遺漏等差錯。
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廠在倉儲環節的高成本消耗,嚴重影響工廠回款和資金周轉率。
很多工廠老板,望著倉庫堆積如山的貨物也是直搖頭!
由此可見,對于大多數不銹鋼工廠來講,最難的也許不是接單,而是這些工廠內部的生產、物料、倉儲管理和用人等問題。
這些頑疾在工廠初建前期影響不大,但是當工廠發展到了一定規模后,這些問題就會逐漸惡化,乃至嚴重影響工廠的生存發展。
當然以上問題并不是沒有解決之策,一套集進、銷、存、產、財為一體的信息化數字生產管理系統,即可避免現階段絕大多數不銹鋼工廠的生產管理難題。
“金加”小工單:精益金屬加工管理專家
經過數年大量的工廠走訪、企業問卷調查,以及不斷的升級優化之下,蘇芯物聯正式推出蘇芯“金加”小工單產品。
“金加”小工單,一款為不銹鋼行業提供生產可視化管理的系統,用輕量、高效、低成本的運營方式提高不銹鋼工廠信息數字化協同管理能力。
用移動端、Web端等多平臺管控方式實現不銹鋼加工制造行業互聯化升級,刪繁就簡,降本增效,為不銹鋼加工制造企業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
01生產溯源
停工率較前期同比下降29%
四川重慶某不銹鋼門窗公司,多方對比與衡量后,采用“金加”小工單系統,上線不到一周,工廠徹底實現不銹鋼門窗生產場景可視化。
工廠生產進度透明化,管理者在移動端、Web端等多平臺實時掌控生產全鏈路狀態,系統派單排工科學合理(如上圖)。
生產數據實時上傳更快匯總關鍵生產數據,工廠決策者可做出更具時效性生產決策,停工待產率較前期同比下降了29%,同批次產品的生產周期也是較前期同比縮短了34%,產品交付跟上了,客戶回款也積極了!
02一物一碼,物料損耗較前期同比減少35%
四川成都某不銹鋼制品生產公司,在了解“金加”小工單后,1秒下單,3天時間培訓上線體驗。
物料管控環節徹底實現精細化管理,一物一碼,有效甄別生產物料分類、名稱、規格型號、參數等復雜性定義屬性(如上圖),通過物聯網對物料數據進行全面梳理,滿足業務多場景生產的需求,物料損耗較前期同比減少了35%。
03倉儲可視,庫存積壓較前期同比下降32%
四川都江堰某不銹鋼管加工公司,在下游供應鏈的推薦下,采用了“金加”小工單系統。
工廠徹底實現了數字一體化倉儲運營管理,庫存一物一碼,出入、庫全程掃碼(如上圖),實時監管匯總數據,且支持即時倉儲上限和下限預警。
企業管理者在移動端即可實現可視化監管、調撥、盤點倉儲,庫存積壓較前期同比下降了32%,也在一定程度上大大緩解了工廠資金周轉壓力。
該產品為中小型金屬加工企業提供產銷協同、云端審廠、制造協作、流程引擎等功能,匯集來自線下工人、機器設備、控制系統、管理軟件等多維度的數據源,為企業降本增效賦能,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
此外,為滿足眾多金屬加工企業對系統功能需求的多樣性,用戶在咨詢后,“金加”客服會安排專業技術顧問一對一指導服務。
針對售前、售中及售后各個環節,“金加”將有一整個專業技術團隊全程跟蹤指導,在工廠正式全面投入生產后,“金加”售后部門也會執行3天一溝通反饋,7天一指導優化,15天一專人回訪的方式進行跟蹤服務。
金加小工單也將從產品功能、實施部署和客戶服務等多維度致力于金屬加工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升級,賦能金屬加工制造業。
蘇芯物聯:
蘇芯物聯技術(南京)有限公司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領先的端到端智能運維物聯網解決方案提供商。公司核心創始團隊包含了美國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和美國計算機協會ACM雙會士(Fellow),多名國家級海外高層次人才專家,江蘇省智能制造咨詢服務專家、浙江省智能制造專家委員會專家等頂尖專家和人才。
蘇芯物聯獨立開發了高精密智能硬件、以算法服務軟件為核心的SaaS云平臺,以及“服務物聯網”軟件產品,是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技創新型公司。
依賴自主研發的高精度傳感器、高性能邊緣計算、以及端到端解決方案,目前蘇芯物聯已經成功落地了含三一重起、陜西重汽、中天海纜、徐工道路等上市公司,音飛儲存等頭部企業大型智能制造和數字孿生項目。
蘇芯物聯在2020年開始布局國際范圍內的發明專利。現已申請專利近20項,其中授權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10項;獲得軟件著作13項,登記軟件產品1項。其中,2022年以來已獲得5項發明專利授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