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新人培訓管理,你做對了嗎?

“銷售人員重要嗎?”
“培養銷售人員簡單嗎?”
“為幫助銷售人員成長,打造金牌銷售團隊,用了哪些方法?這些方法有用嗎?好用嗎?易用嗎?”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如何把握企業的命運?”
讀者敬啟:
在閱讀下文之前,各位讀者可以先自問一下上面這幾個問題,并給出答案。待閱讀結束,回頭重思,答案變否?
1
打通產品與客戶之間的“最后一公里”,靠什么?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深入發展,“直接下載”似乎給我們造成了一種“用戶與產品直接連接”的幻覺。但是細想就會發現,大多數產品與客戶的連接需要一個橋梁,那就是企業銷售人員。即使目前多數企業很重視的市場營銷和品牌宣傳,也只是讓更多的人知道其產品的存在,但知道和購買之間還“差之毫厘謬以千里”。那么打通產品與客戶之間的“最后一公里”,靠什么呢?答案是銷售。真正直接推動客戶做出購買產品使用產品這個決定和動作的,是銷售。銷售是與客戶直接接觸最多的群體,是最需要了解客戶需求的人,是溝通內外的橋梁,是決定成單與否的直接因素,也是促進成單的關鍵因素。而成單是企業業績的基礎,因此提高企業收入,銷售必不可少。
2
于大變局中尋找增長確定性
預則立,不預則廢
然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逆全球化、美聯儲加息縮表的灰犀牛事件既存,俄烏戰爭、上海疫情等黑天鵝事件不斷,風險挑戰愈發嚴峻,企業面臨的內外部環境也更加復雜。5月13日,看到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我國4月社融數據,是不是要心里暗叫一聲國罵,人艱不拆。2022年4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9102億元,比上年同期少9468億元。社融口徑下的新增貸款創下2010 年以來的歷史新低,同比由多增轉為少增。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5784億元,同比少增1768億元。其中,往往意味著企業借來用于擴張生產和資本開支的中長期貸款增加2652億元,同比少增59.84%。
在如此嚴峻復雜的環境下,企業要如何把握自己的確定性,保持業務穩定和增長?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新冠疫情之初的2020年4月我國提出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為鞏固和促進國內經濟體系循環暢通,打通制約經濟循環的堵點和卡點,促進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有機銜接,2022年4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發布。有心人也許會發現在2015年國務院常務會議中已提出要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這是一個國家的未雨綢繆的表現。
企業若想在變局中抓住機會,也需早做準備。把握收入增長的確定性,需要維持以及拓展客戶市場。而銷售是打通產品與客戶之間的“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橋梁,因此,為了保證業務的穩定及增長,企業必須儲備高素質銷售人員。
3
銷售新人培訓,吃力不討好?
然而,優秀的銷售人員往往是從新人一步步成長,是需要培養的。
企業每年招聘大量銷售人員,并投入資金對新人進行培訓。我們可以做一個簡單的測算:2021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106837元,2021年全國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62884元;培訓期1-3個月;銷售人員流失率30%-80%。以最好的情況來計算——最低的平均工資、1個月培訓期、30%流失率——一個10人的銷售團隊每年的銷售培訓費用為:62884÷12*1÷(1-30%)*12*10=898342.86元。一個10人的銷售團隊每年的培訓資金按照最樂觀的情況計算也要近百萬元。
但是又由于新人上手慢、團隊成員能力參差不齊,存在能力鴻溝、培訓重點放錯、人員流失率高等原因,往往銷售新人培訓的投入并未收到良好的效果,投入產出比極低。
4
培養“科技”思維
用科技解放生產力,提高生產率
問題的提出往往也預示著解決方案的產生。
如今數字化時代,善于運用科技手段解決問題,用科技解放生產力,提高生產率的“科技”思維也逐漸成為搶占先機獲取勝利的關鍵密碼。
那么,如何借助科技解決銷售新人培訓這一令人頭疼的問題?
我們知道,與客戶溝通交流是每一個銷售人員必備的技能,也許可以說銷售人員是所有工種中說話最多的。那么,是否能夠從這一次次的會話中尋找機會呢?Conversation Intelligence(會話智能)做出了肯定的回答。
會話智能是人工智能(AI)分類下,一種從銷售電話/遠程會議/視頻會議中獲取見解的新型銷售方式。它是一種軟件即服務(SaaS)。會話智能通過語音到文字轉錄,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NLP)以及自然語言理解(NLU)等技術提供了基本通話錄音提供不了的功能。其中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和自然語言理解技術的成熟是會話智能興起的關鍵。
2015年,國外公司Gong.io便已開始在此領域的探索。國內先行者Megaview.com也在此領域持續深耕,目前已在互聯網企業服務、B2B平臺、房地產、教育、消費醫療、 汽車、金融保險等行業積累了多家頭部客戶。
5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AI SaaS平臺賦能銷售增長 新人人效提升好幫手
會話智能如何在銷售新人培訓中應用?下面我們用Megaview.com的一個真實實踐來說明。
精準描繪銷售人員畫像 管理更清晰便捷
傳統評價銷售人員的方法通常是“唯業績論”,然而如此做法往往忽略了銷售人員業績背后的能力、特質。
(結果分:根據銷售人員的業績成果計算,業績越好,分數越高)
數據來源:Megaview.com
與傳統方式不同,會話智能除了結果外,還關注每一位銷售人員業績背后的深層次原因。在此加入第二個維度——能力分。能力看起來是無法量化追蹤的,但能力的表現形式是可以被統計的。例如,銷售人員的會話觸發到有利于業務推進的節點性內容,可以表現銷售的個人能力,對這類數據的分析計算,可以歸納得到銷售的能力分。
這里需要明確兩個概念的含義——關鍵事件、能力分。
關鍵事件:在業務流程當中,比較重要的節點性內容。比如SOP(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話術和流程中的關鍵內容,或者在銷售過程中觸發的對業務結果關聯性最大的事件。
能力分:根據銷售的會話基礎維度和關鍵事件表現進行計分,對分數進行加權計算,最終取值為能力分。可以理解為銷售代表是否嚴格履行了規定的SOP話術和流程;是否在銷售進程中完成了有效的銷售動作。
數據來源:Megaview.com
如上圖,會話智能將原本一維的會話結果,通過加入能力分,擴展成為二維綜合考察的結果。更加直觀和精準地定位每一位銷售人員的具體位置,使銷售主管更加方便地掌握每位銷售人員的具體情況。
分級管理運營 新人培訓更具針對性
根據銷售人員的不同的分布位置,將其分成三組,并根據每組銷售的不同特點采取針對性措施,以期每位銷售新人都能成為優秀銷售。
數據來源:Megaview.com
A組:優秀銷售,表現在隨著能力分提高,銷售人員的業績也有了較大的提升。對于此組銷售,找到其成員的話術能力的優秀之處和特點,并將之復制,對其他銷售進行針對性培訓。
B組:待提高銷售,其話術相對來說仍有進步空間,通過合理的培訓進行針對性的輔導,可以向右上角優秀銷售區推進。
C組:薄弱銷售,其能力分和結果分均不理想,這部分人員培訓可能需要花費較大的成本,建議不要將精力過多集中在持續處于這部分的人員。
探尋成功的秘密 書寫培訓的“寶典”
通過對每組銷售人員會話的分析,還可以發現,各組間對每一關鍵事件提及的數量,進而推斷出促進“成單”的基礎性事件或關鍵性事件。
數據來源:Megaview.com
如上圖中,優秀銷售的“關鍵事件1"數量的均值是待提升銷售對應的均值的2.6倍,是薄弱銷售對應的均值的6.3倍。也即越是優秀的銷售對該關鍵事件的命中數量越多,因此,可以加強對“待提升銷售”和“薄弱銷售”關于該事件的話術培訓,提升該事件的命中數量,進而提高業績。
數據來源:Megaview.com
再進一步,深入分析關鍵事件與結果分的相關性,并根據相關性高低依次分出高相關性事件、中相關性事件和負相關性事件。
高相關性事件對于達成會話目的有積極作用,作為重點培訓。
中相關性事件對于達成會話目的有一定作用,選擇性培訓。
負相關性事件對會話目的的達成有負面影響,需要加強對此類事件的應對策略的培訓,并提醒銷售在會話中盡量避免提及會觸發此類事件的敏感詞。
發現特殊人才 優化SOP流程
除此之外,通過二維綜合能力的分析結果,我們還可以發現某些“特殊銷售”,例如下圖中的銷售18,與A組其他銷售相比,其能力分不高,但是結果分較高。
數據來源:Megaview.com
數據來源:Megaview.com
數據來源:Megaview.com
對這位銷售進行針對性的分析,發現其在會話維度3和會話維度4中表現優異。該銷售沒有按照優秀話術進行會話,但是能與客戶進行較長時間的會話交流,同時達成會話目的的數量較多。由此可見,該銷售可能是有自己比較優秀的一種溝通方法或者話術。可以對這種銷售著重挖掘,從這種沒有按照標準流程,但結果較好的銷售也許可以發現SOP流程優化點,這類"高業績低能力"銷售可能是SOP流程的創新者。
構建“培訓-考核-監測-培訓"閉環 快速提升新人業績
對不同組銷售人員進行針對性培訓后,設置相應的考核指標,實時監測每一位銷售人員能力的變化,對于未通過考核的人員可進行再次培訓。而且隨著產品的迭代和市場環境的變化,可以根據公司業務需要更新關鍵事件,持續優化培訓內容,真正構建“培訓-考核-監測-培訓"閉環,持續賦能銷售增長。
數據來源:Megaview.com
從上圖可以看出,可以發現,在引入會話智能賦能培訓后,各組業績均出現大幅提升。
數據來源:Megaview.com
另外,監測結果還可以穿透至組內每個銷售個體,對單個人員的變化情況進行查看和分析。穿透至單一銷售后,可以看到組中成員的持續表現,對于監測到的培訓效果較差的銷售,了解其培訓薄弱項,重新進行培訓或執行其他管理手段。
不止銷售 反哺招聘
會話智能的應用不僅可以幫助銷售團隊更好地培養新人,提升整體能力,促進企業收入增長,還可以優化銷售人員招聘環節,節省公司招聘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
通過會話智能分析,分別找出優秀銷售和薄弱銷售的特質,并將其應用到招聘環節,在面試等考核中“揚長避短”,篩選并選擇具備更多優秀銷售特質的銷售人員,避免具備較多薄弱銷售特質的銷售人員。
銷售的招聘和培訓只是開始,會話智能的作用也不止于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