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外包行業新篇章:Katherine Hudson
明雀
關注
2023-07-21 18:05
643次閱讀
你一定聽說過“外包”這個詞,這不是一個新概念了,它最早出現在1990年加里·哈梅爾與C·K·普拉哈爾德發表在《哈佛商業評論》中的《企業的核心競爭》一文中。不過外包服務本身,出現的還要早得多。
早在上世紀7、80年代,“IT外包”就已經誕生了,只是一直受限于應用范圍小——企業只有面對特殊的應用或偶爾使用到的計算機系統等方面,才會選擇IT外包解決問題——沒有得到長足的發展。
真正推動IT外包發展的,是Katherine Hudson——一位1947年出生的女性CIO。之所以強調性別,是因為在當時,女性只占IT高級經理人的3%,而Katherine Hudson正是名副其實的少數性別的成功代表。
1989年,時任柯達IT負責人的Katherine Hudson把數據中心運營、電信服務、個人電腦支持技術,分別外包給了IBM、DEC和Business Land,讓這三家公司幫助柯達進行IT運營。此舉開創了大規模企業信息系統外包的新篇章,被后人認定為現代IT外包商業的開始,是現代企業管理理念的最佳實踐。
Katherine Hudson與柯達的這一創造性決策給行業帶來了極大震撼,迅速引起各大國際化公司的效仿。歐美很多航空公司、制藥企業、金融服務、政府機構等大公司,紛紛與“IT戰略伙伴”簽署數億美元的外包合同,我們稱之為“柯達效應”。
在這一時代浪潮下,第一批IT外包巨頭應運而生,“藍色巨人”IBM便是其中之一。它在公司官方發布的歷史中寫到:“IBM在IT服務領域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989年柯達公司和IBM達成的協議——由IBM在紐約羅切斯特為柯達公司設計、搭建并管理一個新數據中心。”
《IBM Global Services: A Brief History》
1993年,柯達與IBM宣布,將雙方合作的外包部門改組為一家合資公司TSS,專門從事系統集成IT服務,IBM占51%股份、柯達占49%股份。這是IT外包服務發展到甲方公司向乙方公司全面轉移IT資產和人員的產物。雖然四年后,柯達又將股份全部賣回給了IBM,把TSS并回了IBM服務部門,成為IBM GTS的前身之一。
至于Katherine Hudson,她因為推動IT外包行業的發展而聞名美國企業界。她的故事也于1991年被哈佛大學商學院編入案例——《Eastman Kodak Co.:Managing Information Systems Through Strategic Alliances》。
1992年,Katherine Hudson被提拔為專業印刷和印象事業部總經理。不過,一年后她就離開了這家剛畢業就加入的、服務了24年的公司。
離職后,Katherine Hudson加入了一家身份標牌過塑印刷的中型公司,在其中擔任CEO,后來升任為董事長,一直到2004年退休。
其間(1994年)她還應邀加入了蘋果公司董事會,但由于1997年喬布斯回歸,董事會重組,她就辭去了蘋果董事的職務。
雖然我們公認,1989年柯達的IT外包決策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但是它也一直飽受爭議,Katherine Hudson也在決策之初遇到過阻礙。
一方面,IT外包的誕生可以為企業減負,讓企業把精力集中在核心業務上,是甲方公司的得力幫手。但另一方面,IT外包行業事實上是企業成本削減的對象,工作內容屬于非核心業務,缺少技術創造性,員工也沒有什么歸屬感,是過來人再三勸退的行業。
不過,在當今互聯網時代,只要還有企業存在,就必然離不開IT服務。IT外包行業會長久地存在著,變化的只是其中的領軍者。輝煌于上世紀8、90年代的歐美IT外包公司已逐漸落幕,IBM源自柯達時代、紅極一時的IT基礎設施外包服務,在今年已經宣布拆分。而印度公司憑借著他們豐富而廉價的勞動力資源優勢,開創了離岸IT服務公司的模式,在21世紀悄然崛起。
如今,云計算又為IT外包行業開辟了新道路,AI和自動化也取得了進展,更具優勢的SaaS公司正在逐步接管傳統的企業資源規劃(ERP)和客戶關系管理(CRM),IT服務的未來仍是一片光明。
明雀
+
關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