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氣大模型Smart.OLM 2.0驚喜多多, 更多典型應用場景待您挖掘。

國產首艘大型郵輪的誕生,標志著我國成為了集齊造船業三顆明珠的國家。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新年賀詞中所指出的,“經過久久為功的磨礪,中國的創新動力、發展活力勃發奔涌”。
“愛達·魔都”號的建造,涉及了2,500萬個零部件、2萬多套設備、136個系統,被譽為“海上現代化都市”。這個讓人驚嘆贊美的海上巨物,在設計建造期間給外高橋造船廠的工程師們出了無數個難題。
大型郵輪一向被譽為世界造船“皇冠上的明珠”,是世界最難造的三大船舶之一。它的設計建造,涉及到非常多的業務部門和專業領域,需要的資料也是不計其數。外高橋造船廠也是首次接手如此艱巨的任務,為了更好地學習吸收國外造船經驗,收集了幾大集裝箱的資料,足足有幾噸重。除了這些國外資料,外高橋造船廠自己的經驗資料也需要整理。而這些資料,有的在共享文件夾里,有的在不同業務部門的科室資料庫、相關經手人員的電腦上,有的是紙質打印版資料,有的是留下來的手寫紙... 不同資料又涉及到最終版、多個過程版,具體這些資料有沒有保存、保存在哪里、去找誰要、用哪個版本的數據或標準、誰來確認這些資料的準確性、這塊業務可以請教哪位專家,都讓初期設計師一個頭兩個大。外高橋造船廠的不同科室又是相對獨立的,跨科室查閱資料又增加了新的難度。
面對這樣的情況,外高橋造船廠意識到了知識管理的重要性,希望將工程師們的精力從繁雜的資料搜索確認工作中解放出來,更專心在復雜艱巨的大型郵輪設計建造上。
這時候,智通云聯進入了外高橋造船廠的視野。智通云聯有十多年經驗積淀,落成了如中國石化集團知識中心等大型復雜的知識圖譜構建項目,實踐落地經驗豐富,最終在競標中脫穎而出。
雙方攜手實施了知識工程管理平臺項目,為設計工程師、生產工程師、一線作業員等不同崗位的人提供不同場景下針對性的知識推送、智能搜索、每日一學等服務。
小張是精度設計員,推送的知識是精度設計圖紙。小李是設計人員,收到的資料是設計安全通則、事故案例、質量案例這些,還是根據他的崗位、所屬項目來提供對應的資料,他直呼太有用了,“省了老鼻子找資料的工夫了,可以專心做設計了”。小張聽到打趣說,“這就是一千個人,收到了一千種不同的知識,還挺有一套”。
國產首艘大型游輪總設計師、SWS外高橋總經理陳剛在接受央視新聞采訪時表示,船舶制造是個集全球工業文明之大成的行業,通過知識管理的方式,將個人知識轉化成企業知識資產,將造船接力棒傳遞給下一代中國造船人,實現一代代造船人的寶貴經驗持續傳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