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一区二区_午夜视频99_免费白白视频_中文字幕一区免费

離職當月遇上法定假日,假期工資到底該不該發?2025年清明節為例說清楚!

工資哥算薪平臺
+ 關注
2025-04-07 15:31
2190次閱讀

每到節假日前后,總有一些員工選擇離職。而現實中,員工在離職當月如果遇上法定節假日,工資該如何計算,是否應該支付節假日當天的工資?這其實是很多HR和企業主會碰到的“模糊地帶”,也是員工維權過程中常見的爭議點。

離職當月遇上法定假日,假期工資到底該不該發?2025年清明節為例說清楚!

2025年的清明節正好是4月4日(星期五),不調休。我們就以這個節日為例,結合《勞動法》和人力資源實務中常用的計薪規則,為大家分析這個“離職當月節假日工資是否應發”的問題。

現實中,公司與員工往往在這個問題上存在不同理解:

公司常見觀點:
員工離職當月的工資應按照其實際出勤天數計算,如果節假日沒有出勤,就不算工資。因此,他們往往采用如下公式:
???? 月工資 = 月收入 ÷ 21.75 × 實際出勤天數

員工普遍觀點:
只要節假日當天自己仍在職,就應視為正常工作日依法支付工資。理由是法定假日屬于帶薪假期,并不需要出勤也應計發工資。因此員工更傾向使用:
???? 月工資 = 月收入 ÷ 21.75 ×(出勤天數 + 法定假日天數)

看起來兩邊說的都有道理,但到底誰才是站在法律一邊呢?

很多HR在算日工資的時候,常用的公式是:

???? 日工資 = 月工資 ÷ 21.75

這個21.75并不是隨便拍腦袋來的,它有明確的政策依據:

根據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規定:

日工資 = 月工資 ÷ 月計薪天數
月計薪天數 = (365天 - 104天雙休日)÷ 12 = 21.75天

?? 注意關鍵點:這個“21.75”天的月平均工作日,并沒有扣除國家規定的13天法定節假日!

也就是說,用這個公式計算的“日工資”,其實是已經把法定節假日的工資平均攤進去了。在日工資中已經包含了節假日工資的部分,公司不能再用“沒上班=不發工資”來解釋。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五十一條規定:
“勞動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喪假期間以及依法參加社會活動期間,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

這條法律已經非常明確指出:只要員工在法定假期當天仍屬于在職狀態,公司就必須依法支付工資。不論當天是否到崗,只要屬于法定休假日,公司不能扣發工資。

換句話說,如果一名員工計劃在4月5日(清明節后的第一天)正式離職,那么清明節當天工資就應照常發放。但如果員工是在4月3日辦理完離職手續、結束勞動關系,那4月4日的假期工資就可以不支付。

  1. 提前明確離職流程節點
    員工提出離職后,HR應明確告知其最后在職日,避免因口頭約定模糊導致爭議。

  2. 確保計薪規則合法合規
    不可單純依賴“出勤日×日工資”的算法來簡化問題,法定節假日工資屬于法律強制支付范疇。

  3. 建立規范的電子合同和離職記錄系統
    利用電子簽名和可信時間戳,明確員工在職狀態,有效降低爭議發生率。

  4. 理解法定假日的特殊性
    節假日工資不等同于加班工資,它本身就具備“帶薪休假”的法律性質,在職=應發。

勞動合同、工資發放等問題看似細節,卻是企業與員工信任的基礎。一旦處理不當,不僅容易引發糾紛,甚至可能造成法律責任。通過這次2025年清明節工資結算話題,也希望能提醒更多企業主與HR:

???? “合法合規不是負擔,而是保護。”

員工要懂維權,企業也要懂合規,才能在日益規范的用工環境中共同發展。

????你怎么看?你所在的公司是怎么處理節假日離職工資問題的?歡迎留言討論!

如果你希望在工資核算等環節提升效率、減少爭議,可以試試「工資哥」這類專業算薪平臺,支持按出勤自動核算工資,幫助HR更輕松合規發薪。

[免責聲明]

原文標題: 離職當月遇上法定假日,假期工資到底該不該發?2025年清明節為例說清楚!

本文由作者原創發布于36氪企服點評;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資深作者工資哥算薪平臺
工資哥算薪平臺
0
杰而杰(上海)數據科技有限公司
實力廠商
實力廠商
優質服務
優質服務
及時響應
及時響應
立即詢價
相關話題
人力資源
相關文章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關注 36氪企服點評 公眾號
打開微信掃一掃
為您推送企服點評最新內容
消息通知
咨詢入駐
商務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