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哲2021中國企業數字化人才發展調研報告

數字化轉型和產業升級儼然已成為當代企業核心戰略,技術的不可替代使得企業在用人時格外關注候選人的工作能力是否滿足數字化所需。在此人才流動的新格局下,如何找到數字化人才,推動實踐數字化,成為企業的核心難點之一。
為此,奧哲面向全國大中小型企業的數字化人才開展問卷調研,經實際調研結合奧哲用戶大數據,獨家發布了《2021中國企業數字化人才發展調研報告》。本次調研數據樣本6628份,其中有效樣本6489份,覆蓋全國10+行業,囊括制造業、房地產、工程建筑、電商、教育、互聯網、金融、企業服務等幾乎所有行業。
該報告旨在探討企業數字化轉型與組織發展建設、人才培養的關系。通過梳理不同行業企業數字化實踐的狀況及背后的原因,為處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的企業領導者、數字化人才梯隊的建設者提供一個參考視角,幫助企業構建數字化人才的培育規劃模型,提高組織建設能力,最終助力企業實現戰略愿景。具體報告可咨詢奧哲企業官網獲取。
數字化人才培養
奧哲首先對數字化人才做了明確的定義與區分。奧哲認為數字化人才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數字化人才,是指從事數字化技術工作的技術人員,例如編程工程師、測試人員、架構師、項目經理等,或者是數字化轉型產生的熱門工作角色,例如數據科學家、人工智能算法專家、體驗設計師;廣義數字化人才,是對數字化轉型環境下在企業任職的泛崗位人員而言,指具備較高信息素養,掌握數字化相關專業技能,并將這種技能不可或缺地應用于工作場景的相關人才。這份報告提及的數字化人才特指廣義數字化人才。
奧哲認為數字化實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企業需要根據自身行業及業務特點,分階段規劃未來發展目標,因為數字化轉型不僅僅意味著產品或技術的升級,更是管理理念、創造力、組織結構等的優化與變革。因此,數字化人才不再只限于技術人員中,更應該從實際業務需求的角度出發,培養業務人員對數字化的實踐能力,讓他們能夠從容應對未來,同時幫助企業保持敏捷,靈活應對行業發展。
有其他機構曾做過調查,在亞太地區,幾乎每十名員工中就有三人因為缺乏學習和發展的機會而離職,在學習與發展方面的承諾,對那些能最快最先掌握新型技能的人才來說,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而好消息是,奧哲2021中國企業數字化人才發展調研報告的調研數據體現,41%的企業非常重視數字化轉型及數字化人才培養,47%為一般重視,僅有13%的企業不重視數字化轉型。這說明有越來越多的企業正在從管理層開始,自上而下的進行企業文化變革,打造數字化的學習文化。
企業能投入資源為員工培訓數字化新技能,不僅能在人才緊張的市場環境中留住現有員工,也在數字化需求出現之前,提前一步做好計劃,以防意外狀況的發生,這對企業順利完成數字化轉型有積極得促進作用。
數字化工具陷阱
解決了難以招攬,和為企業留住數字化人才的問題后,下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進行人才培養,例如對工具的使用和對概念的理解。奧哲作為企業數字化服務商,并不贊同服務的企業直接切入某平臺系統,或直接購買某一標準化產品。奧哲認為,數字化是信息化的升級。其核心在于業務的個性化。在創新驅動及不確定的內外環境下,企業尤其需要以業務為核心,利用最新技術,重構企業核心價值鏈,數據驅動業務實現商業價值。
數字化的本質是“自主”、“敏捷”、“在線”和“無界”。企業數字化是伴隨企業發展生長出來的,是“個性”的、“自主”的;“敏捷”是數字化需要具備的核心能力,幫助企業更快響應市場與客戶;數字化要求企業的核心業務是“在線”的,實現客戶在線化、經營數字化、商業智能化。因此,對業務快速變化的及時響應,是除了能熟練使用工具、掌握技術之外,數字化人才所要具備的基礎能力。
奧哲交付方法論要求奧哲在服務客戶企業時從實際業務需求出發,基于項目組織體系、質量管控體系和知識工具體系,通過項目準備、藍圖設計、系統建設、上線切換、系統驗收五步法,確保優質高效達成項目目標。總之,先建立體系,再推進工具方法,建立系統化的數字化體系思維,而不是簡單通過工具去實現。
數字化核心引擎
奧哲從企業組織管理體系開始調整,基于對低代碼技術與能力的信心。低代碼作為企業數字化核心引擎,是幫助企業在個性化時代順應時代趨勢、聚焦數字化本質的最優解。
簡單來說,低代碼可以幫助研發人員快速構建企業應用程序,非技術人員也可以通過低代碼可視化平臺,通過簡單的“拖、拉、拽”拉力創建應用。通過敏捷構建個性化數字系統并迭代更新,連接客戶,連接生態,優化業務場景,創新業務模式,助力企業更快實現數字化與智能化,最終實現數據驅動商業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