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養一頭牛:無法復制的牛奶“流量密碼”

“奶牛養得好,牛奶才會好。”
“自己喝的牛奶產自自己養的牛?”,憑著這“養奶牛”的口號和新型營銷概念,認養一頭牛迅速出圈,實現品牌跨越式增長。
「每日伙食費 80」、「喝的是地下 380 米的天然井水」、「享受 60 天的假期」,每個標語都擊中了“認養人”的心。
近日,有消息稱,認養一頭牛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擬A股掛牌上市。在此之前,認養一頭牛已經完成了三輪融資。
乳業紅海的攪局者
認養一頭牛創始人徐曉波將自己稱為“養牛人”。
“2012年我放棄了自己的房地產商身份,2014年開始建牧場養牛,2016年正式成立認養一頭牛。”
認養一頭牛的第一座牧場建立在北緯37度河北故城縣、斥資4.6億元,并配套種植了60000畝的草場。
徐曉波創立認養一頭牛時,乳業正是一片紅海。數據顯示,2020年伊利、蒙牛合計市占率達到了48.02%。
乳業正在逐步確立了三梯隊競爭格局:以蒙牛、伊利為第一梯隊;光明、三元、新希望等品牌為第二梯隊;以地方性奶企為第三梯隊。
新生品牌該如何殺入呢?
他發現,中國傳統奶制品企業都是深耕線下的,整個體系都是為線下的用戶、線下的渠道服務。據悉,中國奶制品市場線上滲透率不足5%。
看準了這一痛點,認養一頭牛將賣牛奶做成了服務,通過線上渠道撕開了乳制品的紅海。
認養一頭牛的用戶定位于年輕人。這一批人越來越傾向在線上消費,線上渠道也成為品牌觸達消費者的主要渠道。
最初,認養一頭牛受惠于社交電商和內容輸出模式,打開了線上市場。數據顯示,認養一頭牛目前線上占渠道營收的70%,在2021年6月銷售額高達1.3億元。
目前,認養一頭牛已擁有7座現代化牧場,1座世界級加工廠,是集種草、養牛、加工、銷售、旅游為一體的全產業鏈公司,累計服務超過2000萬家庭。
數據顯示,認養一頭牛自2015年成立后,先后斬獲天貓、京東兩大平臺乳制品旗艦店全年銷售額TOP1,更是在去年雙十一期間一躍成為乳制品細分賽道TOP1,躋身億元俱樂部。據公開報道,目前認養一頭牛的年銷售額在20億元左右。
玩轉私域生態布局
01 引流獲客
線上從公域平臺,例如如天貓、京東、微博、小紅書等進行流量采買后導流。
或是在吳曉波頻道、十點讀書老爸評測等百個自媒體平臺上合作導流進入私域。
02 運營留存
1)關注官方公眾號后,可以獲得品牌資訊和最新折扣信息。
2)公眾號自動歡迎語中可以得到客服「小牛泡泡」二維碼,掃碼即可添加。
3)「小牛泡泡」的朋友圈推送多為優惠信息及直播預告。
4)經問詢,認養一頭牛自身暫未涉及社群運營。
5)公眾號可以直接點擊進入視頻號,視頻號會分享品牌動向及直播信息。
03 轉化成交
公眾號可直接進入官方商城小程序,享受優惠進行下單。
綜上,我們可以看到,認養一頭牛十分看中將高凈值客戶沉淀至私域流量池,同時更加重視一對一做好用戶服務。
新銳乳業的頭部玩家
認養一頭牛對自己品牌的定位決定了他們的運營打法:我們不是一家賣牛奶的公司,而是一家替用戶養奶牛的公司。
目前,認養一頭牛已有2000萬用戶,其中有500萬是資深會員,其一躍成為了新銳乳業的頭部玩家。
從私域到公域
和很多新消費品牌不同,認養一頭牛可以說是從私域社群中成長起來的。
認養一頭牛抓住社交電商流量紅利后收獲了大量用戶。同時,和吳曉波頻道合作推出“認養一頭牛”的社群互動計劃,當時一上線就迅速收獲10萬+的閱讀量。
借助私域流量,認養一頭牛收獲了第一批種子用戶。而后認養一頭牛才開始陸續入駐天貓、京東等公域平臺。
直播“匠心”養牛
“匠心”養牛,是認養一頭牛一直貫徹的理念。徐曉波更是直接提出:養牛,慢即是快。
在打造現代化牧場的過程中,認養一頭牛堅持數字化和智能化并舉,不僅運用智能牧場管理系統、引進國際先進設備,還給奶牛佩戴智能項圈,立志打造出“出身好、吃得好、住得好、工作好、心情好”的五好奶牛。
用戶可以24小時看到牧場的現場直播,甚至可以直接到牧場與奶牛親密互動。
以用戶為中心
認養一頭牛聯合創始人孫仕軍介紹道,在2020年5月,認養一頭牛正式推出“認養模式”,包括三個層級。
第一種是“云認養”,即線上養成類游戲;
第二種是“聯名認養”,即認養一頭牛聯合吳曉波頻道、敦煌IP等推出聯名卡,消費者可以通過購買奶卡,定期享受產品送貨上門和育兒指南等服務;
第三種是實名認養,即成為真正的養牛合伙人。消費者可以在專供牧場提前一年預訂牛奶,最高等級的會員還能給奶牛取名字,獲得奶牛的照片和生長數據等。
可以看到,認養一頭牛一直以用戶為中心,和消費者建立強聯系。
尾聲
認養一頭牛在品牌高度營銷上自有一套策略,一路走來:從社交電商到內容營銷,再到私域運營,精準抓住了新風口,但不依賴于風口。
這樣的新品牌總是會成長伴隨著質疑,認養一頭牛的未來發展重點應該放在產業鏈的完整度、奶源品質,以及產品和品牌的創新力度上。
就像徐曉波一直堅持的:認養一頭牛將持續深耕專業養牛,為給更多的人帶去更好的牛奶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