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一区二区_午夜视频99_免费白白视频_中文字幕一区免费

楊峻:CRM全球推廣碰到的明坑和暗坑

楊峻 - CRM咨詢
+ 關注
2021-05-11 11:54
882次閱讀

中國企業在海外全球部署和推廣CRM時會碰到很多坑,有明坑,有暗坑,明坑易躲,暗坑難防。筆者在《中國企業出海之軟件平臺選擇 - 如何規避疫情等外部因素的影響》一文中介紹了企業出海軟件平臺選擇的七要素,也就是明坑。 

楊峻:CRM全球推廣碰到的明坑和暗坑

Figure 1中國企業出海軟件平臺選型之關鍵要素

如上圖,在產品選型時,我們需要避開以上明坑:

  • 公司綜合實力

要看軟件公司的綜合實力,而不要只看某一細分領域的排名。筆者原來在1999年在Siebel最輝煌的時候在其工作過,那時的Siebel在CRM領域沒有競爭對手,甩下第2,3名很多條街,但是之后每況日下,2005年被Oracle收購。所以一定要看綜合實力,只在某一細分領域占有優勢的軟件企業要不要被收購,要不要被毀滅。PeopleSoft, Siebel都是如此。

  • 合規、語言、稅務:

這個不必多說,出海做生意最先考慮的就是合規,尤其是對中國頭部企業。

  • 部署方式:

不支持混合云,不支持本地部署,那在一些特殊的國家就非常麻煩,只能自研產品了。

  • 切換方案:

如果國際環境不友好,云服務沒法用了,又沒有切換方案,就只能停系統,停業務了。所以一定需要切換方案的。

  • Go Global案例:

中國企業出海不要看外企在海外的案例,要看中國企業出海的案例。一個是因為管理方式和文化不一樣,一個是海外是外資的主場,中國企業的客場,外資企業在海外案例沒有太多參考性。

  • 當地資源:

尤其在海外疫情肆虐的今天,沒有顧問愿意出國去做項目,所以當地要有團隊。

  • 友好度:

軟件廠商的友好度會決定他愿不愿意繼續投資中國市場,當危機來臨時,愿不愿意繼續支持你。尤其在當前的國際形勢下,尤為重要。

明坑是只要企業注意點,都能躲得過去的。筆者接下來介紹一下暗坑,也就是企業想避也避不開,而且非常難以解決的。

楊峻:CRM全球推廣碰到的明坑和暗坑

Figure 2CRM全球推廣的六大暗坑

(一)業務價值的坑

筆者聽過很多業務部門老大說,全球項目,干了很多年,花了很多錢,沒見到什么效果。我們做IT的喜歡以在多短時間內做了多少功能,系統先進性和上線時間為衡量標準。但業務部門是以業務價值業務產出為衡量標準的。所以雙方的衡量和評估標準是不一致的。IT做的是系統上線,叫業務跑起來,但業務是否有提升卻沒有一個可量化,雙方都認可的標準。

我們應該從一開始就建立一個業務方認可的,可衡量的業務指標體系,并在系統上線后持續跟蹤和提升。實施方一般都不敢簽這種對賭協議,來保證業務價值的體現。但甲方自己應該承擔這個責任,定義這樣的業務價值衡量指標。筆者負責過全球售后的IT系統和數字化創新,所以就以售后系統示例。

楊峻:CRM全球推廣碰到的明坑和暗坑

Figure 3建立業務價值衡量指標體系示例

如上圖,通過這個系統上線,每年:

  • 為原廠節省:3650+365+876 = 4891(萬)
  • 為網點節省:12000+24000+2400 = 38400(萬)我們知道為網點省錢,就是為原廠省錢。網點不掙錢,服務質量好不了,原廠肯定得付出代價。
  • 為服務工程師提高收入:24000+2400 = 26400(元)5萬服務工程師:26400 * 50000 =132000(萬)

綜上所述,做了這個項目,我們為原廠每年節省了4891萬,為網點每年提升了3.84億元收入,為服務工程師沒每年提升了13.2億元收入。有了這些指標,我相信還是能給業務方一個物有所值的交代的。

(二)業務模式的坑

在國內,就算企業內部用戶再多,也是能找到統一模式的。在海外,是無法用一個統一業務模式推廣的。比如售后這塊,南亞(印度和巴基斯坦)就和中國相近,東盟差距就大點,歐洲差距就更大。到了澳洲,很多是個體戶,開輛車(流動服務站)接活,IT系統和備件等都在車里,而且維修一次費用相當于新家電的三分之一,所以當地人很多直接買新的。到了日韓往往創新不多,但每件事做得特別細致。

所以筆者認為我們不要找全球業務模板,也找不到。而應該是把業務和文化相近的地區形成地區業務模板把每個地區業務模板不斷優化

 

楊峻:CRM全球推廣碰到的明坑和暗坑

Figure 4 地區業務模板示例

如上圖所示,筆者把海外業務模式分了一下類。當然由于企業和產品的不同,劃分的業務模式也不盡相同。

(三) 全球推廣的坑

筆者曾經去過巴基斯坦做過二期售后推廣。當時不同的業務分析師(BA)負責不同的模塊。筆者發現,每個業務分析師(BA)調研的方式,問的問題的粗細度完全不一樣,而且他們也沒參加過一期項目,完全是根據自己個人的經驗提問和設計系統。這樣下來,不是在做一期項目推廣,而是在重新做一個新項目。

楊峻:CRM全球推廣碰到的明坑和暗坑

Figure 5 全球推廣標準化作業模式(SOP)

如上圖所示,我們需要建立“全球推廣標準化作業模式”,才有可能保證推廣的延續性,一致性和敏捷性。具體內容筆者在《案例淺析:論中國企業出海之全球模板構建》有過介紹。

(四)運營模式的坑

企業都會認為系統上線后,會越來越穩定,所以運營費用都要求逐年降低。但其實每年業務都在不斷變化,需求不斷增加,但越來越少的運營費用根本無法支撐系統的迭代優化,所以業務會抱怨不斷。

營銷和服務類的IT項目一定不能“只管生,不管養”,項目上線僅僅是第一步,也僅僅是一個雛形,不施肥,不澆水,不剪枝,如何能健康成長。這也和前面“(一)業務價值的坑”呼應起來,只有我們做了業務價值的評估和監控,業務部門才愿意掏更多的錢。

楊峻:CRM全球推廣碰到的明坑和暗坑

Figure 6 投入周期管理示例

如上圖所示,筆者建議一個完整的項目全生命周期分成7個階段,持續大約6年左右。把更多錢的錢投入上線后的運營,同時除了產品運營團隊,還需要業務運營團隊。在《構建數字化時代CRM成功交付體系:全生命周期CRM交付法》中,筆者做了詳細的介紹。

(五)逐漸退化的坑

基本上每個系統都如此。上線后,我們每年不斷做新功能,但沒人會刪除沒用的功能。因為我們只考核新業務需求是否上線,沒人會考核沒用的功能是否下線。幾年后系統不斷無序疊加,變得無人能改,無人敢動,性能不斷降低。我原來做老系統替換時,發現有上萬條業務規則,和幾百套系統對接,但其實很多業務規則和對接系統都不再需要了。

筆者認為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在運維期間不光是做加法,而且要做減法。就是每年運維費用里,要有一筆瘦身費用,把沒用的業務規則、接口和功能優化掉,就像家電每年要做清洗服務一樣。

(六)人才流失的坑

每個系統運營幾年后,都會出現最了解系統的專家不斷流失,剩下的都是新手。人才流失后,我們可以通過跟蹤業務指標提升、采用已有的業務模式、遵循推廣模式等進行知識傳遞,從而抵消一部分損失。

但筆者認為最重要的還是挽留有經驗的老員工,使他們把項目當成自己的孩子,愿意一直提升、優化和運營下去。要想實現這點,筆者認為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實現:

1、如在“(四)運營模式的坑”介紹的那樣,不能只管生不管養,每年需要持續的投入,項目越做越大,越來越被重視,才有可能留住人才。

2、建立IT項目業務運營團隊,采用人單合一機制,根據業務價值獎勵團隊和項目組,有了錢,才有可能留住人才。

3、頭部企業,可以把內部項目的產品變成平臺,做社會化,提供給行業內,甚至跨行業其他企業使用。如下圖所示,這一塊筆者在《構建驅動數字化轉型的自演進組織》里做了詳細介紹。

楊峻:CRM全球推廣碰到的明坑和暗坑

Figure 7 驅動數字化轉型的自演進組織

總結:本文介紹了中國企業在海外全球部署和推廣CRM時會碰到的7類明坑和6類暗坑,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其中著重介紹了6類暗坑:1、業務價值的坑;2、業務模式的坑;3、全球推廣的坑;4、運營模式的坑;5、逐漸退化的坑; 6、人才流失的坑。

 

#推薦閱讀#

 

專家介紹:

楊峻:CRM全球推廣碰到的明坑和暗坑

[免責聲明]

原文標題: 楊峻:CRM全球推廣碰到的明坑和暗坑

本文由作者原創發布于36氪企服點評;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0
相關話題
專家觀點
相關文章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關注 36氪企服點評 公眾號
打開微信掃一掃
為您推送企服點評最新內容
消息通知
咨詢入駐
商務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