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學習的
核心過程與關鍵要素
從本質上講,學習是個人主動地進行知識構建、提升有效行動能力以及績效表現的過程,它離不開自身的能力、努力與堅持,也不可避免地會受到環境的影響。
從個體的角度上看,學習是一個復雜而微妙的心智過程,包括獲取信息、理解賦義、記憶與提取、分析與綜合等諸多環節,會受到既有知識基礎(或心智內容)的影響,也與個體地思維能力與偏好、心態與動機等多方面因素相關。因此,學習是一個高度個性化的過程。
與此同時,個體的學習也離不開與環境的互動(包括物理空間、時間場域以及環境中的他人)。這種互動既包括個體與自身行動產生的結果或反饋的互動,也包括個體與他人的相互作用,比如從他人那里獲取信息(事實和觀點)、資源等。
學習能力強的人善于從外部各種途徑獲取對自己有價值的信息,并消化、吸收,內化為自身的能力。
從信息來源上看,學習有兩個渠道:自己和他人。
拿圍棋棋手們來說,要提高自身的對弈能力,主要方式有兩種:一是打譜,二是復盤。
所謂打譜,就是向前人、高手總結的經驗或規則學習,對照規范或最佳實踐(比如典型對弈“棋局”或“棋譜”),進行刻意練習,這樣就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之上,快速入門,避免自己低水平摸索。這是向他人學習,我們常見的看書聽講、請教他人、標桿學習、案例研究等,都是一些具體的表現形式。
所謂復盤,就是下完一盤棋之后,對整個過程進行系統地梳理、反思,從中學到經驗與教訓。
因此,學習既離不開主動地檢視、反省自身,也要廣泛地向他人學習,就像荀子所講:“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荀子·勸學》)。
也就是說,君子要廣泛地學習,又能每天檢查、反省自己,那就會智慧澄明,行為也就不會犯錯了。
綜上所述,在我看來,學習一點兒也不簡單,它是一個復雜而微妙的系統工程。
為了主動、有意識地提升學習效果,個人不僅要具備系統思考的智慧,對學習這一系統工程做到心中有數,并且覺察或識別出制約自己高效學習的關鍵要素,使得各項要素相互協調配合、產生良好的效果,而且要善于利用自身經歷和外部資源。
為此,我認為,復盤、向他人學習以及系統思考是學會學習的三項核心能力,它也是發展其他能力的“元能力”,我將其稱為打造職場競爭力的“三把劍”。

02
向高手學習
對于新手來說,沒有什么經驗,主要靠打譜學習,也就是學習前人總結、提煉出來的基本原則、操作要點以及最佳實踐。這樣可以快速入門,避免自己瞎打誤撞、低水平摸索。
就像荀子在《勸學》篇所說:“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對于一些問題,你自己苦思冥想、找不到任何頭緒,但是,對于高手來說,可能早就經歷過并且已經解決了。
尤其對于職場新手來說,如果能找到你所在領域內的業務專家或高手,有機會向他們學習,將是最寶貴、最高效的學習途徑。就像荀子所說:“學莫便乎近其人……學之經莫速乎好其人”。意思就是說:學習的途徑,沒有比找到對的人,并心悅誠服地向良師請教更為迅速、有效的了。
事實上,即便你是某一個領域的老手,已經見多識廣了,但是,面對紛繁復雜的世界,個人的經歷無論如何都是有限的。因此,通過讀書、向專家請教等方式廣泛地向他人學習,就成了我們每個人成長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徑。
按照我在《知識煉金術:知識萃取和運營的藝術與實務》一書中的總結,要想有效地向專家學習,需把握下列五個核心要點:
1. 找到真正的專家
在我看來,真正的專家是那些真正依靠自身實力獲得持續而穩定的高績效的人,他們通常在相關領域打拼了很長時間,掌握了必備的技能,弄明白了其中的關鍵要點和訣竅,對特定的流程、職能、技術、機器、材料或設備等有全面、深刻而透徹理解,對各種問題有豐富的經驗和深入的洞察,因而在多數情況下都能持續表現優異。
因此,你需要花一些時間,通過人脈、口碑等多種渠道收集信息,綜合判斷,找到真正的專家。
事實上,如果能找到真正適合你的行家,并有機會向他學習(甚至只是在他身邊、和他一起工作,也是寶貴的學習機會),可能就會事半功倍,否則就會費時費力卻效果不佳。
2. 明確目標與策略
在識別出了真正的專家之后,你需要明確的是,你和專家的知識積累之間存在著巨大的鴻溝,想一次性地學到專家所有的知識,也肯定是不現實的。為此,要想更好地向專家學習,你需要有明確的目標與實現目標的策略。
在制定學習目標時,需要結合自己當下的實際工作、近期的發展方向,梳理出來自己需要具備的技能,當前的能力差距就是你的學習需求。
要實現這個需求,一般來說,需采取由易到難、由外圍到核心、由顯性知識到隱性知識、循序漸進的策略。
3. 態度恭敬,保持謙遜
向他人請教,首要條件就是有開放的心態,保持恭敬而謙遜的態度。
就像荀子所云:“故禮恭,而后可與言道之方;辭順,而后可與言道之理;色從而后可與言道之致。”(《荀子·勸學》)
意思就是說,待來請教的人禮貌恭敬了,才可以同他談論道義的學習方法;待他言辭和順了,才可以和他談論道義的內容;待其面露謙遜順從之色了,才可以和他談論道義的精髓。因此,要想得到他人的指教,需要“禮恭”、“辭順”、“色從”。
4. 認真觀察、積極思考、虛心請教
在向專家請教時,很多人只是把重心放到對業務專家的訪談上,希望通過訪談,讓業務專家自己談出“干貨”或“絕招”來。
盡管我不否認訪談的重要性,但依我的經驗來看,只靠訪談,很可能效果不佳。
為了更充分地學習,如果條件允許,最好能到專家的工作現場進行觀察、體驗。這不僅有利于收集第一手信息,而且可以增強對專家工作環境、工作內容的感性認識,以更好地理解專家為什么這么說、這么做。
當然,不僅要認真觀察,還要積極思考,如有疑問或困惑,應虛心請教。
5. 建立和維護人脈
向他人學習,很忌諱“臨時抱佛腳”。當個人遇到困難需要求助時,如果沒有提前的儲備,很可能找不到可用的資源。
為此,應在日常工作中用心建立、維護人脈,并明確他們的長處、經驗,以備不時之需。
同時,盡管你相對于請教的對象,無論是能力,還是資源等方面都處于劣勢,但是,仍應想方設法為他們創造價值,盡可能地以真誠的態度,力所能及地幫忙,并且常懷感恩之心,保持持續的關系。

03
勤于復盤
從自身經歷中學習
不管你個人多么擅長向他人學習、有多么優越的學習資源,如果不能親身實踐,也不可能轉化為自身的能力。
就像南宋詩人陸游在《冬夜讀書示子聿》一詩中所講: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從書本上和他人那里得到的知識終歸是淺薄的,要想深刻地認識事物的本質,必須經過自己親身的實踐,而復盤就是“躬行”之后將經歷轉化為能力的結構化方法。
的確,按照學習發展領域公認的“70:20:10”人才培養法則,成人學習最重要的來源是在崗工作實踐(約占70%),其次是與他人的交流(約占20%),正式的培訓與教育只占很小的比例(10%)。
因此,復盤作為一種從經驗中學習的方法,也是個人學習、提升能力的重要途徑。
試想一下,你如果能夠把自己的每一段工作經歷、每一項任務、每一次挑戰,都變成學習機會,可以從中學習、促進自己能力提升,那會是怎樣一種狀況?
所以,在我看來,學會復盤、把復盤做到位,并形成習慣,是個人打造職場競爭力不可或缺的一環。
當然,復盤看似簡單,但要想把復盤做到位其實并不容易。已故的管理學家詹姆斯·馬奇就專門寫過一本書來論述從經驗中學習的四重局限,我在專著《復盤+:把經驗轉化為能力》中也列出了“復盤的25個坑”。
說實話,如果你只是照著書中或網上的模版,把過程走了一遍,也可能無法充分發揮復盤的威力。
那么,我們在職場中怎么做復盤呢?
首先,這是一個很大的話題,要詳細了解如何復盤,請參閱我的專著《復盤+:把經驗轉化為能力》(邱昭良著,機械工業出版社,2018)。
其次,要做復盤,就要把它做到位。為此,你需要掌握做好復盤的三項核心能力:復盤引導、系統思考和知識萃取。如果做不到位,多做不如少做。
第三,在做復盤時,必須明確目的,以開放的心態,進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反思,同時要善于“舉一反三”,既不要就事論事,也不能過于空洞、抽象,把握好“度”很重要。
第四,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必須形成習慣、持續復盤。如果只是偶爾做一兩次復盤,雖有價值,但難以形成體系,也無法進行比較驗證,很可能會有偏差。

04
系統思考
如上所述,學習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不僅如此,我們在職場中的每一項工作、遇到的每一個問題,幾乎都是一個又一個系統相互交織在一起。
就像我在《如何系統思考》一書中所說: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了各種系統的世界里面,與系統密不可分。為了更好地在這個世界中生存與發展,我們就需要具備系統思考的智慧。
事實上,無論是復盤,還是理解專家的知識,都離不開系統思考的技能。因此,如果學會了系統思考,就可以具備一雙“慧眼”,讓你把這紛擾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簡言之,系統思考就是從整體上對影響系統行為的力量及其相互關系進行分析與解讀,從而增強我們對系統的認知與決策水平,更好地與系統和諧相處、共同發展。
相對于傳統的思維模式,系統思考具有下列三個特點:
縱觀全局,而非局部;
洞悉結構,而非表象;
看清動態,而非靜止。
在我的專著《如何系統思考》中,我以“思考的魔方®?”作為框架,整合了冰山模型、環形思考法®?、因果回路圖和“思考的羅盤®?”等常用方法與工具,可以幫助你實現上述三重思維的轉變,即思考的廣度、深度和角度,真正做到系統思考。
當然,作為一項微妙的思維技能,要想養成系統思考能力并不簡單。在我看來,要學習和提升系統思考能力,需要經歷長期的訓練,其中包括真知、會做、篤行和復盤四個步驟。
事實上,這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因為真正的能力一定要通過行動(實踐)來體現,而行動的前提是要懂得原理與精髓,并且掌握了相應的流程與步驟,以及常用的方法與工具。
同時,行動之后,通過復盤,可以加深對原理與精髓的理解,并且提高對方法與工具使用的熟練程度。
因此,從本質上講,任何一項能力的養成,基本上都要經歷“實踐-復盤”這樣一個持續不斷的迭代過程,很難一蹴而就,系統思考尤為如此。
05
三劍合璧,相互增益
上述三項技能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響、動態增益,共同幫助你提升工作能力(如下圖所示)。


首先,你的工作能力越強,績效表現就會越好,相應地就會得到更多的鍛煉機會。
這會讓你的工作職責范圍擴大、人脈關系增加,從而給你帶來更多的向他人學習的機會,這會讓你的工作能力進一步提高(如圖中R1所示)。很顯然,越是和高手過招,自己進步得才能更快。
其次,你鍛煉機會越多,復盤的機會也就越多。
如果你能夠堅持復盤,就能更快地提升工作能力、給你帶來更多的鍛煉機會……如此,形成一個持續精進的循環(如圖中R2所示)。就像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所講:將軍不是教出來的,而是打出來的。如果會復盤,你打的仗越多,經驗就越豐富,能力也就越強。
第三,如上所述,我們在職場中的工作大多數都是系統性的,你的系統思考能力越強,工作能力也就越高。
那么,怎么提高自己的系統思考能力呢?靠的還是長期持續不斷的刻意練習。
其中,復盤就是應用和練習系統思考的“演練場”。因此,你復盤的次數越多,用到和練習系統思考的機會也就越多,相應地,你的系統思考能力也會越強。
這樣,你的復盤的效果也就越好,工作能力也就越強(如圖中R3所示)。
總之,如果你能練成上述三項核心能力,它們相互增益,如同三劍合璧,就可以幫助你持續不斷地打造職場核心競爭力,使你堅定地邁上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