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一区二区_午夜视频99_免费白白视频_中文字幕一区免费

上海:女配送員拉著臨時打包的行李箱主動歸隊

天下網商
+ 關注
2022-04-14 16:57
443次閱讀
上海:女配送員拉著臨時打包的行李箱主動歸隊
包裹動起來了

天下網商 劉奕琦

編輯 吳羚瑋

4月13日,上海大雨,真大路298號門口的馬路邊支起了2個藍色雨棚。雨棚下是堆滿一地的紅色貨籃和層層疊疊的包裹。這里是天貓超市桃浦站的臨時站點。
 
桃浦站負責上海普陀區、寶山區幾十個小區的天貓超市快遞配送。3月31日,受疫情影響,站點被迫關閉。
 
4月9日,上海市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商務委主任顧軍表示,上海已允許非涉疫原因被封控在小區的快遞小哥等保供人員返崗,各區梳理區域內服務性行業非涉疫原因被封控在小區的從業人員,充實到保供隊伍中。
 
在政策鼓勵下,桃浦站的8名配送員陸續返崗。但因為管控,原先的室內站點依然無法正常運營。
 
“這段時間,不知有多少用戶聯系我們問快遞什么時候送。我們心里也著急。”4月11日,天貓超市桃浦站站長張道嘉在請示了公司和屬地政府后,決定在馬路邊開設臨時站點。“先這么將就一下,要把大家的快遞先送出去。” 

上海:女配送員拉著臨時打包的行李箱主動歸隊

3月底、4月以來,由于疫情,上海消費者的快遞發貨、配送都受到了影響,其中不少還是糧油米面、方便食品、紙巾奶粉尿不濕等民生剛需品。這些原本同樣也受封控影響的配送員們,比誰都清楚這其中的焦急。 

幾天里,在上海的馬路邊、橋洞下、野地里,他們支起了藍色的帳篷,開來了私家車,接起了電線給電瓶車充上了電,臨時的配送站“開張”,消費者已經下單的包裹,動起來了。

女配送員拉著行李箱主動歸隊

“確定要出去?再進來可能就很麻煩了。”踏出小區大門前,社區工作人員和崔會娟再三確認道。
 
崔會娟是桃浦站復工員工的其中一員。
 
封控期間,她所處的小區群里每天都滾動著大量尋求和交換物資的信息。“有哪位鄰居家里有奶粉?”“大米有嗎?”“誰家有雞蛋?”大家都需要更多的生活物資。
 
4月8日,她從張道嘉處了解到站點準備復工。但張道嘉考慮到她家也在封控中,并沒有通知她。她自己迫不及待打通了居委會的電話,拿著用工證明和社區溝通。面對社區工作人員最后的確認,她簽下了自己的名字。
 
4月11日中午,她拉著臨時打包的行李箱,正式歸隊。
 
“所有的組員都很給力,基本上一碰頭就開始埋頭干活。”崔會娟開工的第二天,上海的最高溫度近35度。配送員們穿著防護服,戴著口罩卸貨、分貨、運輸、在小區門口挨個打電話告知……十分鐘不到,每個人都已經大汗淋漓。
 
配送員們需要騎著電瓶車,一趟趟往返于臨時站點和小區之間,跑一趟,能送20~40個件,一天下來,每個人平均需要跑十多趟。
上海:女配送員拉著臨時打包的行李箱主動歸隊
天貓超市浦東平度站于去年9月1日正式開站,是一個很新的站點,運營時間僅半年左右。90后年輕小伙殷高尚是一名近10年的滬漂,加入天貓超市配送員隊伍3年之久。他從一名普通的配送員,一步步升職成為了新站站長。
 
和桃浦站一樣,浦東平度站的用房,也因疫情被封控。
 
4月10日,殷高尚帶著10多位兄弟,直接在野地里開干。第一天,大家正式開工的時間是晚上7:30。包裹從轉運站拉到附近的野地里,直接開始分揀。
 
“那一天,我們忙到了凌晨2:30,一共分揀了5000多個包裹。” 
 
甚至連橋洞也成了香餑餑,可避雨遮陽,是搭建臨時站點的絕佳場所。干了二十多年快遞的天貓超市楓涇站站長李朝軍帶領著10多個快遞員,第一次在橋洞里開始了包裹的分揀。
我成了“萬事屋”,傾聽、跑腿
“真的假的!”“什么時候到?”“太感謝你們了,辛苦了!”自復工以來,天貓超市洋涇站站長李甫的手機鈴聲幾乎不斷。“大家看到物流信息都很意外很激動,一天差不多要接100多通電話。”
 
李甫在洋涇站工作有一年多時間,和小區里的不少業主也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封控期間,一位同樣在滬工作的年輕人給他打了20多分鐘電話。除了咨詢包裹情況,也向他傾訴了不少焦慮感和心里話。“兄弟,我很理解你,我們這邊解封了,肯定會盡快給大家配送”,李甫耐心回應,安慰著電話那頭不安的年輕人。
 
4月12日是洋涇站開工的第一天,地點是馬路邊,1500件包裹從倉庫送達。其中,很大一部分包裹都是大米、食用油、面粉、調味料、紙尿褲等剛需生活用品。
上海:女配送員拉著臨時打包的行李箱主動歸隊
 
當晚一直工作到八點,還剩一些包裹,其中有幾箱高高摞起的牛奶。“我心想一次性買這么多牛奶,肯定是有小孩的家庭,能多送一點是一點吧。”晚上八點,他騎上電瓶車,又一次駛進了黑夜里。
 
開工不久,浦東平度站配送員肖書明接到過一個特殊的單子。兩箱大米,單號上寫的配送地址是某家商場。撥通電話后,對方表示自己已經居家隔離,目前沒有在商場里工作,無法收件。在日常,面對這種情況,快遞員會建議消費者取消訂單,再重新下單。
 
但在此時,電話那頭傳來了小聲的詢問:“能不能麻煩你送到我們小區這邊?”
 
該小區并不在他的配送范圍內,但肖書明答應了下來。“舉手之勞,能幫一把是一把。” 

“我們有一個心愿”

兩套換洗衣服、一包干糧、一副行軍床…這是殷高尚復工時,所帶的全部家當。雖然條件艱苦,但他說,站點的配送進度趕上來了。
 
殷高尚和家人的關系很親密,他的朋友圈里發了許多孩子和妻子的照片。“我老婆還在封控區,她經常擔心我吃不好,每次打電話時就會勸我回去一趟,她把燒好的飯菜放在門口貨架上,讓我去拿。”
 
“這兩天太忙了,沒有時間。”殷高尚笑著說道。每一份包裹背后,都是翹首以盼的目光。
 
天貓超市快遞動起來了。4月11日,桃浦站站點完成了約600單配送;4月12日,完成配送單量超1000單。據張道嘉介紹,按人均單量計算,已接近疫情前的日單量。
 
即便如此,站點和配送員們要面臨的挑戰還有很多。

上海:女配送員拉著臨時打包的行李箱主動歸隊

4月的天,陰晴不定。4月12日還艷陽高照的上海,次日就下起了瓢潑大雨。
 
“我們第一天開工的人均送貨量幾乎是之前的兩倍,但是第二天就會出現疲態,效率有所下降。”李甫離開了原來駐扎的馬路邊,跟隔壁站點借了場地,兩個站點共用一個場地,保障包裹的流動。
 
眼下,配送員們最大的心愿,還是希望疫情早日緩解,生活恢復正常。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天下網商”(ID:txws_txws),作者:劉奕琦,36氪經授權發布。
原標題:《馬路邊的臨時配送站:快遞小哥帶著行軍床跑起來了》
0
相關文章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關注 36氪企服點評 公眾號
打開微信掃一掃
為您推送企服點評最新內容
消息通知
咨詢入駐
商務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