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一区二区_午夜视频99_免费白白视频_中文字幕一区免费

阿里云、追一科技搶灘對話式AI

劉曠
+ 關注
2022-07-04 15:30
546次閱讀

阿里云、追一科技搶灘對話式AI

配圖來自Canva可畫
對話式AI這個詞聽起來或許稍顯陌生,但實際上對話式AI的應用已經逐漸滲透至人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了。無論是智能手機中名為Siri、小愛、小藝的語音助手,還是置于客廳、臥室的智能音箱,亦或是車輛上的智能車載產品,這些產品之所以能夠實現語音操作,背后離不開對話式AI的應用。
除了上述我們所熟知的消費級場景之外,對話式AI在企業級場景的應用也是頗為廣泛,比如客服、營銷、培訓等場景。而隨著對話式AI市場的不斷擴大,行業競爭也愈發如火如荼了。
在一眾人工智能產品中,對話式AI應該是最早實現規模化落地的。而對話式AI產品之所以能夠跑在其他人工智能產品前面,則與多方面的因素有關。
從技術層面來看,相關技術的日漸成熟,為對話式AI邁入發展新階段提供了底層支持。什么是對話式AI呢?通俗來講,機器將接收到的用戶語音轉化為文本,繼而理解文本的含義,然后根據語義生成最佳回答,最后將文本轉化為語音模式回復用戶。
而在人機語音交互這一過程中,先后應用了語音識別技術(ASR)、自然語言處理技術(NLP)、語音合成技術(TTS)、機器學習等技術。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迭代升級以及支撐對話式AI產品運行的底層技術的發展突破,對話式AI產品的功能、語音識別準確度、智能回答準確性也得以不斷完善,對話式AI也實現了穩步發展。
從場景角度來看,多場景的應用,加速了對話式AI產品的落地。具體來看,對話式AI產品的應用場景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消費級場景,另一類是企業級場景。在兩大服務場景下又可劃分出諸多細分場景,比如消費級場景包括語音助手、智能車載、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領域;在企業級場景,對話式AI產品已經逐漸滲透至營銷、客服外呼等多種場景。在此背景下,對話式AI產品落地速度加快。
從需求方面來看,需求端的持續增長,成為了對話式AI行業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場景的拓展是對話式AI蓬勃發展的一方面原因,消費級和企業級場景需求的雙重爆發,也對對話式AI的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人工智能逐漸深入千行百業,同行業的聯系也愈發緊密,行業、企業不僅加快了數字化轉型的腳步,也在朝著智能化方面升級。
此外,人工服務成本的攀升以及效率的低下,也制約著企業的發展。以電商為例,在無促銷活動的時候,店鋪人流量幅度較為平緩,店鋪人工客服也能夠逐個回復消息,為消費者答疑解惑。但一旦遇上618、雙十一等大促活動,店鋪訪問量攀升,后臺消息數量激增,其中更是不乏一些重復的問題。
面對此情此景,單純依靠人工客服的力量是不夠的,借助AI技術能夠解決掉大量重復問題,既提高了效率,又優化了用戶體驗。因此,隨著消費端需求的日益旺盛,對話式AI產品逐漸滲透至多個環節,對話式AI行業實現穩步增長。
據艾瑞咨詢發布《2022年中國對話式AI行業發展白皮書》報告及廠商矩陣圖顯示,阿里云智能客服在產品功能性、需求覆蓋度兩大維度均排名第一,領跑全行業。與其他對話式AI廠商相比,阿里云并不能稱之為“科班生”,但阿里云能夠從眾多強勁參與者中成功突圍,與其深厚的技術底蘊不無關系。

一方面,阿里云深耕技術領域多年,產品技術能力優勢顯著。阿里云在云計算領域也是居于行業前列的存在,其技術實力自然不容小覷。眾多周知,技術是對話式AI產品落地、運行的基礎,而AI領域也是阿里達摩院的重點發力領域之一,并且已經取得了頗為亮眼的成績。有達摩院技術保駕護航,為其提供底層技術支持,阿里云在對話式AI領域也是逐漸顯露頭角,甚至實現趕超。
據IDC發布的《中國人工智能軟件及應用市場研究報告-2020》顯示,阿里AI在語音語義領域表現強勁,市場規模年增長率達96.6%,在中國主要語音語義廠商中排名第一。另據IDC發布的《IDC MarketScape全球對話式AI平臺廠商評估報告》顯示,阿里云智能客服憑借突出的多輪對話能力、低代碼可視化操作、自訓練的語義模型等技術優勢,成為國內唯一入選該報告的廠商,并且取得了Major Players的位置。
另一方面,阿里集團本身就覆蓋多種業務場景,在諸多領域積累了深厚經驗。阿里在電商、金融、運營商等領域均有涉及,更能夠洞察企業需要,能夠針對不同行業面臨的不同難題,推出符合企業需求的解決方案和對話式AI產品。比如,早在2016年阿里就推出了人工智能客服——阿里小蜜來分擔人工客服的日常工作,解決非復雜、重復性問題,減輕人工客服壓力。
此后,阿里云深入行業,相繼推出了交通智能客服解決方案、新零售智能客服解決方案、智能客服解決方案等,為不同行業企業提供不同服務,助力企業實現降本增效。與此同時,阿里云智能客服的行業覆蓋范圍也得到進一步的擴展,能夠根據不同的經驗積累、用戶需求,完善產品功能、持續進行產品創新。
對話式AI領域參與者眾多,當前的主流廠商大致上可分為兩類,一類是IT互聯網巨頭廠商,還有一類是AI語音技術廠商。與互聯網大廠相比,部分創業型廠商在資金、生態、客戶資源等方面稍遜一籌,但不少廠商仍然憑借著差異化策略布局對話式AI領域,并在其中占據了一席之地。
據字母點評發布的《2022中國對話式AI采購指南》,追一科技憑借在對話式AI行業產品技術與行業實踐的深厚積累,入選《2022中國對話式AI采購指南》核心供應商。
一來,追一科技持續進行技術研發,為客戶提供高質量的產品不斷優化客戶體驗。作為一家人工智能企業,技術是立身之本,而追一科技也十分注重技術投入和產品研發,以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多年來,追一科技一直專注細分市場、聚焦關鍵技術,持續攻堅自然語言處理、智能語音、多模態AI等技術,而有賴于追一科技的持續技術研發投入,追一科技也是收獲頗豐。據悉,追一科技擁有180多件專利,80多項軟件著作權。
二來,追一科技不斷完善產品矩陣,在通用和垂類場景均有所布局,通過不斷擴大服務范圍以滿足不同客戶的不同需求。例如,在對話交互方面,追一科技推出了具備文本對話交互能力智能在線機器人Bot、能夠自動電話外呼和應答的智能語音機器人Call以及多模態數字人Face;在分析協同方面,追一科技陸續推出了智能分析機器人See、智能助理機器人Pal以及智能培訓機器人Learn。而產品矩陣的不斷完善,也擴大了追一科技的服務范圍,競爭力也有所提升。
在豐富產品的同時,追一科技也深度結合行業和場景,推出與之相對的解決方案,助力傳統行業企業智能化轉型升級。具體來看,在行業解決方案方面,追一科技在銀行、保險、券商、汽車、地產等行業均有布局;在場景方面,追一科技的解決方案覆蓋了營銷、辦公、服務等場景。
而深度結合行業的追一科技也在金融、政務等諸多細分場景贏得了不少客戶的青睞,成為諸多企業的合作伙伴。據了解,追一科技AI商業化應用已經深度覆蓋金融、政務、運營商等領域,其中在金融領域尤為出色。具體來看,追一科技服務了前20強銀行中的70%,前10名保險公司中的50%,AA級券商公司的47%。
據字母點評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對話式AI平臺市場規模達到32.3億元,預計2021年達到50.5億元,與2020年相比增長56.3%,呈現出高速增長態勢。從增速來看,對話式AI領域仍然蘊含著較大潛力,并且隨著相關技術的進步,對話式AI的滲透速度有望加快。但不可否認,即便是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對話式AI行業也仍受難題桎梏。
一是,對話式AI領域仍有技術難點亟待突破。相較于之前,支撐對話式AI產品的底層技術已經實現了長足進步,卻也并非盡善盡美。以對話式AI應用最為廣泛的智能客服領域為例,雖然智能客服的應用能夠在較大程度上解放人工客服壓力,但受技術因素影響,智能客服的智能化程度仍然較為有限。據艾媒咨詢數據顯示,智能客服問題解決能力的受認可度不容樂觀,有超過半數的用戶(57.9%)指出,智能客服只幫助他們解決較少問題甚至沒有解決任何問題。
此外,語音情緒的識別也是一大難題。眾所周知,人類的語音表達是帶有情緒色彩的,即便是完全相同的一句話,但由于表達者情緒的不同,語句所表達的含義也不盡相同。雖然當前的對話式AI產品已經能夠根據上下文理解語義,并且給出最佳應答,但在情緒的感知方面,對話式AI還是遜色于真人服務者。倘若語音情緒的識別無法突破,也將影響對話式AI的落地應用。
二是,對話式AI產品逐漸趨同,同質化競爭加劇。對話式AI廠商數量的增多,雖然會加快行業的發展速度,但同樣也會滋生產品同質化問題,而產品趨同也會降低對話式AI廠商的差異性,從而加劇對話AI廠商的競爭難度。以最近爆火的數字人為例,得益于元宇宙概念的帶動、資本的助推,數字人行業引得大量玩家入局,不少對話式AI廠商也布局于此,推出自己的數字人產品。顯然,從長遠角度來看,對話式廠商打造差異化產品勢在必行。
科技改善生活甚至改變生活,對話式AI產品的落地應用實打實地為行業、企業乃至個人的生活,帶來了效率、快捷與方便,然而智能客服不“智能”等問題也是真切存在的。不過,可以預見的是,隨著各路對話式AI廠商深耕于此,技術等難題也總有攻破的一天,屆時對話式AI行業或將再度邁入新階段。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劉曠”(ID:liukuang110),作者:劉曠,36氪經授權發布。
資深作者劉曠
0
相關話題
AI
相關文章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關注 36氪企服點評 公眾號
打開微信掃一掃
為您推送企服點評最新內容
消息通知
咨詢入駐
商務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