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一区二区_午夜视频99_免费白白视频_中文字幕一区免费

專家團|王智遠:數字化工具好不好用,不在于講的有多復雜

王智遠
+ 關注
2022-08-22 11:38
518次閱讀

專家團|王智遠:數字化工具好不好用,不在于講的有多復雜

文:王智遠 | 日常筆記

1.一線城市倡導的很多理念的確很好,但對中小商家真不太友善。
拿做短視頻來說,商家們并不關心你是否打通數字化、上云等問題,他們只關注,怎么帶來有效客戶,或者我基于某個平臺需要怎么做,才吸引人到店。
2.一個城市格局是否大,從細節上面完全可以看出。
很多旅游的人從海口落地到武漢,擔心隔離環境、吃住、費用等問題,然而落地后卻發現,這些都不應該放在心上,武漢政府把所有安排明明白白。
3.做生意還是得做普通人的生意,中高階層最復雜,不但要搞關系,還要兼顧情緒、利益等各方面;普通人完全不用,你在三線城市、旅游景點賣咖啡,只需把客戶炫耀需求、口感需求滿足就足夠。
4.數字化工具好不好用,不在于講的有多復雜,而是能夠解釋清楚,甚至讓沒有接觸該行業的普通人都知道起到什么效果,就夠了。
5.前段時間看一個對未來幾年的趨勢預判,很多都是技術推動社會進步,普通人根本無法參與進來享受紅利;其實對普通創業者來說,衣食住行的機會有很多可以挖掘,信息類的錢以后能賺的大部分靠體系化。
6.真假、好壞、對錯;它們三者的邏輯是人先認識事物的特征,再認識事物對自己的功用價值,最后判斷事物功用價值對自己的好/壞處,做出對應的行為方式。
比如:
龍漕溝是一條連通后山的渠道,承擔泄洪的任務,某地方發生山洪前,一群人在山溝中歇涼避暑。
當日后山山洪爆發,管理員對山溝中戲水游玩的人用大喇叭大聲喊道:“起來了,后山的齊頭水來了…后山漲水了,快點走了”。
結果喊半天還有人在水中打麻將,另外的人還在慢悠悠地收拾東西; 為什么,大家面對管理員的勸阻視若無睹?
從上面可以看出,管理員勸阻的話只有真假概念與對錯概念;“洪水來了”“水來了”都是事物特征的真假概念。
管理員拋出這個概念,讓受者去判斷于個人的好壞價值 ,所以大家都行動緩慢,沒有意識到(好壞概念)對自己的危險。
再加上管理員不經前面“真假、好壞環節”就直接說,“快點走,起來了”等改變大家行為的“對錯”概念;大家都不知道“上岸”這個行為的對錯,所以行為就在抗拒中變得緩慢,表達要對應場景,現實中也同樣。
7.短視頻平臺創作者感到內卷,本質上是平臺希望提升流量變現的效率;如果“帶貨效果更好,數據表現更好的內容肯定會獲得更多流量”。
這也是抖音(電商、本地生活)一直在嘗試其他方面的原因,所以,拍短視頻娛樂吸引關注,已經變成其二。
8.在短視頻思維框架層面,視頻承載信息容量較大,加上平臺對創作者時長的要求,使得創作者本人都心照不宣地奔著短平快的內容節奏前進,呈現出來的視頻以最直接方式刺激著感官,調動用戶情緒,需要你深度思考的地方十分有限。
9.年少時,父母擔心我們沉迷游戲,擔心被網癮毀掉一生; 然而在靜悄悄之間,我們卻被短視頻“奶頭樂”所困; 缺乏耐心,無法長期集中精力完成想做的事,閱讀能力逐漸下降。
10.互聯網世界一直在做的事情屬于“分發”(distribution),結束了線上,開始了線下;所以無數新零售項目能夠成功,做的都是把產品打磨好,占領渠道和連接用戶的事情。
專家團|王智遠:數字化工具好不好用,不在于講的有多復雜
11.某種意義上,我認為,學知識并不是最重要,善于學習工具把知識嵌入可能略勝一籌。
比如,六頂帽子、SWOT、費曼技巧、金字塔、SCQA模型等,掌握這些邏輯性思考,所以然自然呈現。
12.判斷一個人說話的觀點是否值得參考,只需要在結果上多問一句就能得出;如同“明天有雨”,你可以說“你怎么知道明天會有雨?”
對方自我感覺、或道聽途說還是其他回答等,背后實則透露出日常獲取信息的方式。
13.人生充滿不確定性,止損中排在第一位的應該是“欲望”,什么情況下該給欲望止損?
盡管有希望的火種但現實卻一直在敗,絕對感性是絕對理性的反面,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的閾值在哪里,這個判斷依據不應該拿到市場去平衡。
14.判斷一個人是否小心眼,從聊天的話中就能得出。
比如,你可以選擇問對方“你認為某件事、某個人怎么樣?”如果TA首要說出的是“一個人滿嘴的優點”,大概率可以判定TA是“優先考慮別人的好”的人。
如果對方首要說出的是“一個人的缺點”,那大概率是以“自我為中心”較多;你可以試試看。
15.所有勸你“獨立思考”的問題,都是社會問題,而非數理化問題;因為后者很容易達成共識,在這些領域你只能懷疑自己腦子不夠用,而不會懷疑權威的結論不正確。
前者不同,在人類社會所有矛盾和沖突,都是因為利益的爭奪;人們為爭奪自己的利益會宣揚自我有利的觀念,解構不利的概念,這不過是手段而已。
16.我們所有的決定大多屬于“非理性的”。
因為腦中有一個“錨點”,如同去一家飯店吃飯,看到很多人排隊取號(錨),就會下意識覺得不錯。
如何利用該現象?工作匯報時盡量做兩套方案,一個弱化的,一個強化的,這樣更容易獲得想要的結果。
17.行為金融學泰斗丹尼爾·卡納曼有一個著名的理論,叫做前景理論(Prospect Theory),通常指,人們對損失和獲得的敏感程度不同,損失的痛苦要遠遠大于獲得的快樂,你細品。
18.歷史偉人告訴我們,人的一事無成并非因為不夠優秀,而是抗打擊能力不行,往往遭遇打擊就手忙腳亂、內心崩潰,自己先敗下陣來。
19.一開始,你只是為“副業發展”或“金錢”而創作。
然而,一旦沉浸進去就會忘掉最初的目的,注意力開始集中在如何把內容做好,如何把潛力利用到最大程度。
Ta就像個貪婪的雇主,竭盡全力地榨取自己,讓自己交代出內心最深處的秘密,本來為了索取,最終卻變成純粹的愛好。
20.消費主義只會告訴你買多貴就是對自己好,其實,只有自己知道什么才是自我需要,什么合適自己,什么能給自我帶來價值。
專家團|王智遠:數字化工具好不好用,不在于講的有多復雜
21.輕奢的定位群體很簡單“沒有能力真奢侈的人”,定制出他能承受內最大限度奢侈,因為錢包hold不住,所以要輕點奢侈。
如同,一款名牌2萬元,一些人因為承受不住可能會選擇“小眾1萬左右相似款”,奇不奇怪?
22.在國內販賣“流量”的生意不好做,會很容易被相關部門斃掉。
所以抖音才會急于開放“電商、團購、心動餐廳、達人探店、附近美食、休閑娛樂“等多個二級入口,這也給諸多線下傳統老板提供抓住用戶的機會,相比國外tiktok監管就沒這么嚴重。
23.各種決策中,很多人迷信專家,有時收費越高覺得越好, 這種想法只是一種安慰劑。
除此外反饋的可能性也會有偏差,因為大腦本身習慣選擇性記錄一些東西,如,醫生說該病人被送來時情況已經非常嚴重,以至于還沒有及時治療就發生悲劇。
24.我們不得不正視,自己腦中的平行世界就像一個氣球,不可能無限膨脹,越吹越大時終究會遇到現實世界的墻壁。
25.從現象到本質的思考,是由表到里、由內到外、對要素、連接關系、結構、規律進行全面看待,并靈活應用思想、理論、工具和方法解決所遇到的問題,也是我們說述的系統思維。
26.《肖申克的救贖》有句話對我啟發很深:一開始你很討厭這座墻,后來你慢慢適應了它,再后來你就離不開它,這背后是“對待事情態度的轉變”。
在海口我看到好多人因為疫情回不去而焦慮,然而,我鄰居天天帶著孩子玩可開心。
27.道不同不相為謀,屬于君子派;酒肉朋友也是朋友,屬于娛樂派;攜手共進團取暖,屬于上進派;看似混亂,實則每個都有用。
28.為什么電影更好看了,大家卻不愿意去電影院了?因為真正約束票房的并不是“買不起票”,而是成年人的時間寶貴了。
從2008年到2018年的10年中,每個人的自由支配時間慢慢在發生變化,多半人情愿把1小時拆分各種單元,去享受立刻反饋的東西,而不愿意投入巨大精力花費在一件事上。
29.有時,我會突然陷入某個低落情緒中。
今年偶然使用一種方法,就是低落時空出2-3分鐘記錄下來自己所想,并梳理因為什么觸動了該情緒,次數多了,自我接受能力提高許多。
30. 我發現,很多事情做起來根本不會花費太大時間,更多是不愿意面對,還沒準備好的心態。
假設靈感一現,立刻抽出10分鐘時間去解決,那事情就會變得格外簡單,做事也非常高效。
如同“做PPT”,不需要靜下心來才開始。
在各種場景下都可以構思“目錄結構、所用素材”等內容,待回到電腦旁所需做的便是“尋找素材”,就不會因為苦思冥想而浪費時間,這很鍛煉一心二用的能力。
專家團|王智遠:數字化工具好不好用,不在于講的有多復雜
31.入駐一家電競酒店,旁邊兩人在“玩游戲”。
樓道都能聽到大喊大叫的聲音,大概可以分析出,A是重度游戲迷,通關過上百款同類游戲,B是攻略王,無需探索直接能找到關鍵NPC。
你覺得誰能更快打爆機?顯然是后者,手感再好,智商在信息差面前都顯得非常極端的無力。
32. 智力發展中最重要因素是“興趣”,阻礙興趣發展的不是遺傳,而是沮喪和對失敗的恐懼; 大多數厲害的人,非凡的能力背后,不是異常優越的遺傳因素,而是持續不斷的興趣和訓練 ,如同“谷愛凌、莫扎特”。
33.時代發展,信息變革是自上而下的,并隨著層級增加,傳遞信息的精準度在大打折扣,作用釋放到每個人身上也在減少。
就像市場經濟剛發展時,第一批得到信息的人能賺到錢,第三批的人只能開飯店、去打工。
某些方面也驗證了,父母的話不能全聽,因為隨著年齡增長,他們接受的信息越少,生活就越固化,反之眼光會越狹隘,排斥力就會提升,這是原罪。
34.視頻媒介只能形成短期娛樂效果。
例如電影、電視劇、科普視頻等,相比圖文媒介撰寫和修改需要很長時間,尤其在出版物層面,因此書面東西更具備權威性,口頭語雖能讓印象深刻,但令人篡改的概率也很大。
35.“年輕人就該多干點”。
這句話的是一種“工作按年齡分配”的潛規則,對應代表“年長的可以躺平”;如果按照資歷和經驗分類工作的邏輯,那“老年人就該做出表率”,這句話找誰說理去?歸根結底,承諾和兌付不統一,就是耍流氓。
36. 管人背后代表“封建主義”本身。
從外部視角來看“科學分錢”不僅僅代表物質利益分配,也代表非物質的結構分配,如成長機會、職權、榮譽等;所以,別在管理上下功夫,要在分錢上做機制。
37.系統語境下我們要學習“常識”。
即對同一事物普遍存在的日常共識,營銷的常識屬于“顧客價值”,價值常識是“需求”,需求常識是“信息不對稱”;常識本身能夠讓判斷力提升。
38.天助自助者。
39.女生的生氣模式一般都是累積出來的,最后選擇在某個節點爆發;如果你的女朋友突然因為一次約會遲到開始發飆,那么,可能Ta生氣的原因并不是因為這次約會,而是上次你忘記了什么。
40. 人們的研究通常不會將好的意外(good surprises)與壞的意外(bad surprises)區別開來。

經濟學界的傳統觀點一直將不確定性視為單一的力量,不確定性其實是立足當下社會環境,由預期產生的對社會未來的一種恐懼和擔憂,并非“不確定性”本身,問題在“期望和現實差”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王智遠”(ID:Z201440),作者:王智遠同學,36氪經授權發布。

遠程辦公指南

資深作者王智遠
0
相關文章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關注 36氪企服點評 公眾號
打開微信掃一掃
為您推送企服點評最新內容
消息通知
咨詢入駐
商務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