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率地,人人也都會寫。文案不是作家編輯們的專利,生活中處處藏有文案高手!
甚至,經常都會有半路出家寫文案的人,干掉一批一直專業做文案崗的人。
因為文案從來不是有文采的人的專修,文字能力只是其一,更重要的是洞察能力、邏輯能力、總結能力、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
而這些,很多專業干這事的人每天忙碌于寫寫寫、抄抄抄、改改改,反而卻逐漸忽視了。
給大家分享35條有關文案的基本思考,動筆前一看,我相信會有新的思考。
如果你寫出的一段文案,需要用另一句話去解釋,那你直接用后面那句話吧。能一句話說清楚的就不要用幾句話。一個解釋沒有另一個解釋就懸在半空,它怎么解釋?
一個創意點在腦子里不斷推演、不斷思考細節,最終也可能是漏洞百出。哪有什么100%完美的點子,要說真有,那也不是在腦袋里死想出來的。所以,想到就去干吧,允許自己搞砸。
3、
如果你完全不會寫營銷文案,有一個最簡單的方法。找一個人模擬銷售場景對話,問你三個問題:
1)我為什么要買你的這個產品?
2)這么厲害?我憑什么信你?
3)我為什么現在就要買?
有些金句其實很神經,寫的人是為了裝逼,只是看的人想到了很多。比如說類似ABAC、ABBC句型的金句:“有些人活著卻已經死了,有些人死了卻還活著”、“要么戰勝懶惰,要么被懶惰干掉”。
有創意不一定能做廣告,人人都有創意,人人也都會寫文案,關鍵是需要能持續全面地能生產輸出。
寫文案,有時候別用 “寫” 的,試試用 “說” 的。想象你想要影響的那一個人就在你面前,用你的文字與他促膝而談。
除非你刻意要在文案里加入一些專業性極強的詞匯,以制造出一種專業、逼格的感覺。
否者,絕大部分時候,文案工作的一個重點就是把專業性強的信息常識化,把復雜難懂的概念通俗化,且形象化。讓大多數人一看就秒懂,一看就能被吸引。
9、
搞不懂很多很重視戰略與營銷運營的公司,他們為什么把文案的位置放得很低?
一個企業制定的戰略再好,營銷創意再完美,運營手法再高深,最終絕大部分信息還是得靠文案傳達出去給到消費者,這一環不重視那前面不浪費一半嗎?
你覺得某個寫文案的人不行,那你可以招個更好更厲害的來,但是千萬別把文案這個關鍵崗位的位置放那么低,那是打自己的臉。著實沒必要啊。
需要記住:文案對潛在消費者的了解,甚至遠比對產品的了解還重要,盡管對產品的了解極其重要。
干文案這行,段位的區別真不在基礎的技巧、概念和工具上。更多比的是對行業的了解,對市場的洞察,對用戶需求的分析,以及對實踐的熱衷,以及自己的積累量。
除了對技能的縱向深挖,也要注重相關領域的橫向拓展,想要往上走不能滿腦子都是技術。
12、
不好意思,你永遠也寫不出 “人頭馬一開,好事自然來。" 這樣的文案。甚至,你會覺得這寫的是什么鬼。
沒有一個經典可以直接復制,因為你無法復制一個時代。文案是基于時代和品牌背景的,你復制不了。你只能根據這個時代,這個品牌,這個市場,寫出適合它的文案。
而歷史經典,只是參考,只是路燈。
不用總想著討好所有人,策略永遠針對的只是一部分人,文案也是說給一部分人聽的,特別是你的核心人群。這世界上沒有人人都愛的產品,更沒有人人都愛的文案。
文案的核心是要能與目標人群溝通,讓復雜的產品能與用戶溝通,讓無形的品牌能與用戶溝通。而文案人其實就是品牌與用戶間的一個中間人。
所以厲害的文案人至少有2個厲害的能力:一個是充分了解品牌、產品以及用戶;另一個是善于得把品牌、產品語言翻譯成用戶語言。
15、
很多好的文案案例,如果你耐心去搜集去拆解,你會發現文字技巧啥的好像也沒多驚為天人,修辭手法不過也就那么多。從文字上看,也沒多么了不起啊。
但事實是,他是好在有基于一個核心的概念,以及對其的精準表達。而這背后是創作者對產品的超強了解以及對目標人群的深刻洞察。脫離產品和目標用戶去談文案想創意,本身就是耍流氓。
沒人在和你比文字游戲,要比的是 “為什么這么寫”。知道為什么而寫,比知道寫什么、怎么寫都更難得!
16、
文案是事實,不是結論。
不是你一廂情愿地把結論強行灌輸出去,用戶接受也得接受,不接受也得接受。它應該是把一個個事實精準傳達出去,至于結論,應該是用戶看到事實,自己感覺到的東西。
比如你說我的純凈水 “特別干凈”,那肯定不如說 “經過27層凈化”。
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搶奪到用戶注意力,文案被用戶看到就完事了嗎?看到不等于能看懂,你假設一下用戶對你的產品,對你介紹出的關鍵信息一無所知,她還能看懂你的文案嗎?
這是非常核心一個問題,很多人寫文案都會覺得用戶看見了就能看懂,但很可能她并不理解你在說什么,只是你覺得她應該懂。這是典型的 “知識的詛咒” ,你懂她不懂。所以你得站在用戶角度去檢查,且找用戶看看。
模仿是文案人的必經之路,它不等于抄襲,而是像素級模仿,去思考成功文案的每一個細節,模仿到精髓,它為什么這么寫、我可以寫什么、怎么寫可以更好。
寫文案是一個不斷往復的過程,從來都不是可以一步到位,從頭到尾完美無瑕,有句話叫 “下一版會更好”,沒有反復改稿的文案多半不會是好文案。
20、
寫文案,特別是短文案,一定需要有鮮明的觀點和態度,觀點即爆點,態度即溫度。一句態度鮮明的文字,比起模棱兩可、似是而非的文字更有穿透力和感染力。
比如 “人生應該灑脫無拘無束,想做什么就去做”,這句話就索然無味了,不如雷布斯直接丟出 “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不依賴于靈感、狀態,在任何狀態下都能寫出像樣的文字,這是文案真正需要培養的職業素養。
在寫文案時,不妨想想自己要描述的東西和用戶熟知的東西有哪些相似點,如何建立關聯,絕對好用。
拿起筆的時候千萬別忘了:不是你有什么你喜歡什么,而是你的用戶們在某一個場景下需要什么。
文案人要保持自己的文字節奏感,很簡單,把你寫的文案讀出來,大聲讀出來。你會發現,哪里有阻礙,哪里不舒服,哪里節奏不行......問題都會出來。
25、
雖說文案的好壞不在于文字長短,在其精準真實,只要你夠牛,寫多長都可以。但請注意,絕大部分情況是說得多就容易錯得多,說得少反而還比較好。
所以,不要各種玩文字游戲的說一堆,用最簡單明了的文字,直截了當說清重點,邏輯清晰就夠了。或者,有個最簡單的方法,在你寫完文案后,強行縮減1/4,甚至是1/2。
多花時間想想,再來開始著手寫。就像一個善于溝通的人,多花時間傾聽,少說,一說就到點子上。
27、 文案不等于創意,文案更不等于文學,更應該關注的是 “有效表達”,過度崇尚創意、追求文字辭藻常常是摧毀文案的元兇。
28、 如果文案要推薦產品,別想著立馬讓消費者的注意力轉移到產品上來,而應該讓他們的注意力先轉移到他們自己身上。
29、
不要過多去抱怨作為文案每天大量的時間都在做產品折頁、新聞稿、朋友圈素材,甚至是發言稿。
相信我,絕大部分文案都是這樣的,不是所有文案人都是麥迪遜大道上的那種廣告狂人。
特別是新人,每天面對的大概率都是枯燥的工作。但,恰恰這就是證明你和別人不同的階段,把事干完和把事干漂亮可完全不一樣。你羨慕的那些前輩大咖,多半就是從這些事務中脫穎而出的。
30、 文案并不能無中生有地創造出用戶的一個欲望,它只是在喚起、放大原本就存在于人們心中的欲望,然后將這些欲望導向特定物品。
寫文案,喜歡學習套路的人和鄙視套路的人最大的區別可能是,喜歡學習套路的人大概率走出了自己的路;鄙視套路的人大概率一直夾在靈感和自嗨中間。
大量的去積累,看經典文案、看創意廣告、看電影臺詞、聽歌詞、觀察生活中的文字......
沒人能一開始就無中生有,腦袋空當然就啥也寫不出。當腦袋要被撐爆時,想法自然噴涌而出。脹飽了才能拉得出來嘛!
做文案,來自外界的指手畫腳、質疑否定,是不可避免的,學會 “戴著鐐銬,還把舞跳得好看”,是本事也是突破。
34、
不要妖魔化文案,也不要過于神化文案。
什么靠一篇文案一夜暴富啊,什么一篇文案直接讓產品銷量翻10倍啊,什么僅靠一句文案讓消費者趨之若鶩啊......可能有吧,但極少極少。
文案更多的是去影響、去強化、去賦能,消費者最后買的不是你的文案,始終都是你文案背后的東西,是她自己的需求。你的文案始終是中間一道橋,而不是目的地。
35、
《金牌文案》聯席作者晃總關于文案的一席話值得 “三思”:
廣告文案其實最大的核心,其一是看,其二是寫,其三是改。看是眼界,是資料的收集和消化,是腦海中漂浮的星圖;寫是方法,將星圖之中的線勾勒在一起形成星座,是不斷的身及力行,毫無捷徑;而改是標準,是自我的要求。
這三點不難,做起來又何其難,足夠心向往之了。
好了,這35條文案基本思考,在下筆前都可以好好看看,打消掉那些文案的陷阱和錯誤操作。
文案這事,再多的解釋時常也多余,最重要的是:保持一顆永遠在活躍的腦子, 再加一雙停不下來的手。
假如這些思考給你帶來了些許啟發,是否值得你的一次順手點贊?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