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一区二区_午夜视频99_免费白白视频_中文字幕一区免费

中國宣布退煤后,海外煤電項目怎么樣了?

財經十一人
+ 關注
2022-10-20 19:20
515次閱讀
中國宣布退煤后,海外煤電項目怎么樣了?
至少二十個中方參與的海外煤電機組被取消,是中國海外退煤承諾的正向反應

中國宣布退煤后,海外煤電項目怎么樣了?

文 | 張菁 王昕楠

今年2月,由哈爾濱電氣國際工程公司參與投融資的,4×60萬千瓦的阿聯酋Hassyan清潔煤電項目被取消,與此同時,該項目負責人宣布將其轉化為天然氣項目,同時,該項目原計劃中第二期2×60萬千瓦的煤電項目也正在面臨被取消。

這是去年宣布海外退煤后,中國參與海外煤電項目走向的縮影。

2021年9月,中國宣布將不再新建境外煤電項目,承諾出臺后發改委等部門先后發布了《關于推進共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的意見》《“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等重要文件,為中國未來海外能源投資做出指引。然而,業界對于承諾中“新建”的定義還存在不同的理解,例如,“新建”是否僅針對中方以融資和股權投資方式參與的項目,尚未開工的存量項目、以工程總承包(EPC)和設備出口方式參與的項目是否也屬于“新建”范疇,此外,新建工業園區的自備電廠是否算作“新建”尚存在諸多討論。

在“不再新建海外煤電”承諾出臺一周年后,我們對中國海外煤電資產的整體變化趨勢進行了分析。在全球能源危機仍在持續的當下,希望為參與海外煤電項目的中方投資者提供參考和借鑒。

中國宣布退煤后,海外煤電項目怎么樣了?

承諾以來,至少20個煤電機組被取消

綠色和平“中國海外電力投資數據庫”顯示,目前中方參與的海外煤電機組建設項目共809個。按照項目推進情況,可主要分為籌備、在建、運營、取消、擱置、退役和封存七個階段。在中國宣布不再新建海外煤電后,有至少20個由中方參與的海外煤電機組被取消,其中大部分為處于擱置和籌備中的機組——11個是此前處于擱置狀態的機組,5個是處于籌備中的機組。

表1-中方參與的海外煤電項目推進情況(截至2022年8月)

中國宣布退煤后,海外煤電項目怎么樣了?

制表:綠色和平

數據庫收錄了2010年以來中國參與的海外煤電項目信息,從投資金額來看,中國投資海外煤電項目的峰值出現在2017年,之后逐漸下降。歷史上煤電項目被取消的原因比較多元,包括受到可再生能源成本下降的沖擊、東道國的財政狀況影響等。2021年9月后被取消的20個機組,大多為中國不再新建海外煤電承諾的正向連鎖反應。

此外,從國別來看,自中國做出承諾以來,被取消的煤電機組主要位于南亞、西亞和西非。其中,沙特阿拉伯被取消的煤電機組數量和裝機規模最多,共計4個機組、240萬千瓦被取消。此外,尼日利亞也有4個、總量60萬千瓦的機組被取消。孟加拉國、印度、蒙古國、越南、巴基斯坦均分別有2個機組被取消。

圖1-中國海外退煤承諾后被取消的海外煤電機組數量(單位:個)

中國宣布退煤后,海外煤電項目怎么樣了?

制圖:綠色和平

圖2 中國海外退煤承諾后被取消的海外煤電項目裝機容量(單位:萬千瓦)
中國宣布退煤后,海外煤電項目怎么樣了?

制圖:綠色和平

相較在建和運營中的項目,處于擱置和籌備階段的項目進程更為模糊,未來將面臨較大不確定性。目前中國仍有68個海外煤電機組處于擱置狀態,裝機總量達2379萬千瓦;77個處于籌備狀態的機組,裝機總量達2850萬千瓦,參與這些項目的中國投資者需做好風險評估,提前考慮項目退出或轉型的可能。
中國宣布退煤后,海外煤電項目怎么樣了?
海外煤電以股權投資和金融支持為主,風險復雜
近年來中方參與海外能源投資的主要方式可分為四類:股權投資、金融支持、工程總承包和設備出口。每個煤電項目可能涉及一種或多種參與方式,而主導參與方式決定了中企或金融機構對該項目的參與程度、決策權力和長期經濟收益,同時也決定了中方投資者可能面臨的風險管理的復雜程度。
表2-中方投資者參與海外能源電力投資的主要形式及對應風險情況

中國宣布退煤后,海外煤電項目怎么樣了?   制表:綠色和平

在被取消的20個海外煤電項目中,大部分是中國以股權投資和金融支持為主導方式參與的。其中,以股權投資形式參與的項目數量最多,共計11個,超過被取消項目數量的一半,裝機總量達660萬千瓦。以金融支持為主導方式參與的項目次之,共計7個,占被取消項目的35%,裝機總量共計227萬千瓦。
除了已被取消的項目,截至目前,中國以股權投資參與的在籌備和在建中的項目仍有57個,總裝機量占全部籌備和在建項目的51%,以金融支持為主導參與的在籌備和在建中的海外煤電項目有48個,總裝機量占全部籌備和在建項目的35%。
仍持有海外煤電資產的中國投資者,特別是以股權投資和金融支持形式參與項目的中方應仔細評估項目可能面臨的擱淺風險。對于仍處于籌備階段的項目,中方投資者可以參考轉向可再生能源的成功案例并進一步評估其可能性,最大限度規避未來被取消的風險。
表3-以股權投資形式參與的海外煤電存量項目排名前10的中國企業
中國宣布退煤后,海外煤電項目怎么樣了?

數據來源:綠色和平中國海外電力投資數據庫。制表:綠色和平 

中國宣布退煤后,海外煤電項目怎么樣了?東道國煤電項目命運各不相同

今年以來,蔓延至全球的能源危機疊加疫后復蘇進一步推高了各國能源需求,能源安全和電力保供成為政府制定能源規劃的首要考量因素。全球能源市場波動下,東道國電力供需情況、能源電力規劃及轉型決心,也正直接影響著當地煤電項目的去留。

以中國海外能源的投資重點區域南亞、東南亞為例,持續增長的電力需求加上基礎設施薄弱、電網互聯互通程度低等系統性問題,加劇了這些區域保供與能源轉型間的矛盾。一些東道國的能源政策也隨之出現調整和搖擺,不同國家的應對不盡相同,也給中國海外煤電項目帶來連鎖反應。有的煤電機組項目被取消,有的開始考慮轉向可再生能源,也有一些原本被取消的煤電項目“起死回生”重新投入建設。

轉型探索:南非Musina-Makhado電站項目
Musina-Makhado項目是中國電建在南非投資擬建的132-330萬千瓦燃煤電站項目。自中國承諾以來,多家媒體曾報道表示該電站的未來岌岌可危。2021年11月,中國駐南非大使證實,中國將不會為該電站提供融資。2022年3月,該工業園區負責人表示已放棄了建設燃煤電站的計劃,并在考慮改為太陽能項目。
Musina-Makhado項目的走向,得益于中國海外退煤承諾和南非能源電力政策轉變的共同助力。南非目前超過80%的電力供應仍依靠煤電。受設備老舊、燃料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南非一直面臨嚴峻的電力缺口。新冠疫情以來,電力短缺已經嚴重制約了該國的經濟增長,為緩解電力危機,南非宣布正式開放電力市場等一系列政策,以增強自身電力供應。

此外,南非政府在2019年發布的最新版《綜合資源規劃》(Integrated Resource Plan)中強調將努力提高可再生能源占比,并計劃將風光等可再生能源裝機占比由2019年的8%提高至2030年的34%。同時,南非政府計劃至2030年將退役約1100萬千瓦的煤電機組。

“起死回生”的孟加拉國Patuakhali煤電項目
孟加拉國是全球擬建煤電裝機最多的國家之一隨著能源轉型的加速,該政府曾試圖尋找成本更低的能源替代方案。2020年8月,孟加拉國電力能源和礦產資源部長宣布將僅保留國內3個在建的燃煤電站,另外26個共2800萬千瓦的燃煤電站“正在接受審核”。
Patuakhali燃煤電站就是重新審核并可能面臨取消的26個項目之一,該電站的命運也頗受關注。該項目由孟加拉國國有企業Rural Power Company Limited (RPCL) 和北方國際合作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擁有,項目包括兩期各132萬千瓦的煤電機組。然而,隨后公布的正式取消清單并未包括Patuakhali電站,目前該項目“起死回生”正處于在建狀態。
對于政策的搖擺,孟加拉國政府表示當前國家仍需要增加包括煤、油、氣在內的有效發電來應對持續走高的電力需求。
然而,孟加拉國目前面臨的嚴峻電力缺口主要是由于燃料價格上漲導致而非裝機不足。受到能源市場波動影響,依賴進口煤、氣資源的孟加拉國短期內難以負擔高企的燃料價格,使得缺電問題進一步凸顯。此外,孟加拉國也一直面臨裝機冗余的問題,官方數據預計,2024-25年該國過剩的電力產能將保持在44%,遠高于25%的閾值。同時,現有煤電機組經常處于閑置狀態,2020-21財年,孟加拉國的發電廠運行時長只有153天,其余時間均處于閑置狀態。按照照付不議原則,孟加拉國政府依然需要為這些閑置產能支付容量電費,加之高企的化石燃料價格正進一步加劇政府的財政負擔。
能源危機下,東道國在能源規劃上的不確定性也成為海外投資者需要面臨的新的挑戰。從中方投資者的角度來看,Patuakhali項目是中方以股權形式參與的項目,這也意味著更深度的參與和更復雜的風險把控,孟加拉國電力過剩帶來的政策風險不容小覷,一旦政府決定取消容量電價支付政策甚至關停電站,中方項目投資者將難以收回預期收益。
中國宣布退煤后,海外煤電項目怎么樣了? 海外退煤承諾的灰色地帶
不再新建海外煤電的大方向已經成為中企的共識,但很多企業認為目前對于“新建”的定義不夠明確,特別是政策中對中企參與方式和項目性質的界定有待完善。由于缺少明確的政策界定和后續的監管制度,加之受東道國能源電力政策的影響,2021年9月后,仍有一些中方投資者參與了海外煤電項目。工業園區自備電廠、工程總承包和設備出口成為海外煤電投資的灰色地帶。
2022年8月12日,中國能建華北院中標老撾南潘潔凈能源項目,這是該公司繼今年4月份簽訂老撾華潘1×35萬千瓦清潔高效電站建設項目后,再次成功中標的國際清潔高效電站項目。該項目是位于老撾民主共和國川壙省孟坤鎮的坑口清潔煤電項目,擬建設2×33萬千瓦超臨界濕冷凝汽式汽輪發電機組,計劃2025年底建成投產。
2022年5月24日,華西能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與老撾彭莎東部電力有限公司簽訂了《老撾南潘清潔能源項目離岸供貨合同》《老撾南潘清潔能源項目到岸服務合同》,合同總金額折合人民幣約27.58億元。該項目位于老撾川壙省,裝機規模達66萬千瓦,由老撾彭莎公司投資開發,華西能源負責項目的設計、設備供貨、安裝和調試,項目計劃45個月建成。
自承諾以來,中方投資者在停止煤電投資向可再生能源轉型上做出了積極的努力,同時我們也意識到要推進海外退煤承諾的落地,政策指引和配套監管制度還需完善。
“大力支持發展中國家能源綠色低碳發展”是中國退煤承諾的前半句,而發展海外可再生能源電力投資,需要東道國和投資國的共識,并共同做出努力。東道國能源轉型的雄心和行動力對全球能源轉型和共同應對氣候變化方面至關重要,可行的、系統性的能源規劃和配套基礎設施建設不僅能夠增強海外投資者對當地電力結構和投資政策的了解,也有助于吸引更多國際資本的加入。
中國、日本和韓國是全球公共資金參與海外煤電投資的最多的國家,隨著三國相繼做出海外退煤的承諾,更多的關注點聚焦到目前仍在對包括煤炭在內的化石能源投資的金融巨頭上。《銀行巨頭與氣候亂局2022》的報告就曾指出,僅2021年,全球最大的60家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為化石能源行業注入的資金就高達7420億美元。摩根大通 (JPMorgan Chase Bank) 、花旗銀行 (Citibank) 、富國銀行 (Wells Fargo Bank) 和美國銀行 (Bank of America) 名列投資總額前四。此外,加拿大、日本和英國的幾家銀行也位列前十。

要實現1.5℃控溫目標,全球能源轉型時不我待,我們也注意到,推進海外退煤承諾的落地,不僅需要政策指引和配套監管制度的完善,也需要加強和東道國在可再生能源、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上的合作以助力轉型的實現。而除了各國政府的承諾,各大金融機構同樣責無旁貸,盡早制定更具強制性、規范性的金融政策,才能真正從源頭遏制包括煤炭在內的化石能源的擴張。

作者供職于綠色和平東亞辦公室海外能源投資項目,馬璐帆、趙蕊對此文亦有貢獻。編輯:韓舒淋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財經十一人”(ID:caijingEleven),作者:不止十一人,36氪經授權發布。

0
相關文章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關注 36氪企服點評 公眾號
打開微信掃一掃
為您推送企服點評最新內容
消息通知
咨詢入駐
商務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