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線下商場專柜比線上更便宜了
©?深響原創 · 作者|李新笛
過去十年可以說是電商行業無比輝煌的十年。阿里巴巴年營收從其2013財年至2022財年翻了24倍,京東和唯品會自2013年至2021年的年營收分別翻了13倍、11倍。
過去十年也是線下百貨商場遭遇殘酷挑戰的十年。據21世紀經濟報道,從2012年到2015年,全國有百貨店138家關閉,262家超市關閉。這些數據只是冰川一角。所有線下商場都面對著生與死的考驗,要么直面電商沖擊、疫情挑戰,要么被淘汰。
“絕地求生”迫在眉睫,這幾年,包括銀泰百貨、大悅城、王府井等線下商業體都在積極轉型求變。這種對“新生”的渴望在今年雙11,格外凸顯。
今年雙11期間,銀泰百貨可用11元搶購111元的消費券(實付112元即可使用)、廣州K11美妝專柜“829抵1000”、上海淮海百盛美妝“1000當1300花”。這些優惠與品牌專柜折扣疊加,讓消費者的到手價格有時比電商平臺還要低。
柜哥柜姐們還通過小紅書以及平時所積累的“私域”微信朋友圈廣泛傳播這些折扣信息,以吸引客流。在線下,銀泰百貨雙11預購首日,杭州武林銀泰客流同比翻番。而無法到店的顧客也可以通過柜哥柜姐在微信下單、郵寄到家。
進擊的線下“雙11”
結合商場發布的官方信息來看,此次線下商場的雙11活動中,美妝護膚品牌是最主要的角色;同時,商場折扣以“滿減”、“送券”為主。
銀泰百貨在10月24日當晚于其官方APP喵街推出“瘋搶6小時”直播活動,100款商品全場85折、超值套餐每滿500減50。消費者還可以上喵街APP花11元搶購111元的消費券。在部分時間段,美妝消費滿1000元送200元美妝服飾券。
廣州K11的活動主要圍繞“美妝”,消費者可通過小程序購買“829抵1000”的美力券,且這個券可以無限疊加,相當于全場8.29折。
上海淮海百盛針對不同品類都推出了優惠活動,例如美妝護膚專柜在雙11當天“1000當1300花”,在雙11前后指定日期“800當1000花”;鞋服品類滿99減50,滿199減100。此外,進口超市、餐飲、黃金珠寶等品類都有活動。
龍湖北京長楹天街則與多個國際美妝護膚品牌合作推出“消費滿999元贈2000瓏珠券(10瓏珠券可抵一元)”。此外,龍湖北京長楹天街中消費部分美妝護膚產品,還可以享受“加贈瓏珠券”;在商場的線上小程序中,消費者還可以以優惠的價格搶購多個品牌的限量代金券。
絲芙蘭線下旗艦店的雙11活動早在10月20日就已經開始,官方微信公眾號中的信息顯示,10月20日至25日,所有會員享受無門檻八折、所有金卡黑卡會員消費滿3000享受75折服務。在10月19日到25日,絲芙蘭官網、APP、小程序,下單即可免郵。
廣州K11(左上)、龍湖北京長楹天街(左下)、上海淮海百盛(右上)、絲芙蘭旗艦店(右下)
由于美妝護膚品的屬于消耗品、且主要面向消費力強的中青年女性,所以它是線下商場最為重視的品類之一。在線下,美妝護膚專柜總是位于商場的一樓黃金位置;在此次雙11活動中,美妝護膚專柜的活動絕不缺席。結合各大美妝護膚專柜的柜姐柜哥于小紅書發布的折扣信息來看,線下商場的部分美妝護膚專柜的折扣力度甚至比電商平臺還要大。
以國際美妝護膚品牌植村秀為例,天貓期艦店的一款450ml限定琥珀潔顏油的價格為780元,加送5瓶50ml的隨機潔顏油,到手700ml。但是據小紅書上成都銀泰百貨一位植村秀專柜的“柜哥”表示,在其專柜購買同等量的限定琥珀潔顏油的價格僅為668元。
小紅書上成都銀泰城專柜價格與天貓雙11價格對比
蘭蔻在部分線下專柜活動力度也更大,在北京王府井購物中心的專柜,蘭蔻一款20ml的眼部肌底精華液+4瓶5ml試用裝一共544元,而同等40ml量的產品在天貓官方旗艦店的價格為680元。
Burberry美妝天貓官方旗艦店今年雙11不打折不降價,只有會員活動及送小樣活動。但在全國許多線下專柜,Burberry的活動力度空前,位于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城市的部分商場專柜都有“小金磚口紅買一送一活動”,相當于用345元能買到總計700元的一支小金磚口紅和一支正裝唇釉。
不同于線上平臺只送小樣,Burberry香水在線下門店會直接打折。在西單大悅城Burberry專柜,部分香水打八五折,“花與她系列”買100ml可以送30ml同款正裝香水。而官方旗艦店的贈品小樣共計21.5ml,且部分贈品屬于“限量贈送”。
Burberry小金磚口紅線下活動(左)、Burberry小金磚口紅天貓雙11活動(中、右)
由于美妝護膚品牌線下渠道的定價體系較為復雜,它們位于不同商場專柜的折扣力度不盡相同。各種活動共同指向一個目標,即利用更大優惠力度、更方便的購物方式,吸引新客戶到來、老顧客回購。
這其中,“私域”扮演關鍵角色。2020年開始,疫情讓私域運營成為每個“柜姐柜哥”存活的必備技能。三年過去,柜姐柜哥們的“私域”如今已經成為專柜/門店經營的重要客戶來源乃至業績支撐。今年雙11,私域也成為柜姐柜哥們“沖業績”的重要途徑。
在私域引流方面,據「深響」的觀察,柜姐柜哥普遍通過小紅書把公域流量引入私域。在小紅書上,柜姐柜哥從10月中旬開始就會發布與折扣相關的內容,并帶上與“雙11”和品牌話題相關的tag,吸引用戶留言、私信,或者直接引導他們加微信。在將小紅書引流到微信后,它們會在微信上對商品及折扣詳細介紹。
圖源:小紅書
「深響」通過小紅書聯系到Burberry、阿瑪尼、歐舒丹、倩碧等品牌的柜姐/柜哥,他們基本上有問必答,有的柜姐除了介紹折扣活動以外,還會詳細詢問顧客的膚質、偏好,并直接拍攝產品的視頻,在視頻中介紹產品的外形、特點。
柜姐柜哥的線上銷售鏈路現在已經十分完善。
當顧客通過咨詢決定購買某款產品后,他們可以選擇去線下商場找柜姐柜哥自提,或者直接在微信下單,并讓柜姐郵寄到家。近期,「深響」通過北京西單大悅城的一位柜姐,購買了“買一送一”的Burberry小金磚口紅,當天下午四點左右下單后,第二天上午八點左右就收到了專柜寄來的順豐快遞。
據這位柜姐介紹,此次雙11活動中的專柜的多數銷售都是以“線上下單-郵寄到家”的方式完成的。此外,「深響」聯系的許多柜姐、柜哥,都在朋友圈和小紅書曬出為顧客準備商品寄送的全過程,線上已經成為許多專柜的重要收入來源。
為了解決“私域”中存在的信任問題,部分美妝護膚品牌方已經擁有企業微信,顧客可以通過加柜姐柜哥的企業微信來確認真實身份,例如歐舒丹的柜姐與顧客聯系主要就通過企業微信。
線下商場也為品牌、專柜提供更加可靠的身份及官方渠道,深圳華強北茂業的柜姐擁有茂業的企業微信賬號;而「深響」從西單大悅城的柜姐購買口紅時,則通過西單大悅城官方二維碼,在商場系統中進行付款。
通過西單大悅城官方小程序的購物流程
當然,線下商場和品牌專柜的“服務”也越來越卷。
今年雙11,龍湖北京長楹天街與幾個美妝護膚品牌推出“奢悅滿贈大牌美容護理免費享”活動,在POLA消費滿1500元贈送30分鐘護理一次,在嬌蘭消費滿1500元可以享受MINI護理或彩妝護膚,在歐舒丹店內累計消費滿500元贈送手部護理一次。
此外,許多美妝品牌早已將“服務”做為標配,如NARS、紀梵希、MAC、毛戈平等專柜的都以“提供化妝服務”而聞名。
從商場到品牌再到柜哥柜姐,它們在今年雙11共同朝向一個方向努力:更大客流、更好體驗。
不可替代的業態
由于電商沖擊、模式陳舊、以及疫情影響等多重因素交織,線下商場的經營已經掙扎多年——客流下降、利潤壓縮、收縮閉店。因此最近這些年,線下商場的經營主題是“轉型”,讓經營更高效、吸引更多客流、更加可持續。
整體來看,商場的轉型主要包括三方面,首先是“數字化”,提高經營效率;其次是年輕化,引入更多符合年輕人喜好的業態;探索“自營”也是商場降低成本、拓展更多可能性的方式。
傳統百貨商場與電商平臺一個重要的差異就是數字化水平較低。所以,電商能夠千人千面地進行推薦、并為經營者提供全方位的消費數據,但線下商場對自己的顧客毫不了解,這讓它們很快落后于電商。
因此,許多商場在轉型時都將“數字化”擺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例如銀泰百貨、百聯、凱德、龍湖天街等各大商場都推出了自己的數字化系統,顧客的各種線下消費行為軌跡以及消費偏好能夠被更好地數字化,而商場可以針對用戶消費數據進行精準營銷。
以背靠阿里巴巴、較早推行數字化的銀泰百貨為例,它在2015年孵化了“喵街”APP,2017年推出“數字化會員”,2019年推出直播。如今在喵街APP中,全國各地的銀泰百貨會員可以一站式享受各種會員權益,在線上直接下單購買“專柜商品”,并參與商場活動、觀看專柜直播。截止至2021年9月,銀泰百貨會員數已經超過2500萬。
銀泰百貨是國內商場數字化的先行者。近些年,電商沖擊、疫情影響,已經讓開發小程序/APP、打通會員體系等“數字化動作”成為線下商場當下的生存之道。
圖源:喵街APP
消費領域的企業,唯有揣摩好消費力最強的年輕人的心思,才能獲得更多增長。因此,擺脫“購物”標簽、打造更多年輕人的“第三空間”,也是部分商場的發力重點。
朝陽大悅城即是典型案例,它轉型時著眼于“青年消費文化”,自2015年以來接連建立“悅界”、“拾間”、“伍臺”、“度刻”等不同定位的主題空間,并圍繞主題引入相關的潮流業態,從而提高年輕人的購物體驗。今年9月下旬,朝陽大悅城的“拾間”就引入了北京首家名偵探柯南官方授權主題店,該店為“餐飲+周邊”復合業態,這類復合業態也是朝陽大悅城主題空間中典型的業態。
除了朝陽大悅城,包括華潤置地旗下的北京三元橋鳳凰匯、朝陽合生匯等商場都開辟了多元主題空間。與傳統商場以大品牌為主的單一業態相比,“第三空間”更潮流、更獨特,體驗感更強,也更能吸引年輕人。
圖源:朝陽大悅城官方微博
在轉型過程中,傳統商場的“聯營模式”正在被打破,“自營”、“買手制”成為更前沿的商場業態。
傳統聯營模式指的是向品牌、商家收取約定比例的“扣點”租金來賺取利潤。隨著主流品牌商議價能力逐漸加強,房租、員工工資等成本不斷上漲,商場掙錢越來越難。而自采自營、嘗試買手制、引入獨家代理、開發自有品牌,加大特色品牌的采買比例等,能夠壓縮成本、提高企業的利潤空間。
“百貨之王”SKP是最典型的案例,它的成功離不開自營買手店SKP SELECT。通過成立專門的買手團隊,SKP SELECT針對其顧客的喜好直接從全球采購時尚前沿的設計單品,包括國際高級男女裝、鞋履、珠寶、配件、美妝香氛及家居飾品。因為是自營模式,所以SKP SELECT對貨品有更強的把控力,在商場布置和陳列也有更大的發揮空間。這不僅讓商場保持高坪效、也提高了消費體驗,進而增強高凈值群體的粘性。
除了SKP之外,國內更多商場也在持續謹慎地探索自營業態。
銀泰商業旗下的精品買手店購物平臺“銀泰西有”成立于2015年,致力于打造海外一線買手店供應鏈以及線上線下多渠道銷售和服務。2016年開業的芮歐百貨,則在二樓設有名為Assemble by Réel的開放式精品買手店。此外,百聯集團于2017年成立the bálancing精品集合買手店,首店落座于上海東方商廈。今年,王府井東安市場重新裝修并更名為東安睿錦,是北京王府井大街上唯一的高端買手制百貨。
圖源:SKP SELECT 官網
盡管線下商場在近十年中的發展勢頭不及電商,但因為商場能容納各種消費業態,因此具備很高的價值。這也是為什么,許多商場不斷地探索新的可能性,甚至“老對手”電商巨頭也都在布局線下商場,例如阿里巴巴入股銀泰百貨、京東推出“京東新百貨”等,并將自身的優勢注入到百貨商場的業態之中。
線下雙11火熱的背后,商場的增長潛力無限,尚待挖掘。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深響”(ID:deep-echo),作者:深響,36氪經授權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