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M產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統在企業落地實施中的考量

隨著我們對智能工廠概念的逐步認知,以及對PLM系統的了解,企業內部也都認識的到了PLM在企業生存發展中的重要地位。那么我們企業在引入PLM時,應當對系統做哪些考量呢?
關于PLM中的數據
很多企業將PLM簡單定位于數據管理,而數據管理的目標就是要提供正確的以及可追溯的數據。其實PLM除了是一個產品數據管理的平臺以外,更是一個知識應用的平臺。PLM管理的不僅僅是數據,更是一種知識資產的管理。隨著數據的不斷豐富,數據之間的關聯整合不斷完善,數據能夠發揮的作用將越來越大。就好比陳年的老酒,越放越香。而PLM就是一個能夠存放各式各樣好酒的酒窖,不僅僅提供合適的環境、溫度與濕度,還能夠進行實時的監測與精確的管控。實際上,企業中從來不缺數據,也不都存在大量的知識,但是企業缺乏的是對數據的管理和知識的沉淀的環境。
關于PLM的實施
有的企業覺得PLM導入很難,其實難主要難在了實施,而實施的關鍵是要理順企業的流程。如果將企業比喻為一個城市,那么不同的部門或業務領域就是組成城市的各個區域,而PLM就是連接各個區域、覆蓋整個城市的交通道路系統,各種產品相關的數據就是這個交通道路上運行的車輛。而研發的業務流程就是依附于道路系統的交通規則。對于道路無法覆蓋或存在隱患與瓶頸的地方,我們可以通過一些補救的辦法,例如增加提醒與規則等,來加以彌補,但是一旦缺乏交通規則或交通規則不合理,則再寬闊的道路也會出現擁堵和事故。這其實是導致很多企業PLM實施效果不夠理想的一大原因。
關于PLM的選型
PLM的選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很多企業在做PLM選型的時候,對PLM的重要程度認識不夠,往往從當下某些需求痛點著眼,頭疼醫頭腳疼醫腳,而往往忽略了戰略層面的思考。殊不知,很多的企業處于高速增長階段,人員的規模、產品線的擴展甚至經營模式等都可能發生改變。就好像選擇房子一樣,選房子的時候覺得是2個人住,可是買完房子,發現根本不滿足需求,因為父母、小孩都過來了,而且房子圍墻很厚,地基不牢,沒有辦法在進行擴充。
很多企業認為,如果PLM不合適,有錢了可以再換一套新的,但是事情并不是如此簡單,企業又將進行新的一輪痛苦的適應過程,很多數據需要遷移,同時伴隨著使用人員的抵觸,新系統的上線必然會被延后,對于企業來說,實在得不償失。筆者,在PLM推廣過程中遇到很多類似的案例,實踐證明,初次選擇的錯誤不僅會帶來時間的浪費,其長期總成本也遠遠高于一步選對正確的產品。因此PLM的選型需要慎重,盡量一次選對,然后逐步地完善。
PLM的概念早就被炒的很熱,關于PLM的內涵與價值的解釋也是層出不窮,其實對于企業來說,概念并不重要,如何將對PLM的理解與企業的實際結合起來,運用PLM的方法和工具去解決企業的實際問題,才是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