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微打造國資委國企雙端的監管平臺,數據互聯,動態管理

數字政府和數字監管成為趨勢。數字化方式能夠助力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促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有效防止國有資產流失。
國資監管過程中存在著諸多挑戰
監管企業眾多,需要建立不同的管理模式。既要發揮企業的主動性,又能做到客觀可控,及時決策。
涉及不同的市場和多元化的行業,以及市場競爭激烈、風險大,需要動態全面的監管以應對各類風險。
因此,國家密集出臺各種政策、法規,貫徹落實“國企在線監管平臺”建設管理:
國資廳【2021】145號文《關于加快推進全國國資國企在線監管系統建設工作的通知》,要求力爭在2025年前,實現全國國資國企在線監管系統的全面升級,全面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全面協同的數字化智能化監管體系。
2019年,《國務院關于印發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方案的通知》明確指出:搭建實時在線的國資監管平臺…整合包括產權、投資和財務等在內的信息系統。
2019年11月底,國務院國資委辦公廳發布《全國性國資國企在線監管系統建設工作方案》要求:統籌建設全國性國資國企在線監管系統。統一國資監管數據標準,發布國資國企在線監管系統接口規范,建立健全國資監管數據管理制度。
各地國資委要加快本地在線監管系統建設,重點做好“三重一大”決策運行、大額資金支出動態監測、財務、產權、投資、責任追究等應用建設。
結合國家政策和國央企需求,泛微通過搭建智能、高效、信創的國企在線監管系統,支持國資委端、國企端雙端應用建設,構建三重一大、重大任務、業務監管分析、風險防范分析等核心板塊。
借力大數據、AI等智能技術,建設數據共享、業務系統、智能分析的監管平臺,對國央企日常經營情況、大額資金等落地動態監管;對企業投資項目進行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監管等;數據互聯互通,為國資監管工作提供決策支撐。
國資委端 泛微低代碼構建國資委應用
一、企業基本信息管理,統一標準
通過構建統一的組織機構主數據標準,包括基礎信息設置、企業信息填報、層級調整管理等。對監管指標、要素、企業信息、報表進行規范統籌規劃。
系統支持自定義可視化地配置基本信息、企業信息全要素,并可授權指定人員進行靈活地層級調整,能夠通過填報、導入等方式,便捷地收集并報送企業組織基本信息。
二、統一入口的工作桌面和數據管理
統一的國資委工作桌面,將分散、多樣、多業務條線的工作內容與數據集中共享:監管企業信息與報表統一展現,隨時隨地了解企業背景,企業業務上報數據展現,形成立體全面的監管信息看板。
形成監管企業資產動態圖表、營業收入與目標對比圖,動態展現數據與對比分析,建立統一的數據管理應用入口。
三、靈活的公文交換,讓信息更通暢
發文模板:基于國資委業務條線定制公文模板,規范辦文路徑、各業務口的發文一網辦理,一號一窗一網辦理;
聯合發文:提高聯合發文交互頻率和與交叉單位的辦理效率,并且智能助手進行廉潔性、合法性審查,實現跨組織業務辦理,全面提升聯合發文交互頻率,減少錯誤;
監管單位收發與電子信封:采用安全數據交換技術,實現公文安全可靠交換,支持不同系統中不同單位、部門間公文交換,支持公文重發 、公文撤銷等。
四、企業“三重一大”管理
三重一大決策運行與監管系統按照國資委監管要求,對重大決策事項、重要人事任免事項、重大項目安排事項、大額資金運作事項等進行重點監管。一個平臺實現對于制度、事項、會議、執行的全覆蓋。
五、數據打包報送
按照國資監管要求,進行數據打包與報送,標準化支撐六類接口,定期匯報。
同時向下對于“三重一大”所需的信息進行收集匯總。泛微協助組織內部多級系統的輕量級ESB數據收集和匯總,將數據進行打包與報送。
通過平臺化的協同能力,實現同投資、項目、預算資金、督辦等應用系統的有機銜接,各系統組織、應用、數據有效整合。
六、數據采集系統
數據采集報送平臺對數據采集報送過程進行管理,通過數據模型下發、收集、催辦、匯總。
表單設置、任務管理、催報管理、填報日志、統計分析、接口設置等功能,支持系統的業務定制能力,實現數據、流程、待辦關聯。
七、國資大數據平臺
數據中心支持自定義個性化數據視圖與分析看板,系統預制了大量圖表樣式,設定好的統計模型自動形成圖表分析結果。支持數據的多級鉆取,可穿透至最末級數據。
國央企端 企業內部在線監管平臺
國央企需要與國資委“國企在線監管平臺”決策和運行系統對接,滿足監管要求;將管理制度化、治理規范化、監督常態化,提供企業多級監管部門的管理抓手。
內部需全面管理財務、項目、資金、法務等事項,提供決策支撐。
泛微協助國央企構建豐富的業務應用,支撐無感化的數據沉淀,讓監管工作更輕松、及時、準確。
實現企業經營目標的同時,將工作數據隨時沉淀,減輕國資委收集負擔,提升數據的及時性準確性。
價值總結
規范:通過將企業日常事務和業務運營中的關鍵梳理出來,形成電子化流程,推動企業制度落地;
智能:為決策提供全方位數據支撐,智能AI識別風險,有效預警、提示風險;
集中:形成各企業的數據臺賬,平臺搭載各類數字化應用,建立企業的財務、業務系統,自身經營情況清晰可見;
風控:實時發現財務、產權、業務情況,形成快速、集體決策機制,有效防止重大決策錯誤給企業帶來的風險,符合國資監管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