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數字化,傳統工廠該如何布局?

近年來很多鼓勵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政策陸續出臺,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企業減輕數字化轉型的成本壓力。
但是企業數字化轉型依然面臨著諸多的問題與挑戰。主要還是因為大部分企業,特別是制造型企業,數字化進程還在探索階段,資金、人才、技術等方面都沒有對應的配備,導致數字化轉型進展并不順利。
而織信團隊一直都是在為企業數字化提供行業經驗和技術支持服務,織信低代碼平臺,就是希望能夠從底層來為企業數字化提供更加合理的實現路徑。
在過去的三年時間,織信累計服務了100+中大型企業,與企業經營者一起制定了專屬的數字化轉型方案,并且基于織信低代碼平臺的高效開發優勢,進行數字化、智能化管理系統的落地和實踐。我們在項目實施的過程中,也在不斷的反思和總結,希望能夠通過這篇文章,為其他還在為數字化轉型苦惱困惑的企業,提供一些方向。
首先我們要來談談影響企業數字化起步的3個最重要的問題。
對于大多數企業來說,經營者并不能掌握數字化戰略的定價權,付多少錢換多少效果這件事,在數字化上基本就像是在開盲盒,誰都心里沒底。
這時候我們做過的客戶一般都會有一個比較簡單粗暴的估價方法,那就是全年利潤的10%左右。超過這個數額,企業經營者往往更愿意拿這筆錢去做更有實際意義的投資,例如增設工廠,添購設備,擴大營銷團隊,而不是花在看不見摸不著的軟件系統上面。
但是這種主觀的判斷往往導致企業在采購系統的時候,變成了看錢買菜,并不能真正買到適合自身的信息化系統,因此我們也基于十余年的行業實施經驗,給大家提供一些數字化建設的成本,僅供參考。
很多企業轉型路徑不清晰,缺少長期戰略規劃。主要是因為,企業經營者缺乏數字化轉型經驗,通常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先買一個試試。
但是信息化系統的落地,并不是單純的做加法,后續系統的采購往往會需要考慮前采的系統能否兼容,業務流程能否對齊,數據模型能否一致。
而且解決這些問題,是否涉及到舊系統改造,數據的接口對接,業務流程重組等等,這些額外的成本,都是在項目初期無法預估的。
所以被忽視的“整體規劃”其實很有必要做在前面。織信在幫助企業做數字化業務的梳理過程中,通常采用4步戰略。
建立數字化委員會
由于公司數字化轉型是一個多步驟,長周期的工作,很難做到上下一致,所以需要成立一個專門的“團隊”,來主動推進數字化落地工作。
數字化委員會可以由公司的骨干成員組成,核心角色包括:
● 委員會主席,一般有由數字化影響最大的核心部門主管或者公司負責人擔任。主要是負責整體數字化的推進和監督工作;
● 顧問,有一定IT背景的成員擔任,負責考核供應商能力以及后續對接工作的協調;
● 成員,各部門主管,負責協助推進公司整體數字化在本部門的落實工作,掃清內部阻礙。
確定業務邊界
在過往粗放式的管理中,各部門的業務邊界往往比較模糊,例如訂單回款的跟進,財務和業務各需要扮演什么角色,執行哪些動作,往往每個企業都有各自的說法。
這些模糊的工作事項,在數字化建立的過程中是需要被明確下來的。某一項具體的工作一定會落實到某一個具體的崗位上去執行,并且受到系統的監督。
所以我們需要重新審視自身的業務邊界,確定好每個崗位的崗位職責和工作內容,并且固化到數字化系統中去。
明晰業務流程
由于沒有數字化的支撐,在傳統業務中的流程,往往缺乏形式上的落地。工作信息的口頭傳遞、越級傳遞現象屢屢發生。
在數字化系統中,任何的流程都是需要系統設置節點、處理人、處理動作的。而對于沒有經驗去梳理業務流程的企業,織信可以提供具備資深行業知識的產品經理提供支持。
主數據梳理
例如ERP中的BOM、人事管理中的部門、職級,這些屬于是會貫穿整個業務流程體系的主數據模塊。在很多數字化尚不成熟的企業,經常會出現一個產品多種稱呼的情況,這給后續業務流轉和數據統計會造成巨大的麻煩。而建立統一規范的主數據體系是數字化的基礎。
大部分中小企業尚未建立數字化人才培養體系,在生產、運營、營銷、管 理等環節均缺乏數字化人才供給,導致企業數字化轉型能力不足。
調查顯示,中小企業中數字化相關人才平均占比僅為20%,只有15%的企業建立了數字化人才培養體系。
我們建議企業在進行數字化人才建設的時候注意以下幾點:
引進IT相關背景的業務型人才
在國外,大型的企業內,負責業務的人員大概率都可能擁有一定的IT專業背景。一個企業如果完全沒有懂IT很容易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迷失了方向,沒有產品思維,沒有軟件意識,無論是自行主導開發,還是找供應商合作,都缺乏能夠配合推進的人員。
加強業務人員數字化培訓和總結,提升認同感
企業在推行數字化的過程中,不單單只是通知員工要使用新的系統或者工具,而是需要對員工如何進行工作模式切換、數據遷移、業務調整進行系統化的培訓,并且鼓勵主動接受數字化培訓或者利用數字化工具進行工作實踐的員工進行總結。將數字化成效進行公司層面的宣傳,提升整體員工對數字化轉型的認同感。
實現低代碼能力轉移
發揮低代碼平臺優勢。數字化轉型不是單純的信息化或IT轉型,而是涉及企業全業務、跨職能的系統性改革工程。 賦予企業文化新的數字化內涵,通過低代碼效率和高度可視化的方式,讓業務人員會提需求,技術人員快速做需求。用數字推進業務低代碼可以通過解決數字化死角、系統串聯的方式最大化釋放價值。
織信低代碼平臺能夠在底層邏輯上面為企業的數字化戰略大幅度降低成本和縮短周期。同時,織信團隊也能夠為客戶提供一系列的配套服務,包括平臺交付、項目管理、質量管理三大方面。
平臺交付
整體平臺交付不單單是把平臺部署給用戶就結束了。織信團隊將深入參與到需求調研、架構設計、開發和培訓中去,幫助用戶真正能夠實現數字化落地。
項目管理
通過利用低代碼平臺,快速構建專業化、定制化的項目管理系統,為每個客戶提供科學、完善、詳細的項目管理體系,讓項目交付更透明、可靠。
質量管理
重視客戶體驗,通過晨會、周會、月會等項目管理機制,及時同步項目進度,了解用戶需求,確保項目方向不出偏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