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同學的張,是張一鳴的張
打造一個張同學,攏共要幾步?
張同學是誰?
11月25號那天,許多人在抖音搜索區打出了這個問題,形成了抖音熱搜,順手助推張同學漲了100萬粉絲,而在此之前,盡管張同學已經有爆火的跡象,但日均增粉也僅保持在四五十萬左右。
原因無他,那一天,張同學被人民網看到,并得到了正面的報道。一時間,原本僅在小范圍內爆火的張同學,進入了主流視域之中,主動或者被動地,成為了宣傳中國鄉土的“文化大使”。
認證為“人民網網絡評論部”的抖音賬號“人民網評”
此后的張同學進入了一個更為高速的漲粉階段,從25號開始,張同學的賬號便以日均增長100萬粉絲的速度迅速籠絡人氣,時至今日,張同學的抖音粉絲總數,已經達到了1400萬。
與任何一個爆火的網紅一樣,張同學出圈之后,立即迎來了關于他的種種質疑。面對這些,張同學也做了一定的回應,但關于他身份和幕后的猜測,仍然是各個社交平臺熱議的話題。
張同學究竟是誰?這或許是一個無解的答案。但可以確認的是,張同學的出圈,恰好踩在了抖音平臺發力搶奪農村內容的關鍵節點上,而人民網的正面評論,則表明張同學進一步成為了“主流”所需要的那類網紅,堪比“李子柒”的存在。
火爆之后,張同學本人毫無疑問是最大的受益者,背后的抖音則在發力農村內容的進程上邁進了一大步。但曾經以農村內容作為特色的快手呢?
程一笑該緊張了。
張同學的火爆極為迅速,第一次發視頻在10月4日,而漲粉至千萬級,用了也不過剛剛好兩個月。如此快的漲粉速度讓人訝異,也不少人開始猜測起張同學的身份。
其中,最集中的爭議點便在于,他的視頻太專業了。專業到,不像是一個人拍攝可以完成的。
據網友統計,張同學平均每條視頻8分多鐘,有186個分鏡頭,單個鏡頭的平均時長為2.7秒。高密度的鏡頭帶來了節奏感,也和其激昂歡快的配樂十分契合。
于是,在抖音,一場模仿張同學的各地分學挑戰迅速展開了。
用著和張同學一樣的配樂,學著張同學用高密度的鏡頭去切割生活中的流水賬,乃至故意在大城市或者學生宿舍等場景刻意制造違和感很強的農村生活圖景,用以取得節目效果,博得流量和點贊。
但問題很快便出現了,張同學,并不是那么容易復制。
有模仿者發視頻表示,學著張同學的方法去拍攝,但卻在剪輯的時候犯了難,一條視頻剪輯到了后半夜。而在火爆之前,張同學的視頻幾乎是日更。這對他來說,幾乎是無法做到的事情,但張同學,卻輕易地完成了。
沒有資本背景,沒有專業團隊,一個三十多歲的中年大叔,僅憑一個手機,真的可以做到這樣的程度嗎?疑問是難免的。而在他的視頻里,諸多細節也難免讓人發出疑問。翻看張同學早期視頻的評論區,不少人都在留言質疑。“二濤家門口的草太干凈了”“都是專業團隊,根本不住這兒”“這里就僅僅只是一個攝影棚”。
這些質疑也并非毫無道理,大眾對于展現真實農村生活的農村網紅往往有一個預設的心理預期,即要求網紅必須是真實生活在鄉村的農村人,如此,觀眾才能更好地投射自己對鄉村生活“純樸”“自然”“接地氣”的想象。若農村生活背后的卻是精心制造的臺本和亮麗的聚光燈,那些想象也就輕而易舉破碎了。
陷入輿論爭議之中的張同學也清楚外界對他的評議,11月26日,張同學發布了一條名為“揭秘張同學”的視頻。在視頻中,張同學的親戚一個接一個按照順序走進張同學的房間,分別化身為采訪者,一人問了一個問題,張同學分別作答,表明自己就是一個普通農民,拍視頻只為記錄生活,背后并沒有專業團隊。
視頻的結尾,張同學還對自己拍攝日常視頻的過程進行了拆解和還原,動用了多種手法后,張同學果然以一己之力拍攝并剪輯出了他想要的效果,一切看似都真相大白,張同學就僅僅是張同學。
但針對張同學的疑問仍然有許多有待解答。既然張同學這么專業,那他到底是誰?他又是憑什么,可以制作出這樣的視頻呢?
有不少人都開始“扒”出張同學的經歷過往,聲稱其是“吉林藝術學院”導演專業的畢業生 ,曾參與過《你好,李煥英》《掃黑風暴》等多個影視劇項目,所以他才有如此專業的視聽語。不過,這一說法并沒有得到更有說服力的信源佐證。
而一個聲稱曾經是張同學搭檔的網紅“八零愣子”,站出來講了他視角里的張同學往事,在他的描述里,張同學是他曾經一同短視頻創業的合作伙伴,倆人一起拍攝農村段子類短視頻,在抖音賬號粉絲積攢到100萬,快手賬號粉絲積攢到50萬時,張同學提出了分家,并拿走了那個100萬粉絲的賬號。
事實上,如果翻看“八零愣子”和“二小姐鄉村生活”的往期視頻,張同學的身影并不難找。這一定程度上也證實了“八零愣子”的部分說法。
眾多側面的信息,將張同學指向了一個“受過專業訓練,同時也有過短視頻創業經歷”的形象。但這些還遠遠不夠,大眾急迫需要張同學再說些什么。
12月4號,新京報和澎湃新聞分別趕赴吉林對張同學做了專訪。在訪談中,張同學承認了自己過往拍段子的經歷,但他也同時表明,自己并沒有接受過專業的拍攝訓練,甚至連初中都沒能上完,現在的一切都來自于對攝影的熱愛。他也不會用Pr等軟件,一直在用手機進行剪輯。
目前來看,這樣的說法并沒有漏洞。
無論是否背后有專業團隊,也無論內容是否有刻意營造之嫌。一個不可否認的結果是,張同學火了。網紅天天有,但像張同學一樣,成為被官媒點名表揚的典型,并不多見。
內容之外,張同學為什么能火爆?在毒眸看來,張同學更多是踩在了時代的風口之上。
許多人不知道的是,早在2021年4月,抖音便開展了一個名為新農人計劃2021的活動。活動頁顯示,只要帶活動話題發布鄉村生活、農村美食、趕海等三農領域原創視頻,就可以獲得千萬流量扶持和DOU+獎勵。
這一計劃挑明了抖音進攻農村短視頻內容的野心,在張同學之前,已經有數個千萬級的網紅被成功孵化出來。其中,“鄉愁”這一賬號,在舒緩的配樂下,鏡頭里的女主記錄著每天自己的農活;而“康仔農人”,同樣是對農人生活的田園浪漫主義式圖景呈現,兩者的流量和粉絲數都不低。
不過,這兩個千萬級別的網紅的問題也顯而易見。他們,都太像李子柒了。
有珠玉在前,后者再怎么努力,也難以達到前者的高度。抖音需要一個可以代表平臺調性的典型,兩個和李子柒風格相似的人,顯然不能成為抖音原創力的代表。
張同學恰如其時地出現了。
2021年10月4號,張同學正式開始在抖音發布視頻,彼時的張同學已經開始使用高頻剪輯,但那曲讓人熟悉的洗腦配樂還沒在他的視頻里誕生,流量也十分普通。10月7號,張同學第一次使用了那曲名為《AlohaHeja He》的德文歌曲,命運開始走向了轉折點。
此后,張同學的視頻點贊量第一次突破了10w,50萬,乃至100萬,到了11月22日,張同學的粉絲數漲到了298萬,已經成為了抖音領域中的中腰部網紅,而從那天開始,張同學的視頻底部多了一個“新農人計劃2021”的標簽。
一切跡象都表明,張同學的火爆得到了抖音官方的注意,從那天開始,張同學便不再僅僅代表自己,而更多代表抖音的意志。
抖音奉行的是去中心化原則,去中心化意味著流量由官方做主,而不由私域決定。這樣的算法邏輯可以讓很多人一夜爆紅,也可以讓曾經的千萬級博主一瞬間成為過氣網紅,一切流量的分配,都掌握在抖音手中。正好踩在了抖音發力賽道上的張同學,毫無疑問成為了那個被推動的幸運兒。
張同學之前,快手也曾有過許多農村網紅,這其中有不少都以迎合審丑傾向和制造低俗視頻為主,顯然與當下的抖音形象氣質不搭,事實上,曾經的快手網紅鐵山靠轉向抖音之后,最終也以封殺的結局收場。
而同屬字節旗下的西瓜視頻,雖然也曾打造出華農兄弟等農村領域的博主,但此類博主的視頻更傾向于vlog,視頻長度較長,且都為橫屏視頻,與抖音的內容邏輯也不符合。
從西瓜視頻走出來的阿木爺爺,視頻大多都在10分鐘左右
比“類李子柒網紅”更真實,比華農更短,比快手土味更“貼近生活”,兼之擁有專業的剪輯和配樂,張同學無疑在當下的農村網紅生態之中填補了一個空缺,也因此成為了當下的抖音發力三農領域的最佳代言人。
事實上,今年的抖音面臨著巨大的增長壓力。相比于往年,今年的短視頻用戶數增長速度大大放緩。據《中國互聯網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目前國內的網民數量約為9.89億,而其中短視頻用戶則有8.73億。這意味著,可供挖掘的新生用戶并不多了。
而目前來看,抖音的日活數量在6億以上,而快手則有3億,新生用戶群體有限,那么,從對家手里搶走活躍用戶,似乎就成了更為容易的選擇。
下沉市場對抖音來說,仍然有大量的增量可以挖掘。QuestMobile統計,2020年3 月,抖音有3762萬的新用戶入駐,其中三四五線城市用戶占比70.5%,超9成用戶消費能力在千元以下。
毒眸曾在之前的年度盤點 (點此閱讀:抖音快手爭鋒 ,深入對方領地 | 短視頻直播2020) 中,提到過快手與抖音進入彼此腹地的趨勢:“在2020年短視頻整體市場增長放緩的背景下,為了保持用戶規模和商業化增長,抖音、快手向對手學習,不斷入侵對方腹地,變得越來越常見。”
這也就并不意外抖音為何要發力三農領域。從下沉用戶群體起家的快手,一直牢牢是農村人生活在互聯網的集中展現地,這為快手帶來了很多誤解和歧視,但也形成了其獨具特色的社區文化,成為其牢不可破的內容生態。
但快手越來越被曾經的下沉用戶所困住,從其財報數據來看,快手的日活躍用戶已經半年沒有出現過本質增長,這和其內容生態的高進入門檻有很大關系,不少用戶無法接受快手中大量的“土味”生態。而對于抖音來講,原本賴以起家的音樂社區的屬性如今成了其內容創造的一個功能,并未牢牢把控住抖音的內容傾向,最終也使得其可以發力多個領域。
曾經沒有進攻農村領域,對于抖音來說,或許只是時機未到。在增長空間有限的情況,搶奪快手,已經成為了抖音必須要做的事情。
有人開玩笑說,字節內部會以同學互相稱呼,張同學就是張一鳴,這固然是無稽之談。但在抖快爭搶用戶越來越趨向于白熱化的現在,說張同學是字節跳動的重點扶持對象,一點也不為過。
那邊廂,宿華退居幕后,程一笑走到臺前,已然暗示了風云變化。
張同學火了,然后呢?
在12月4號兩大媒體的采訪中,張同學都有意無意地透露了自己未來的直播計劃。在他的說法中,自己只是一個農民,未來也會堅持拍攝農村內容。盡管從事短視頻行業兩年多來還沒有賺到錢,但他依然會堅持下去。
張同學接受新京報采訪
不過,為了幫助銷售鄰居家滯銷的梨和蘋果,張同學說,會去考慮直播帶貨。這種說法已然為其未來的商業變現之路留下了可供操作的空間。
然而,農村網紅的變現之路并非那么容易。
今年11月,在抖音有近2000萬粉絲的賬號“牛愛芳的小春花”,就曾經在直播帶貨上狠狠地翻了車,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其未來的商業價值。
牛愛芳的小春花主打的也是鄉村生活內容,在他們的視頻里,一家人的生活既踏實又溫馨,農村生活其樂融融又富有煙火氣,簡直是世外桃源般的存在。
粉絲量達千萬級卻生活清貧,在“粉絲的推動下”,“牛愛芳的小春花”開啟了直播帶貨首秀,當天銷售額便達到了2000多萬,按照當下帶貨主播20%左右的傭金比例來看,僅這一場,牛愛芳的小春花便可取得400萬元的收入,十分可觀。
但問題很快便出現了,當天直播結束之后,不少收到貨品的用戶都大呼上當,從牛愛芳處購買的電器商品,并不比淘寶賣的便宜。收到反饋的牛愛芳和小春花則表示是自己不懂,上了當,而傭金,也并沒有粉絲想象的那么高。
但謊言很快便被戳破,牛愛芳的小春花的上一個賬號被扒了出來,在那個視頻里,人還是一樣的人,只是人設變得完全不一樣。而在更多的網友爆料中,牛愛芳的小春花的真實身份也被揭露了出來。原來,一切都只是表演,他們所居住的地方僅僅只是一個用來表演的攝影棚,在現實生活里,他們住的是別墅,開的是路虎。
10月30號之后,牛愛芳的小春花就再也沒直播過,盡管視頻的流量仍保持在較高的狀態,但在翻車事件后,其未來可商業變現的能力,已然大打折扣。
農村網紅的成名本身就處于一個難以逃避的悖輪之中,一方面,許多在快手中成名的農村網紅其實并不懂得真正的去運作一個賬號,一切都在野性生長,因為這樣的邏輯,giao哥得以通過迎合審丑趣味而火起來,但并不能登上大雅之堂。而明白短視頻運營邏輯的,又往往接受過良好的教育,很難仍然保持在一個農村人的身份里。
基于這樣的邏輯,牛愛芳的小春花選擇了用虛假的手段包裝出一個農村網紅,最終迎來了翻車的命運。而即使本身有那么點天賦,具備成為網紅的可能性,在成名之后同樣會遭遇新的出名悖輪。
曾經當選2019年B站百大我的徐大sao就是最好的例子。原本在鄉鎮中做空調維修工的他憑借大胃王的人設和農村質樸生活走紅,但當名利雙收之后,徐大sao也再難繼續留在鄉鎮生活,自己搬進了城里的新房,但原有的人設不能丟。
于是,他過往生活的地方,變成了一個繼續維系人設的攝影棚,在被觀眾發現后,徐大sao在爭議聲中熱度持續走低,落選了2020年百大,也成為了又一個涼了的典型。
如今,坐擁千萬粉絲的張同學同樣面臨著商業變現的難題,多次采訪似乎已經證實了張同學沒有團隊也并非刻意造假的事實。但,在如此的聲名之下,張同學遲早會獲得巨大的商業回報。
那時候,張同學還能安安穩穩地,繼續做一個平常普通的農村人嗎?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毒眸”(ID:DomoreDumou),作者:陳首丞, 編輯:張友發,36氪經授權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