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書店扎堆的年輕人,人均精神陶淵明
當代年輕人,面試時說著“抗壓能力強”“什么都能干”,背地里卻只想躺平早日退休,夢想著能在農村種田養花,過著農耕生活,擁有自己的田園牧歌。
比起快節奏的倍速工作倍速刷劇,他們更熱衷慢生活的沉浸式體驗。比起去人山人海的網紅景點排隊,他們更愿意走進一間網紅書店,喝一杯咖啡,翻閱一本雜志,買一份文創周邊……
在這個快節奏、高速發展的時代,書店仿佛是來自另一個時空的驛站。通過在各類網紅書店里穿梭打卡,年輕人擁抱著繁華都市里慢生活的另一面。
書店已經逐漸代替旅游景點,成為一座城市的新地標,也成為了年輕人探索一座城市的最佳方式。
在這個將打卡分享生活奉為主流的新消費時代,書店也從過去單一賣書的安靜空間,慢慢變成了一種年輕人追捧的新娛樂生態。
一時之間,全國各地各種類型的網紅書店都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來,打卡者絡繹不絕。
這些網紅書店大多裝修考究、設計獨特、顏值賽高,佇立在人流擁擠的商場或繁華街道的某個拐角,就像是后工業時代燃起的一盞煤油燈,為兢兢業業的打工人守住心靈的角落。
△如是書店 | 來源:官網
網紅書店究竟有多火?
一份行業報告顯示,2020年有4000多家實體書店新開張,也有1500多家書店停業,但即使在疫情影響下經濟下行,去年全國凈新增的書店仍然達到了2400多家的體量,這意味著,2020年每個月都有200+書店在不同的城市開始營業。
不管打卡網紅書店的行為只是流于表面的形式分享,還是這屆年輕人愿意為新奇的文化體驗買單的精神需求,都無法變更網紅書店正在改變當下年輕人的生活方式這一事實。
據百道新出版研究院的報告顯示,2020年北京、西安、徐州成為新開書店數量排名前三的城市,單北京一個城市在2020年就開了639家書店。
△來源:百道新出版研究院《2020-2021中國實體書店產業報告》
每年新開的書店那么多,但年輕人卻還是那一群,怎么吸引更多的年輕人走進書店,就成了各大網紅書店內卷的恒動力。
松果財經研究表明,現下網紅書店的主流經營方式基本都是通過“書店+”的概念展開,是個網紅書店就躲不開“書店+咖啡文化+文化創意產品+特色空間”的萬能營銷經營法則。
內卷武學一:風格意象派
簡稱,在裝修上卷死你。
比如在上海歷史建筑上生·新所分店的蔦屋書店,書店選址直接定在了有著“上海第一花園馬路”之稱的新華路上,將其中一所西班牙風格的歷史保護建筑進行了全新改造,并以“美育”為整體概念,打造了一處能培養感性的“美學樂園”和“精神棲居地”。
△上海·蔦屋書店 | 來源:官網
這既讓讀者擁有了美的享受,又吸引了更多人走進這個全新的文化空間。往小了說,這是一間書店,往大了說,這就是一個時代的美學圖書館。網紅書店的格局瞬間就打開了。
內卷武學二:后現代改造派
以往的書店選址不是在學校附近,就是在繁華的商業區和居民區的中間位置,格局方正,鬧中取靜。
現在的網紅書店,基本上都避免了這一點選址原則。總之就是怎么意想不到就怎么選,憑借著這種不走尋常路的吸睛方式,反倒在這個時代迎來了一場不同凡響的書店文藝復興浪潮。
比如南京的先鋒書店是地下防空洞改造而成的,一進去,就是一個向下的地下通道,感覺不像是去買書看書,而是等待接頭的特工。
△南京·先鋒書店 | 來源:官網
成都的方所書店雖然不是改造自防空洞,但也開在了太古里的負一層,進入方所書店的扶梯被設計成了帶有后現代工業和科幻氣質的全包型管道,賽博朋克的感覺瞬間就被輕松拿捏了。
△成都·方所書店 | 來源:官網
這些書店不僅憑借著吸睛的方式出圈,其本身也成為了一種城市奇觀,從而吸引了更多人慕名而去。歸根結底,“網紅”只不過是吸引大眾關注的一種方式和手段,是互聯網時代的眼球經濟的產物,而網紅書店的內涵則會讓人們將目光重新向文化聚攏。
內卷武學三:似書非書派
在互聯網經濟時代,網紅書店用創意和別出心裁的設計讓書店釋放出更加多元的價值,突破了人們對書店業態的傳統想象。
諸如言幾又等來勢洶洶的連鎖網紅書店,他們打著“不只是一家書店,更是美好生活的搬運工”的理念而來。這不僅能夠為慕名而來的讀者提供一個安靜的閱讀場所,同樣也將不同的生活理念和方式展示給了讀者。
有人評論稱,在這種似書非書的世界里,更能夠讓人真切地體會到“書店,的確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來源:unsplash
尤其在進入新消費時代后,即便是如三聯韜奮、誠品、單向街等融入城市骨髓的老牌書店,也需要在網絡時代找到新的經營方式和渠道。
譬如誠品將書店開入醫院,讓病人推著吊瓶來購書成為一種日常。
網紅書店是怎么發展起來的?
從社會心態上來看,對于當代年輕人而言,比起奮斗他們更希望躺平,比起內卷更主張佛系,比起快節奏更享受慢生活,他們渴望李子柒式的桃花源生活,但卻又被困在城市的格子間里。
在這種背景下,那些形態各異、概念新奇的網紅書店,反倒成為了年輕人在繁忙都市生活中的一片精神自留地。
△來源:pixabay
當然,除了單純取悅年輕人的新消費需求,政府方面也提供了強有力的后臺支撐。為了挽回實體書店一路向下的發展頹勢,2016年,有關部門出臺了《關于支持實體書店發展的指導意見》。
此后的幾年里,創新實體書店經營發展模式,以及推動實體書店與網絡融合發展,就成為了各個城市書店建設的綱領指南。
過去,評價一座城市,會看它擁有多少書店。而現在,評價一座城市,則會看它是否擁有契合自己城市氣質的書店。
中國傳媒大學教授齊勇峰表示,網紅書店,始于顏值,興于文化。當閱讀成為一種生活時尚,當網紅打卡地從時尚轉變為一種公共空間,人們高質量的生活追求也就在潛移默化中發生著改變。
△來源: pixabay
在網紅書店逐漸承擔起展現城市風貌功能的當下,網紅書店已經不僅僅只是一個高顏值的打卡分享地,更是一個探索城市生活美學的文化空間,藏著當代人向往的生活。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網易上流”(ID:heyupflow),作者:上流工作室,36氪經授權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