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能靠抖音做招聘嗎?
你也考慮過用抖音做校招嗎?
這事兒小蔣認真琢磨了好幾宿,可不是為刷抖音而找借口。因為今年深度參與了校招,發現往年好使的線上廣告,到了今年就如同打了水漂。
這一方面是因為信息過載。
例如曾經校招第一平臺,應屆生求職網,現在首頁廣告多到我以為這個網站涉黃。
另一方面是學生參加秋招的意愿不再。
各校就業中心都反饋,一半以上的大四學生都在準備考公考研。
即使明知上岸不易,找工作也并不著急。
想到用抖音,應該不難理解。
?抖音用戶基數大,日活躍用戶過6億,有數據稱日人均使用時長超過1小時。
有人曾信誓旦旦,抖音絕對不沾,結果一朝不慎下載,從此逃不出來。
?它使用場景多,搶占各種碎片時間。
不止找工作的同學會在去面試的地鐵上刷抖音,考研的同學在自習室、其他年級的同學在食堂宿舍都可能刷抖音。
?它智能算法精準,可以定向推送廣告。
不知道有沒有真正做過投放的朋友,我想請教一下實際效果。
光看定向投放的設置,還是很厲害的:
不僅可以精確定位到校園周圍,甚至可以針對某個職業標簽的人群:
在抖音做個招聘號?
如何開始做這個賬號?怎么定位?這是個難題。
雖然用抖音招聘的公司不多,但搞了招聘微信公眾號挺多。發布熱招崗位、行程通知、宣講視頻,玩的就是私域流量。
在抖音也能這么干嗎?有公司已經干了,效果嘛。。。。
這些都還是名頭響鐺鐺的大公司。且不說這些粉絲能轉換成多少有效的簡歷投遞,這樣的熱度,就意味著它們的內容并沒有在目標人群中傳播開來。
對比微信公眾號,比亞迪在2022秋招啟動的推文,閱讀8萬,點贊152;電信的閱讀10萬+,點贊247。
用過抖音你可能會發現,即使是你關注過的用戶發了新視頻,也不一定會及時推給你。在抖音發招聘動態可能確實不適合。
那做一個主要宣傳雇主品牌的公司號呢?其實也不容易做起來:
關于企業如何運營抖音企業號,字節官方的巨量學里也有一套入門教程,里面特別提到了企業號發的內容,也得有“抖音范”。
所以,短視頻,如果只是想著把傳統的校招宣傳片剪短,年輕人怕是不會買單。
抖音范的內容?
在抖音,傳播出去的首先是內容,之后才會是雇主品牌。
而能傳播出去的內容,一定是符合抖音用戶喜好的內容。
抖音用戶喜好什么?美女、舞蹈、變裝?
是的,有一家叫中國聯通的公司,把這些流量密碼玩得明明白白,讓“感謝聯通”成為年輕人中的一個梗,更讓包括各大銀行在內很多公司效仿。
只是,這樣吸引來的候選人,怕是動機不太純,背調要好好審一審。
有報告說,抖音上的00后,最喜歡的是動漫。而我在抖音上看過兩條動漫風校招宣傳片,印象深刻。
一條來自字節自己的招聘和企業文化抖音號“字節君”。
片中以第一人稱視角,靠一副眼鏡,從辦公樓實景切換到動漫AR效果,不僅體現了企業十足的科技感,還和當時熱門電影《失控玩家》呼應。
另一條來自中國工業兵器集團,節奏很像動畫大電影的預告,或者游戲的片頭。
他們在評論還凡爾賽了一句“實圖過于先進不便展示,只能用動畫代替一下咯 [狗頭]”。
可以,一般公司哪有條件搞這么大的制作。
說好的“記錄美好生活呢”?
最重要的,是有趣的靈魂
相比企業官方喜歡的宏大敘事,抖音用戶更習慣也更喜歡個人視角。
抖音上有種草公司、安利職位的KOL嗎?
好像真沒有。我搜到一位“北京生涯規劃楊老師”,有27萬粉絲,但從留言能看出來,大多是家長。
企業打造個人“網紅”,展示工作生活中的趣味,從而達到宣傳雇主品牌的目的,效果也許更加意想不到。
@酥工,建造界的網紅,學土木畢業下了工地的人設,用幽默段子,苦中作樂。起初還只是偶爾有公司LOGO露出,火了之后,直接和東家的官方號合作。
這其實是學生平時很難了解到的行業、企業和具體的職業。
酥工可以給學生展示更真實的工作生活,讓他們知道打灰的行業也可以樂趣多多。
@史黛拉,視頻風格高度一致,每條視頻都是問她的同事一個問題。第一份工資多少?鎖屏畫面是什么?穿什么鞋?全身最貴的是什么?仿佛外企白領大揭秘。中、英、滬三語夾雜,更是不經意間透露出腔調。當然,她走紅,還是同事們的幽默回答。在長期的拍攝中,每位同事都有了自己的人設,被觀眾熟悉。
誰不想和一群有趣的人一起工作呢?如果不是抖音,我也不會聽說這家叫高力國際的公司。
當然說到幽默的同事,你可能會想到廣汽的趙曉卉,她甚至上了李誕的脫口秀大會。
還有一些更劍走偏鋒的。
@圓臉穎·入職記,職場幽默短劇博主,善做打工人喜聞樂見的反PUA主題。每一條都會有納愛斯集團的前臺露出,而且前臺永遠在摸魚。算是一種奇怪的品牌宣傳。
@我的同事黃師傅,公司飯堂師傅界的天花板,看到他的視頻,其他公司的品宣默默收起了在自家食堂拍的素材。評論都是“公司在哪兒?沒工資我都想入職”。黃師傅好像還沒說過具體在哪家公司,只透露過在深圳羅湖,這樣的公司,哪怕淡季招工估計不會難。
你還知道哪些網紅,有意無意做了雇主品牌宣傳嗎?
一定要在評論區把快樂分享給大家哦~
其實今年對校招的數字化有了很深的感受和很多的想法。
用友大易系統的官網,把校招的痛點總結地挺好:
但我認為,這些痛點現有的數字化解決方案還不夠好,甚至不可能全靠線上解決。
如果大家有興趣,之后再和大家討論。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Johnny HC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