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問卷怎么寫?設計調查問卷前必看的5大注意事項
問卷調查是市場調查中的一個重要模塊,看起來簡單,但實際是件需要仔細思考、認真執行的事。在問卷設計過程中,需要多方人員參與協同工作,器重你也有很多細節和注意點。任何一個要設計問卷的人都必須提前了解這些細節和注意點,只有這樣才能設置出一個客觀的、有真正調查意義的問卷。
相關閱讀
如何設計出一份好的調查問卷?了解設計問題和選項的5大原則,你也能做出好問卷
如果你要調查 “年輕人對碳酸飲料的偏好”。你可以在設計問卷的時假設時下年輕人最喜歡喝的碳酸飲料是可樂,但絕不可以把這個假設在調查問卷中表現出來。不能因為你認為現在的年輕人喝得最多的就是可樂,所以給可樂設置更多的選項、問題。
如果你這樣做,整個問卷最終一定會得出你所預設的結果。因為做問卷的dia調查對象做的不是一份客觀的問卷,而是一份受引導的問卷,那么在你所設定的框框里,肯定走不遠。
這樣的問卷沒有任何意義,這樣的數據也不能支撐你得出任何結論。因為你的問卷預設結論,并引導被訪者得出你所想得出的結論。
任何樣本都存在偏差。網絡問卷篩選的樣本只是上網的人,街頭問卷篩選的也只能是街上愿意停下來的人。
你要盡量讓被訪者樣本具有代表性。假如你想測試豆漿的消費狀況,卻把問卷只發放到身邊的某一個群體(比如大學生),那么你得到的結論其實是大學生消費豆漿的狀況。
你要挑選最有代表性的、最客觀的調查樣本。如果樣本在能力范圍下沒辦法覆蓋足夠的群體,那么請將研究對象的范圍縮小,而不能用小部分人代表所有人。
假設你要調查智能手機的使用情況,除了要在問卷中提供非智能手機的選線外,還要提供不使用手機的選項。不要假定所有調查對象都使用手機,要給他們拒絕的機會。
主觀描述容易使被訪者產生不一樣的理解,而評分題則不一樣,使偏好等主觀的東西變成可量化的數據,這樣得到的結論更主觀。
比如你你想調研用戶的購物習慣,問題設置的順序應該是:購物習慣→網絡購物習慣→手機網絡購物習慣,這樣層層遞進,避免邏輯跳脫混亂,讓調查對象感到莫名奇妙而厭煩。
填寫問卷時,讓調查對象明白你的目的也是非常重要。讓調查對象明白你想調查什么,更有利于他們給出自己在這方面的意見。議上面的情況為例,當調查對象腦中明白你想了解的是網絡購物習慣時,他們會更清晰地回想到自己網絡購物時的情景,給出更清晰明確的答案。
牢記這些注意事項。開始設計問卷前,更需要對它們有個清晰的認識。某種意義上,這些注意事項的重要性不低于問卷的具體制作方法。
參考來源
《市場調查方法與技術》,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簡明、金勇進、蔣妍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