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TikTok賣號,每月躺賺十萬
河南大水災害的第三天,新鄉剛剛恢復電網供應,跨境電商從業者李程群和團隊就緊急復工。
“最后一天,TikTok線上培訓,讓你賺錢變得如此簡單。”李程群一天內轉發了20條優秀學員的作品,1萬粉絲的TikTok賬號,一天出單51單,銷售額超過1000美元。產品的凈利潤高達40%,也就是說一天可以賺到將近3000元。
李程群朋友圈出售TikTok課程 圖源/采訪對象
李程群是從2020年底開始做TikTok做號和培訓的生意。此前他主要做貨代業務,河南是跨境電商業務貨品的重要集散地之一,貨代公司把各地供應商發來的貨物發往海外。
張銘和李程群一樣,也是從跨境生意中看到了TikTok上的機會。他從2018年開始在亞馬遜上做跨境生意,所在公司曾經做到每年100萬凈利,但今年由于亞馬遜平臺調整,他的小店不穩定,也開始嘗試利用TikTok的流量變現。
公司在跨境電商重鎮深圳的張銘,離市場更近,手里的TikTok賬號經常供不應求。“今天的TikTok幾百個賬號已經被一個亞馬遜電商老板包圓了,下周才有新號。”
張銘說他現在已經放下了其他業務,專門養號賣號。
對于熟悉國內短視頻生態的人來說,Tik Tok賬號目前價格不貴,“一個一萬粉絲的賬號,單價在600元左右。”張銘說。
張銘朋友圈的買號人群。圖源/采訪對象
買賣TikTok賬號是一個新生意,大多20社接觸的團隊都是2020年底才入局,有傳統的跨境電商從業者、短視頻從業者,也有打擦邊球黑產、二類電商從業者,能夠走到一個小行業中,共同點是對于錢的嗅覺特別靈敏。
實際上,TikTok此前的變現一直以廣告為主,直到幾個月前才開始布局電商。
2021年2月,TikTok悄悄上線了TikTok Shop(小店),首站落地印尼。英國是TikTok電商發力的第二站。6月,英國小店向中國商家正式開放。
很多商家押寶TikTok全面開放電商的可能性。用戶數量最多,消費能力強的美國市場更是具備極大的吸引力。近期,業內傳出消息,TikTok美國的小黃車和初創功能也開啟內測。盡管這個消息未能得到官方確認,卻足以讓賣號生意更有吸引力。
根據多位采訪對象確認,TikTok美區已經開放內側。圖源/采訪對象
于是,正規軍開始進入。在杭州、深圳,已經有多家自身MCN的內容團隊、或是從阿里國際站、shopee等出身的專業供應鏈團隊開始融資布局TikTok,爭取搭上第一波班車。
最近一段時間,幾乎每一個出海電商的微信群里,都有人在討論TikTok。
“本人手中有少量印尼購物車測試賬號,可以掛TikTok小店、第三方鏈接、TikTok精選聯盟,現低價處理。”深夜,一條消息出在400多人的跨境電商群里,很快這批賬號全部出手。
TikTok上的億級流量即將來襲,先入局者激動不已。但從總體上來看,前期試水的依然以小商家為主, 品牌商家仍在觀望。
橙意出海CEO王若輝在2020年從抖音MCN業務轉向TikTok,要在這個新平臺上打造自己的“小米優選”。據他觀察,目前市場上在做TikTok生意的人主要分為四類。
第一類是純流量生意,主要利用灰產賺廣告費,比如東南亞的社交廣告、現金貸廣告等。
第二類是利用現有的流量紅利,直接變現撈錢。這其中包括賣號,針對C端做培訓,每個培訓課程賣到7000-10000元,其實是借助信息差賺錢。
第三類是做MCN布局,無憂傳媒、遙望等知名MCN已經派出團隊到北美去尋找紅人,搭建市場。MCN依然以內容為主,主要變現途徑是紅人帶來的平臺打賞、廣告收入和潛在的帶貨潛質。
第四類是專注電商、供應鏈的專業電商團隊。
這四類入局者中,目前最活躍的玩家是第二類。
批量“造號”的張銘也屬于第二種。他明碼標價,一個粉絲在0.06元左右,不同地區略有一些差別。例如,美國區賬號比東南亞區價格要高10%,印尼、英國價格要更高,甚至翻倍,原因是這些地區的賬號已經上線購物車。
這些賬號集中在美女、寵物、生活日常三個方向,均屬于在TikTok上受歡迎垂類,漲粉快,也適合帶貨。他們的做號方式簡單,直接搬運國內短視頻,批量發布在不同賬號,成本低廉。
“快錢太好賺了。”王若輝感嘆。
由于起步早,原創賬號多,橙意團隊前期開展了一些快速變現的生意——比如為完美日記等品牌做TikTok賬號代運營,或者總結現成的經驗開培訓班。
但后期王若輝就拒絕了相關業務。在他看來,TikTok有短期紅利,也可以承載像SHEIN、子曰等知名跨境電商上市公司,依托于供應艦,打造有自主品牌。
的確,有些效仿SHEIN等品牌做自營平臺的出海玩家,也在布局TikTok。比如橙意優選的計劃是做全品自營。旗下300多個TikTok賬號,后期會成為試驗產品歡迎程度的賬號,服務于短視頻電商。
橙意優選前期也在做寵物品類的賬號和銷售,但根據王若輝規劃,后期會做成寵物、數碼電子垂類的優選品牌,通過大號帶貨,做自主品牌。
目前,TikTok電商之路還未完全明朗。
一方面,由于TikTok還只是開放了少部分試點,大部分國家還未上線購物車和直播電商,這會讓帶貨的路徑很長。“如果從TikTok上導流,需要在通過視頻內部、評論嵌入等方式,引流到品牌官網或者獨立站,其實整個點擊消費鏈路長到5-8次,轉化率在這個過程中遞減。”王若輝表示。
Tiktok上向阿里國際獨立站引流 圖源/采訪對象
也就是說,“TikTok+獨立站”模式需要較好的跨境電商基礎,包括如何獲客、社群運營、品牌營銷等,整個流程如果不專業,就很難實現轉化。
更多商家入駐TikTok,還是造勢為主。阿里巴巴國際站、Shopify、京東國際站都在TikTok上開了賬號刷存在感,希望更多TikTok用戶選擇其作為跨境電商的獨立站。
深圳天使投資人彭程發現,身邊很多工廠、品牌都已經接入速賣通、shopee這些獨立站。但投放和引流,正是跨境電商玩家觸達消費者必不可少的手段。與亞馬遜等平臺賣家不同,獨立站賣家缺少平臺內自帶的流量,只能依靠站外引流的方式觸達用戶。
“有些品牌為了引流,又不想花時間做內容,就在TikTok for Business開通了賬戶,開始測試TikTok上的廣告投放效果。但直到目前為止,效果不算理想。”彭程說。
完美日記已經與Shopee深度合作。但在TikTok上,完美日記還處在試水階段 圖源/官網
另一方面,現有的線上小店和直播帶貨還在迭代當中,有些功能穩定性不夠。
橙意出海的團隊作為少數幾家測試機構,近期也在試水英國小店。但他們在測試中發現問題頻出,例如有一次在英國的節點上進行直播,中途會跳轉到其他地區去。跳轉到非英語國家,語言不通,導致粉絲數據和直播觀看數據,都會隨之斷崖式的下跌。王若輝認為,TikTok for business還在更新中,短時間內不會有特別好的收益。
因此,大部分商家把大規模商業化的預期放在了半年到一年之后。
這段時間里,MCN內容出身的團隊在夯實供應鏈。而根據TikTok年輕用戶的調性,那些想要打造品牌的團隊,一般會選擇在快時尚和優選家電這些方向,中國品牌此前在這些領域也都有成功的案例。
SHEIN在海外廣受關注 圖源/關注
上半年,在SHEIN的帶動下,快時尚服飾品牌全量全速、Cider、Cupshe、新潮無限、細刻等均在上半年獲得了投資,其中全量全速在A輪的融資額就達到了1億美金。
同樣在上半年,Fashiontech(時尚科技)備受推崇。個護小家電品牌TYMO,智能健身鏡品牌Fiture,3C數碼配件品牌WOOK、集海科技等。得益于疫情后的宅家經濟,其主要產品的應用場景都是居家生活。而這些品牌的主要產品都偏向于帶有硬科技。
王若輝已經拉來了出身淘寶、小米的合伙人,主攻選品和搭建供應鏈,目標是打造海外版的“小米優品”。
2021年部分融資跨境電商企業一覽 圖源/官網
現在,TikTok 的流量紅利,還是讓許多新玩家趨之若鶩。他們相信,這是一個一夜暴富的機會。
紅人博主“傻白”最近嘗試了在TikTok開始自己的賬號。4個月的時間,他的粉絲迅速上升到30萬,而早在一年前開始更新的抖音賬號,目前只有不到3萬粉絲。
“TikTok的增長遠遠比國內的社交網站迅速,增長速度也超過了Facebook, Instagram。我們甚至不需要拍原創內容,搬運抖音內容就可以。” 傻白總結。
“躺著漲粉”降低了門檻,即使沒有內容經驗的玩家也沒壓力。
實際上,純粹搬運熱門內容,缺少原創作品,雖然是一條捷徑,但這些玩家普遍缺乏自身特色,無法形成紅人效應,也很難利用粉絲忠誠度帶貨。
資深跨境電商從業者老滿的團隊專門在TikTok上做二類電商和培訓。早前,他曾經在亞馬遜積累了一筆財富。不過,今年亞馬遜格外動蕩。
來到TikTok,他挑選的產品和之前大同小異,只是把圖片變成視頻。
第一個爆款是健身環。“視頻發出后獲得了推薦,有200多萬觀看量,很多人留言怎樣購買。我就把獨立站的鏈接放上去,幾天內有300多單。” 老滿回憶。
他的爆款產品是“創意燈具”——懸浮燈、氛圍燈、LED燈都有很好的轉化率。由于許多國外年輕人喜歡購買燈具來裝飾家居,這個品類頗受歡迎。“Facebook年齡分布平均,但TikTok用戶以年輕人為主,針對年輕人的產品,很容易出爆款。”
培訓業務發在朋友圈里的爆款 圖源/采訪對象
這是另一個帶貨的財富密碼——利用有趣、生動的視頻,迅速種草產品。傻白也注意到很多“莫名其妙”走紅的產品,比如洗澡神器,擠牙膏神器、盲盒、“拼圖十字繡”等。大多因為視頻本身拍得有創意新穎。
種草之后,跨境電商的路線就和獨立站、亞馬遜大致相同。找到貨源和物流,對于新入局的玩家來說,更多是通過一些成本較低的白牌家用品,來賺取差價。
以爆火的“洗澡神器”為例,海外亞馬遜銷售價為29美元,而國內1688的單價只有49元人民幣,差價高達130元;小米電動牙刷的亞馬遜官方售價是42美元,國內的單價為108元,扣除成本運費,單品利潤可以達到100元左右。而像拖鞋、燒烤架、廚房清潔刷、馬桶凈化器、花灑等家居常用品,利潤可以直接達到5、6倍。
在珠三角、長三角區域,聚集著大量家用品、電子產品工廠,為跨境電商提供了很好的貨源。
于是,很多跨境電商老板成了張銘等人的買家,大量買號,買流量,刷產品,再等待流量紅利下推出爆款。
“這些TikTok的玩家賺快錢,就像最初的抖音上的各類營銷賬號,或者淘寶最初的三無小店,但他們都不會是未來主流玩家。”王若輝認為。
無論如何,這場狂歡還在繼續。
(應采訪對象要求,文中張銘為化名)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20社”(ID:quancaijing_20she),作者:馬程,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