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鋒 & 貨兜:SCRM
疫情的爆發,改變了全球消費者的消費模式和場景,線上購物成為多數人的第一選擇。而隨著國內防疫成果顯著,企業有序復工復產,穩定的生產優勢令跨境電商平臺訂單如雪片般飛來。
作為跨境電商的下游環節,需求結構的變化促使跨境物流行業迎來爆發增長。預計到2025年,我國跨境物流行業將會達到兩萬億的市場規模。
行業的廣闊前景吸引眾多玩家入局。如何在這個廣闊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是每名企業主都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本期案例,塵鋒將帶你走進跨境物流界的“攜程”——貨兜,了解貨兜如何利用技術優勢,同時結合塵鋒SCRM系統,打造跨境物流行業數字化平臺,讓其成為客戶的優質選擇。
跨境物流平臺,喜憂參半
行業的發展離不開紅利,這個紅利或是時代,或是政策。跨境物流恰好踩著兩種紅利風口,蓬勃發展。
首先,是跨境電商賽道的飛速發展,帶動跨境物流行業迅猛增長。
據海關相關數據統計,2020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總額達1.69萬億元,增長31.1%。其中出口額增長40.1%,達到1.12萬億元;進口額增長16.5%,達到0.57萬億元。
疫情影響下,出口B2C成為目前行業內部的主要增長點。從破圈的爆款數據線、小家電、玩具,到各路國外網紅評測的“中國制造”產品,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B2C跨境電商交易市場。
上游市場火熱,下游的跨境物流行業自然不會寒冷,制造業出口能力不斷擴張,跨境物流需求持續上漲。在產業數字化升級的趨勢下,跨境物流供應鏈行業也加快了數字化變革的腳步,眾多一站式跨境物流平臺紛紛攜產業資本入局。
其次,跨境物流行業遇上了“政策紅利”。2020年,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有關部門要對國際貨運線予以政策支持,海關總署制定“50條”任務清單,統籌做好口岸通關便利化措施,保障外貿產業鏈和供應鏈暢通。
在市場利好,政策、資本大規模扶持下,跨境物流行業高速發展。而行業本身具備的溝通成本高、信息不透明等固有痛點,又極大地促進了跨境物流平臺的發展。
另一方面,行業紅利不會持續下去。隨著疫苗接種率大幅提升,海外經濟不斷回暖,疫情引發的線上紅利將會不斷回到線下。因此跨境電商增速將會放緩。
海外物流不斷上漲的成本,也在壓縮著行業內玩家的利潤率。相比國內5%的物流成本率,目前跨境電商物流費用占交易額的20%~30%。
因此,作為跨境物流平臺,更需要在多變的市場環境下進行數字化布局,提升服務品質,搭建自身的私域運營體系。
2015年成立的貨兜,是一家致力于提高跨境電商賣家寄件效率的一站式跨境物流平臺。貨兜通過塵鋒SCRM系統,結合自己的數字化物流平臺,完美打通售前、售中、售后各環節,真正做到讓服務和體驗“一站式”。
想成為“攜程”
跨境物流平臺還差什么
我們剖析跨境物流的本質,去除地域和距離后,其本質還是物流,歸屬于運輸服務業。而基于此的跨境物流平臺,本質上是一個服務聚合的平臺。因此,跨境物流平臺想成為行業內的“攜程”、“去哪兒網”,需要解決以下問題:
01 供應商不規范,難以打造市場合作優勢
作為平臺類企業,市場合作的質量決定了一個平臺的上限,同時也是企業蓬勃發展的重要推手。但由于近幾年跨境電商B2C興起,大量玩家入局,導致目前跨境物流行業仍處在發展不成熟的階段。眾多貨代基礎設置不健全,相關行業標準缺失,惡性競爭嚴重,私拆、掉包等行為頻發。
如何能夠在亂象叢生中挑選靠譜的物流合作方,是跨境物流平臺急需解決的問題。
02 服務才是平臺核心競爭力
疫情為行業帶來了風口,但當風口飄過,疫情造成的跨境電商物流供需關系暫時失衡就會調整過來。最終,跨境物流行業會回歸到服務的本質。
而作為跨境物流平臺,當行業價格、產品不斷趨于同質化后,提供優質、差異化的服務能夠幫助企業打造自身護城河,在潮水退去后,構建自身真正的核心競爭力。
行業終究會趨于平靜,在頭部和中小平臺都紛紛入局的當下,能否真正通過對客戶的精細化運營,滿足客戶的需求,以客戶為中心,在服務的規模、理念、流程、系統等方面不斷提升服務標準,是平臺在紅利結束、后疫情時代仍能獲取增量的確切手段。
03 數字化體系搭建不完善
作為跨境物流平臺,一般都會開發自己的物流平臺體系,負責物流信息的聚合和處理其他業務,這樣可以滿足大部分客戶的業務需求。但針對成交前的服務環節,很多跨境物流平臺并沒有進行數字化布局,其與客戶溝通交流的場景仍局限在QQ、個人微信等渠道,沒有一套完整的數字化系統對售前服務進行支撐,無法體現企業的服務能力。
數字化+服務
貨兜如何打造跨境物流行業的“攜程”
貨兜創始人詹樹光在傳統外貿行業耕耘多年,擁有豐富的同國際物流打交道的經驗。基于其前瞻的行業洞察力,詹樹光決定利用互聯網大數據技術,來解決賣家痛點。貨兜最初的定位就是要與服務商合作,將最優服務與最佳解決方案提供給客戶。
同塵鋒合作后,貨兜依托自身的SaaS云平臺和一站式跨境物流服務,結合塵鋒SCRM系統,將售前、售中、售后的整套服務流程打通,解決了跨境賣家、物流供應商及倉庫之間的服務痛點,將自身打造成為跨境物流行業的“攜程”。
01 制定流程規范,提供多重保障
針對跨境物流行業供應商不規范的問題,貨兜制定了多重措施來保障客戶的權益。
首先貨兜會對物流公司和服務商進行相關資質的審核,確保符合資質后才能進入到貨兜的服務體系中。
其次,在對供應商渠道的篩選中,貨兜會定期篩選具備競爭力的渠道,確保貨兜的服務和產品始終在行業內具備競爭力。
最后,在發貨過程中,貨兜會通過大數據對供應商的服務態度,以及存在的一些不良行為進行考核和把控,淘汰掉低效和不合格的供應商。
同時,由于跨境物流存在一些不可抗力的風險,比如不同國家的海關政策、天氣等因素影響,部分客戶會存在延遲送達,更有甚者會存在丟貨、損壞的情況。
針對這些情況,貨兜在大部分主流渠道中都配備了售后的保險賠償方案,最大限度的幫助客戶降低風險,減少損失。
通過標準化的流程規范,貨兜品臺聚集大量的優質服務商,打造貨兜自己的市場合作優勢。
02 塵鋒SCRM+企業微信,布局完整數字化體系
在成交后,依托貨兜專業的跨境物流平臺,可以滿足客戶的業務需求。但在成交前的階段,貨兜并沒有進行有效的數字化布局,這就導致企業在和客戶溝通時,不能準確的了解客戶畫像。
并且貨兜有大量的業務需要和外部客戶進行聯系,過去都是由銷售人員通過私人微信直接和客戶進行溝通,一旦銷售離職,企業客戶資源就會面臨流失的風險。
除了同客戶溝通外,物流作為高度依賴人力資源的行業,每一單貨物都要經過三四個環節和上百人的溝通協作。如果沒有一個系統的溝通工具,會導致信息傳遞層層衰減,讓企業很難第一時間掌握行業動態,難以在快速發展的市場競爭中覓得先機。
經過多番對比和嘗試后,貨兜最終選擇了基于企業微信的塵鋒SCRM系統。使用企業微信后,員工可以通過企業微信添加外部客戶的個人微信進行溝通交流,而員工離職后,其他員工可一鍵繼承客戶資源。
基于企業微信,貨兜對內可以進行上下游協同,將企業內部員工、物流供應商、倉庫等角色進行串聯;對外解決客戶流失、低效溝通難題,真正做到成交前環節的“數字化”。
03 精細化服務打造核心競爭力
塵鋒SCRM搭建的數字化體系,為貨兜帶來了標準化的能力。標準化能夠幫助貨兜處理更復雜的場景和業務,這其中就包括通過標準化、精細化的服務提升貨兜在成單前各環節的客戶運營能力。
智能標簽,了解客戶屬性分類
在成交前,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要了解客戶的屬性、分類及具體需求,這樣才能方便貨兜進行下一步的運營動作。
通過塵鋒SCRM智能標簽功能,貨兜可以對特定客戶進行分類,比如是B端還是C端客戶,業務需求是FBA還是電商小包等。并且標簽會在溝通過程中實時更新,不斷豐富客戶畫像。通過標簽分類,為貨兜的精細化運營動作夯實基礎。
營銷計劃,千人千面,精準觸達
在使用塵鋒SCRM前,貨兜的營銷活動都會采用群發的形式,這會導致觸達不精準,影響營銷效果。
同塵鋒合作后,基于客戶標簽,貨兜可以制定有針對性的營銷計劃和營銷活動。比如目前貨兜想要推廣一條美國的空派線路,只需事先根據標簽篩選出具有美國線路需求的客戶,結合營銷SOP自動發送即可,能夠做到精準觸達目標人群。
成熟度提醒,及時跟進客戶
提升客戶服務體驗的重要一點,就是要能夠及時跟進客戶,做到不冷落、不忘記,牢記客戶需求。
塵鋒SCRM的跟進計劃功能,能夠根據客戶的意向程度,來對貨兜銷售人員進行一個實時的跟進提醒。比如當客戶需求由“潛在”變為“意向”后,塵鋒SCRM系統就會及時發送通知,提醒跟進人員提供進一步的服務動作。
話術庫、營銷素材,降低銷售難度
貨兜標準化的服務還體現在銷售人員的專業性,以及溝通響應的及時性上。貨兜通過塵鋒SCRM的話術庫功能,將專業問題匯總整理上傳至側邊欄,遇見客戶提問后可以將標準回答意見發送至聊天對話框,提升銷售人員專業性的同時,也增強了與客戶交流過程中的響應速度,提升客戶體驗感。
同時貨兜還可以將企業介紹、產品介紹、宣傳物料等制作成視頻、宣傳冊、小程序等形似,通過營銷素材庫一鍵發送,讓客戶能夠全面了解貨兜及其產品。
并且營銷素材自帶的客戶旅程功能,能夠隨時跟進客戶對營銷素材的感興趣程度,為后續的精細化運營服務提供進一步的參考。
管理層,及時了解服務情況
對于管理層來講,需要能夠隨時查看員工的銷售情況及服務情況。為此,塵鋒SCRM提供豐富的數據分析維度,能夠客觀、準確的分析員工的工作飽和度、團隊狀態以及團隊業績的增量情況等。
另外,會話存檔功能能夠隨時展現銷售人員同客戶之前的溝通、服務情況,及時規避溝通風險,幫助貨兜打造專業、貼心的服務體系。
總結
貨兜通過自身強大的技術能力,結合塵鋒SCRM系統,打造從售前到售后的全鏈路數字化體系,加上優秀的市場合作能力和完善的服務體系,獲得了行業內客戶的廣泛認可。
未來,貨兜會繼續憑借平臺的數字化能力,借助企業微信和塵鋒SCRM實現精細化運營,以優秀的產品和服務,在不斷變化的市場中構筑企業護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