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刻報銷合作廣電計量:每刻助國企數字化轉型駛入快車道
客戶簡介
廣電計量是原信息產業部電子602計量站,經過50余年的發展,現已成為一家全國化、綜合性的國有第三方計量檢測機構。
自2002年改制成立公司以來,廣電計量已從老牌國有企業的內部實驗室發展為行業知名的第三方計量檢測機構,員工規模也從成立之初的9人壯大到4000余人,并于2019年成功登陸A股市場。目前,廣電計量在全國建立了57家分子公司,建立起覆蓋全國的服務網絡。
如今,廣電計量的計量檢測服務,涵蓋汽車、航空航天、軌道交通、通信、電力、石化、食品、農業、環保等關系國民經濟重要行業領域。可以說,上到無人機、國產飛機,再到智能駕駛、新能源汽車、載人潛水艇的零部件;大到國之重器,廣到衣食住行,廣電計量用專業的檢測服務賦能中國制造。
項目背景
2018年廣電計量的財務部門正面臨陣痛,主要集中在七大痛點上。
1 投訴、效率低
對于財務部來說,最為明顯的痛點便是繁瑣冗長的報銷流程,導致員工滿意度低。
2 驗真、驗重的繁瑣
以往,廣電計量需要依靠純人工來對發票信息進行查重驗真、審核發票合規性、以及對比業務類型和費用政策,耗費大量時間;還會出現易出錯、效率低等問題。
3 自查、巡查、稽查
作為國有企業,廣電計量在財務審核方面有著十分嚴格的標準,面對的常態化的自查、巡查、稽查,需要花費財務人員大量的時間。
4 加班、加班、加班
由于大量工作依靠人工,財務人員面臨經常加班的窘境,而加班時間往往浪費在重復性的勞動上,財務人員沒有時間去學習和充電。
5 流水的兵
在財務人才管理方面,廣電計量也面臨著眾多企業財務部門遇到的共通的問題,即財務人員的流失。
6 滿屏的APP
在差旅報銷場景下,廣電計量雖然接入了美亞、攜程、滴滴等TMC平臺,但卻缺乏一個將他們統一管理的平臺。越來越多的手機應用將差旅報銷復雜化了,反而成為員工的負擔。
7 數據的時效與異常
財務數據對于企業管理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傳統的費用報表手工計算,企業預算管理存在嚴重滯后性。
解決方案-每刻的閃光亮點
1 一步到位,免票報銷
在上線每刻報銷后,對接機票、酒店、用餐等平臺的同時,廣電計量通過對接差旅平臺企業版進行月度結算,將費用分配到不同的組織架構中,來進行統一的款項支付。報銷了節約了大家50%的貼票和報銷的時間,員工墊資情況大量減少,員工滿意度直線上升。
2 發票驗真驗重
將以往后端財務審核驗真的程序,轉移到前端員工錄入發票時,即拍即驗真。員工只需要在APP中掃描二維碼,就可以拉取真實票面信息,一旦驗出是假發票,系統就不允許進行下一步驟。而發票數據在數據庫中存儲,方便財務人員隨時查看調閱。對于電子發票也防止因為財務人員手動登記帶來的重復報銷工作失誤。
3 嚴控差旅標準
針對國企相關標準的差旅管控,員工在每刻上預定機票酒店時,能夠預定到的選項是經過每刻過濾的符合差標的差旅選項。通過每刻報銷在事前進行嚴格的預算管控,可以在源頭上杜絕差旅超標的問題。
4 隨時提單,實時審批
每刻報銷移動化、便捷化的報銷體驗,讓員工和管理者可以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報銷和審批。對于員工來說,在出差的過程中,即可使用智能識票、發票自動導入等功能進行發票識別及報銷提單;對于領導而言,可以在手機上實現遠程審批,員工也可以實時看到報銷進度。
5 逾期報銷考核
對于財務部而言,最為頭疼的是員工集中在年底進行報銷,給財務工作造成極大負擔。上線每刻報銷后,對員工進行逾期報銷的考核,在系統上設置如15天、30天等類似等級的報銷期限考核,如果超過一定天數才進行報銷,可能觸發報銷扣款。
對于員工來說,逾期報銷考核機制也會促使員工及時報銷,財務部門也能每個月及時獲取員工的費用信息,通過后臺上傳的數據進行差旅費預估,更好地管理成本費用,防范出現費用跨期等問題。
6 系統拉通,效率提升
一方面,每刻報銷通過對接攜程、美亞、滴滴、餓了么等TMC平臺,最大程度還原了員工的真實消費信息,增強消費透明度,整合第三方資源,降低管理成本;同時員工在使用時可以以每刻報銷為統一接口,提高員工使用便捷性。
另一方面,每刻與財務系統進行打通,一旦財務經過了審批點擊確認,便自動生成財務憑證,不需要財務人員審核完以后人工錄入財務憑證,節省了審核人員30%左右的時間。
7 數字資產可分析、可視化
在進行多維費控的同時,每刻報銷也將數字資產可視化、讓費用數據活起來,幫助決策者實現實時洞察、多維分析。每刻報銷支持30+預設報表,同時支持報表自定義。并且報表可支持手機端查看功能,滿足了移動化數據查看的需要。管理者可以實時查看財務數據,對于出現的異常數據,也可以提前進行預警及管控措施。
價值體現
在2019年上線每刻報銷后,廣電計量的報銷總量從1月份的13000筆,到年底增長到24000筆,發票報銷量成倍增加;與此同時,單個單據的審核流程時長則從4.2天降到了0.61天。通過一系列免票差旅對接,員工日常很多差旅行為不需要進行提前墊資,員工滿意度大幅提升。在每刻報銷用數字技術賦能廣電計量降本增效的同時,我們也發現一個趨勢,國企數字化改革正進入快車道。
真正的財務數字化升級,并不是單純的輔助作用,而是在企業人才管理、業務模式等環節起到關鍵效用。
1 用技術解放人力
人工智能等數字化技術的普及,推動行業內新的產業分工,推升價值創造體系向上發展,并且催生一批新的崗位。正如眾多高校在本科階段停止招收純會計類專業一樣,財務基礎崗位逐漸式微,而信息化系統管理員的崗位將會增加,業務和戰略端的決策工作也將在人工智能等數字化技術的助力下變得更加簡單高效。
以每刻報銷為代表的智能報銷平臺,能夠更好地用技術解決重復、繁瑣的財務工作,將財務人員從常規的校驗、審核等工作中解放出來,財務人員將更多地關注公司業務及戰略決策。財務崗位的職能正在被重塑,深度應用財務數字化技術的企業,能夠更好地適應不斷變化的企業業務運作方式及商業環境。
2 用數據打通生態
基于生態數據鏈的數據共享,是業財融合的基礎;數據總倉是基石,BI分析工具是有益助手,而管理思想則是靈魂。隨著企業數據量級的擴大,特別的國有企業往往具有較大體量,如果沒有一個連接數據的平臺,帶來的是數據孤島:數據的不可知、不可聯、不可控、不可取。每刻報銷通過連接差旅、支付、銀行等生態伙伴,幫助企業建立財務與業務的廣泛連接,使財務部門擁有大量數據的采集能力,實現大規模地采集、交互、及分析數據,將零散的數據只有轉換成資產,才可以更好的發揮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