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社會的進步,我國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我國居民進行海外并購的情況越來越多,但海外并購的步驟卻非常繁瑣,并且涉及面不廣,法律規定也很多。因此,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風險,海外投資風險增大。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介紹海外并購存在哪些風險。
海外并購存在哪些風險
境外投資并購法律風險是指中國企業的境外并購行為違反了東道國的法律法規或因法律問題處理不當,從而遭受成本增加、時間延長、投資并購失敗等與預期目標相違背的不利后果的可能性。
政治風險是指由一國政治體制、政策、某些特定組織的存在、或某些行為引起的項目可行性和贏利性波動的風險;這些特定組織可能是合法的、在政府控制之下的,也可能是非法的、不受政府控制的。這些風險可能使項目變得不可行或盈利能力下降,甚至使投資者徹底失去已經建成的項目。
跨國并購的財務風險是指由于并購定價、融資、支付等各項財務決策所引起的企業財務狀況惡化或財務成果損失的不確定性,是并購價值預期與價值實現嚴重負偏離而導致的企業財務困境和財務危機,是各種并購風險在價值量上的綜合反映,是貫穿企業并購全過程的不確定性因素對預期價值產生的負面作用和影響,是企業并購成功與否的重要影響因素。
海外并購只是手段,最終目的是使企業獲得更多盈利。因此,并購后必須進行有效的整合。通過海外并購重組,雖然迅速獲得了技術、人才、品牌、渠道等方面的綜合優勢,但是,風險在并購后并未消除。事實上,國內一些企業所并購的很多業務都是跨國公司剝離的非核心虧損業務,如果在并購之后整合不利,常常會造成繼續虧損,甚至虧損范圍擴大。因此,并購整合失敗的風險也是中國企業海外并購的主要風險之一。
境外收購后的文化整合是企業面臨的第一個問題,文化整合失敗也是跨國并購重組整合中最大的風險。企業文化是在一定的社會經濟條件下通過社會實踐形成的為全體成員遵循的共同意識、價值觀、行為規范和準則的總和,是一個企業在自身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以價值為核心的獨特的文化管理模式,主要包括思想意識和企業制度。
對于跨國并購而言,品牌整合是一個突出的問題。因為,品牌涉及商標等知識產權的保護問題,使用期限、使用費用等問題都應是必須考慮的因素,也容易因此而引發法律爭議。
品牌整合的最終目的是實現管理上的效率和社會評價上的良好效應。企業跨國并購中的普遍目的之一是獲得國外品牌,并加速發展自身品牌。如果整合不力,顯然會增加法律風險的發生。
首先,合適的國際管理人才缺乏,增加了管理整合中的法律風險。并購交易完成后,能否有效整合,能否在并購方和被并購方之間真正形成協同效應,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企業是否擁有一批認同本企業文化、了解本企業戰略發展思路和行業發展趨勢、熟悉國際慣例和當地經營環境的跨國經營管理人才。
在并購整合中,成本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問題,需要較強的財務能力,如果成本控制不當,容易導致成本控制整合中系列法律風險的發生。
并購可能會涉及人員的調整。對于跨國并購來說,人力資源的整合是非常重要的問題,如果處理不當,容易引發嚴重的法律風險。而在人力資源整合中,勞資沖突正是這樣一種易被忽視的并購后的法律風險。許多國家,尤其是那些民主意識濃厚、法制健全的國家,勞動法對勞動者的保護全面而系統,工會和其他勞工組織非常強勢。這對于不擅長民主管理的中國企業來說,意味著存在必需慎審應對的法律風險因素。
海外并購是一個很大的風險,總體來說可以分為九種。最重要的風險是法律風險,可能因違反國外有關法律或法律問題而處理不當,會遭受成本增加、工期延長或投資并購失敗等問題。以上就是海外并購存在哪些風險的全部內容了,希望能幫到大家。
[免責聲明]
文章標題: 海外并購存在哪些風險
文章內容為網站編輯整理發布,僅供學習與參考,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溝通。發送郵件至36dianping@36kr.com,我們會在3個工作日內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