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會計利潤與經濟利潤都作為績效評價指標,兩者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差別,作用方式、方法和經濟利益仍然有一定的聯系。財務收益是事后利潤。經濟效益收益和會計利潤有何不同?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介紹會計利潤和經濟利潤的關系,感興趣的話不妨接著看下去吧!
會計利潤和經濟利潤的關系
利潤是什么?收益是企業在某段時間內的經營成果,也就是全部收益和全部費用的差異。其包含收入減去費用后的凈收益,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虧損等。
財務收益是會計學上的一個概念,它是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進行計算的,基于權責發生制,運用可靠性原則,可比較性原則,實質性重于形式原則、謹慎性原則等反映企業在某一經營階段的經營成果,即期末凈資產與期初凈資產之間的差額,為賬面利潤。指企業在損益表上披露的利潤。會計費是在各領域應用得比較廣泛的一項會計指標,它直觀地反映了企業的投入與產出的差異。
經濟效益是一個經濟學概念,它是指企業總收益與經濟成本之差,即企業投資資本收益大于資本支出總額部分的價值。經濟收益又稱超額利潤或EVA。這種方法通常適用于企業內部管理,不向外界披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業的發展前景。
對于會計人員來說:利潤=總收益-總成本,其中,收益包括在日常業務活動中銷售商品、提供勞務、讓渡資產使用權實現的收入,公司非日常業務活動取得的收益等,總成本包括日常經營活動所產生的物料、人力等費用;經營稅及附加稅、銷售費用、管理費、財務費用等,以及因企業非日常經營活動而虧損。在計算收益時,僅考慮能夠可靠計量的實際產生的收入和成本。
經濟利潤與會計利潤之間的最主要區別就在于,經濟利潤考慮了機會成本,而會計利潤只考慮了會計成本,這表明,經濟學家與會計師分析經營活動之間的著眼點不同,經濟學家主要關心企業如何生產以及如何對產品進行定價決策,因此,當他們衡量成本時就包括了機會成本。而會計師的工作是記錄流入和流出企業的貨幣,結果,他們注重衡量會計成本,卻忽略了機會成本。
由于會計利潤和經濟利潤所包括的總收入和總成本的內容和范圍不一樣,所以企業管理當局采用二者時得出的結論也會不一樣,對于廣大投資者來說,由于他們的理念不一樣,他們所關注的利潤焦點也不一樣。以上就是會計利潤和經濟利潤的關系的全部內容了,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免責聲明]
文章標題: 會計利潤和經濟利潤的關系
文章內容為網站編輯整理發布,僅供學習與參考,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溝通。發送郵件至36dianping@36kr.com,我們會在3個工作日內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