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家失敗很多并非因為外部競爭,而是由于內部矛盾,是什么造成了矛盾?利益的分配無疑!利潤分配的核心是股權分配,不懂股權就敢創業無異于閉眼在高速上狂奔,稍不留神就會掉入深淵。接下來小編為大家介紹小公司股權分配的方案。
小公司股權分配的方案
選擇實繳注冊資本比認繳注冊資本好
雖然2014年3月1日施行的新《公司法》采用認繳注冊資本制,即除非法律、行政法規以及國務院決定另有規定外,公司的注冊資本不必經驗資程序,由全體股東承諾認繳即可,認繳期限由股東自行約定,但是,這不意味著股東可以“只認不繳”,也不是說注冊資本越高越好。
認繳制下股東的出資義務只是暫緩繳納,股東仍要以認繳的出資額為限為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若股東為了顯示公司實力,不切實際的認繳高額注冊資本,那么將面臨多重法律風險。
例如當債權人向公司索償時,股東的清償責任也隨之加重,又如公司解散時,股東尚未繳納的出資將作為清算財產,另外也需要考慮稅務風險。小編認為,創業公司要根據實際情況合理確定注冊資本,選擇實繳并進行驗資,使得“公司”這種企業形式能夠充分發揮它的風險隔離效果。
股權分配方案要最終落地于工商登記
出資是股權分配的必要依據,卻非唯一依據,創業者最終核算的股權分配方案往往與出資比例不一致,有些創業者會采用陰陽協議的方式,一方面簽署投資協議固定真實的股權比例,另一方面按照出資比例完成工商登記。
但是,上述方式的法律風險很大,一旦涉訴,不僅創業者的股東權益難以獲得保護,亦會消耗大量的時間成本,導致公司錯失成長良機。筆者認為在此情形下,可考慮采股本溢價方式解決:首先,創業者之前簽署投資協議,明確每位創業者的實際出資和股權比例。繼而,由創業者按照確認的股權比例和換算后的出資額進行工商登記,把股東超出登記出資額的部分計入資本公積金。
股份分配其實很簡單,關于公司的“股權計劃”,我們需要先了解幾個關鍵詞,了解這些關鍵詞之后,關于:股權架構、股權分配、股權設計、股權激勵等對各位小伙伴來說,就不會再有這樣的疑惑了,以上就是小公司股權分配的方案了,希望能幫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