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權,是指創業合伙人所持有的股份,如果能夠分給員工,員工的安全感較高,肯定會干勁十足;期權,也是股權,但是一開始它并不是股權,期權需要經歷公司的發展期與行權后,才能變成股權,期權的分配適用于非創始團隊和對公司做出巨大貢獻的核心員工。那么接下來小編給大家介紹介紹新公司最好的股權分配方案。
新公司最好的股權分配方案
公司的表決權為一體化狀態,在任何情形下股東都不容易產生矛盾,比如以下2種情況:
1、創始人是兩位股東,一位是51%,另一位是49%;2、不管創始人有幾位股東,其中一方股權比例超過了66.7%。
以上我更推薦第二種股權設計,因為一方的股權比例已經高達三分之二以上,他對任何事項都可以單方形成有效的公司決議,也就是一票否決權!
指股權在股權比例和表決權之間,做出不同比例的安排,將股東權利進行分離設計。我國新的公司法規定,章程約定可以同股不同權,也就是說公司的決策權不是由股權比例而決定的,這種設計的目的在于保護創始人的控制權,公司可以將分紅分配給投資人,但公司控制權永遠在創始人手中。
大名鼎鼎的jd集團,從股權比例上看,其實tx集團是第一股東,占股17.8%,沃爾瑪是第三個股東,占股9.8%,而創始人劉總占股是15.1%,所以劉總并不是第一大股東,但是jd集團采取的就是分離式股權結構,ab股模式也就是同股不同權,95%的a股算1票,5%的b股算20票,劉總擁有全部的b股,所以他永遠都具備絕對的控制權,一票否決權。
公司隨著發展,如果引入投資人或者其他合伙人,屆時公司的股權到底怎么分配呢?
創始股和干股,屬于共同創業的合伙人,無論職位高低,一律按照出資金額的比例進行劃分,公司初創,風險比較大,所以出資多的人承擔的風險更大,按照出資比例進行劃分再公平不過了,至于職位高低,只是一個分工配合的問題。比如共同出資100萬,a出資60萬,b出資40萬,那么a占股60%,b占股40%,以此類推。
大部分的創業公司沒有存活下來,并不是因為市場不行,而是因為沒有足夠的資金續命,去維持到公司的盈利期,所以前期拉投資是一個不錯的經營手段,創始人需要提前想好預留的比例空間是多少?至于投資額和占股比的問題,其中涉及到公司估值的流程,從多方面去考慮的,最終會是一個談判過程,如果創始人不懂,屆時可以依托評估結構。
貢獻股是指隨著公司的發展,后期公司可能會設置諸多高管職位,比如總監類高管人員,這些高管人員都會為公司的發展做出巨大貢獻,建議貢獻股每人占3-5%股權。
股權分配是一門學問,股權問題還會涉及到股權分配、股權變更、股權改革、股權激勵、股權融資、股權優化、股權質押等多個范疇,其中每一項都至關重要。
股權股份分配問題在最開始如果沒有處理好,今后的創業失可能失敗,尤其創業到了一定階段,基本步入正軌時,最容易出現分歧,如果在這個創業團隊中沒有一個人擁有絕對的控制權,誰也不服氣誰,可能最終的結果就是分道揚鑣,導致創業失敗。以上就是新公司最好的股權分配方案的全部內容了,希望能幫到大家。
[免責聲明]
文章標題: 新公司最好的股權分配方案
文章內容為網站編輯整理發布,僅供學習與參考,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溝通。發送郵件至36dianping@36kr.com,我們會在3個工作日內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