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市場競爭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企業要提高競爭力,必須從抓住市場機遇、業務第一的指導思想,轉變為市場把握和內部管理相結合,重視內部管理建設。只要堅持流程管理體系的不斷優化,才能在運營效率上超越競爭者,創造競爭優勢。下面就讓小編為大家介紹流程管理體系由什么方面組成?
流程管理體系由什么方面組成?
公司怎樣從管理層獲得利潤?有很多方法,其中一個重要方法是重新審視過程,加強過程管理,在過程中構建企業競爭力。但是,目前很多企業的管理流程中還存在很多問題,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①單一過程還需要規范、總結和完善;②過程管理業務體系尚未形成;③流程管理組織體系尚未建立,其根本原因在于后兩個方面。過程管理的組織體系和流程管理的運作體系并不建立,單一過程的優化就沒有方向,無法完成企業的主動行為,自然難以持續、有效地開展。因為許多企業沒有將流程管理作為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企業競爭力的重要管理手段,因而在這方面存在著嚴重的缺陷。
因此,企業如何建立有效的流程管理系統呢?其過程管理體系包括:過程體系規劃、過程設計體系、過程實施與評審機制、過程改進體系。四個方面一脈相承,體現了管理的PDCA循環。
過程體系規劃要考慮為使企業能夠有效地規范、管理和支持企業的發展,提升利潤空間,企業需要這些流程。第二,為了便于流程管理,在做流程系統規劃時,還需要建立分層次、分級的流程管理體系,明確流程間的上下游和接口關系,根據階段戰略目標識別關鍵流程,進行重點監控等。所以,流程管理體系規劃可參照以下原則:
1、過程體系規劃原則:完整
把企業的重要活動納入流程管理,形成完整的文件化流程體系。當前大多數企業的流程管理體系建立在ISO9000質量體系的基礎上,其他方面涉及的內容不多,一些重要業務還沒有納入標準化的流程管理體系。再者,許多企業缺乏規劃方面的流程,企業雖然變大了,而現有的流程管理系統仍保留著小企業的特點,注重的是事務性操作,層次不高,缺乏戰略牽引大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2、過程體系規劃原則:范圍明確
各個過程之間的范圍(起點和終點)清楚明了,將它們串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業務鏈,沒有斷點或交叉(不存在真空地帶或重復管理)。明確過程的范圍,可以避免過程活動之間的交叉,提高過程的可操作性。舉例來說,有一些企業把計劃工作和日常運營工作結合在一起的過程中,它們性質不同,時間跨度不同,負責部門和責任人不同,把它們一一界定,在實際運作中就不會出現職責不清、相互推諉的現象。
3、過程體系規劃原則:分層,結構化
過程系統按價值鏈進行結構化設計,建立層次、分級的過程管理體系,使過程之間的邏輯關系(上下游關系、支撐關系)清晰明確。當前不少企業只在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中設置了層次化的文件系統,而企業層次上的流程層次化、結構化還沒有建立。另外,過程之間的邏輯關系只是散見于過程描述中,整個過程管理系統的邏輯關系還不清楚,這是造成部門間接口不清、互相扯皮的重要原因。
4、過程體系規劃原則:認識關鍵過程
根據階段戰略目標,確定企業關鍵流程,便于重點跟蹤和管理。許多企業尚未建立基于階段性戰略目標而主動確定企業的關鍵流程來進行重點管理,這不僅導致許多企業缺乏明確的戰略,而且沒有將流程管理提升到支持戰略實現的高度。
這一階段,需要把握規范與優化兩個原則,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過程體系規劃設計:規范化
過程輸入輸出清晰;節點完整;活動規范明確,便于經驗積累和推廣;有流程圖、過程說明、表格。一般情況下,整個流程由三個部分組成:①流程圖——理清活動范圍和活動之間的邏輯關系,便于總體掌握,并使過程改進小組從整體過程而不是從職能部門的角度來看問題;②過程描述?--詳細說明流程圖各個活動的操作細節,以及輸入輸出,方便工作經驗的積累和推廣;③表格式—流程實際運行在表格中,過程信息的傳遞靠表格來記錄。
2、過程體系規劃設計:職責明確
過程角色劃分和責任明確。過程績效指標:通過設計過程的績效指標體系來判斷過程運行績效,從戰略的角度來確定過程的關鍵績效指標。許多企業的考核指標都是從職能考核的角度出發,沒有從流程的角度來建立、跟蹤、考核流程的績效。實質上,所有的績效都是依附于過程或過程所產生的,從過程角度建立的績效指標,才能促使人們摒棄部門本位主義,并促使每個人關注過程產出(過程產出、最終產出)的角度來整合設計績效指標,并選擇與階段性戰略目標相關的指標作為KPI.
3、工藝系統規劃設計:適應性
程序要符合企業戰略發展的要求和實際操作的要求。許多企業的流程還沒有體現戰略的要求,沒有把戰略執行的關鍵要素納入流程,從而成為員工的日常操作行為;另外,有些企業戰略改變了,流程沒有做出相應調整,新的關鍵成功要素沒有體現在流程中。因此,這里要特別強調過程的適應性。此外,不要企望用一個統一的過程來管理不同的企業,這樣只會使該流程從一開始就處于失效狀態。
在過程建立之后,關鍵在于實施,需要確立流程的權威,并建立對流程的持續審查機制,從而牽引著流程的不斷優化。對過程進行評審,可參照下列步驟。
1、過程體系規劃的發布,培訓的實施。
過程發布后,要對相關執行者進行培訓,確保過程執行者明確在新流程中的職責,執行標準變更,及時掌握新流程所需的操作技巧。
2、過程體系規劃確立過程的權威。
在過程建立后,要樹立流程權威,營造“重流程、重流程、重流程”的氛圍。要有效地執行流程,不能隨意破壞流程的權威現象出現,企業全體員工形成按流程操作的習慣。
3、過程體系規劃建立評審機制(計劃、方法、績效評估)并實施評審
它是確保該過程持續有效的關鍵步驟。關鍵性過程評審,過程部組織過程評審小組進行評審;其它過程評審,由過程領導部門組織相關人員進行評審。
4、過程系統規劃實施獎懲措施
對變化的管理,包括過程管理的變化,必須有系統的支持,否則將導致失敗。一套制度對在過程執行過程中提出有效改進的行為給予獎勵,懲罰不按程序執行的行為。
在過程執行和評審中收集到的過程缺陷,需要組織跨部門的團隊對過程進行流程改進。持續地,融入企業的階段性戰略要求,融入先進的管理理念,進而消除管理瓶頸,使流程持續優化、持續有效,是過程管理者的重要職責。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實現流程改進:
1、過程系統規劃體現策略
過程必須能夠支持企業策略的實現,這樣的過程才能有效,否則將無效,甚至會產生負面效應。所以過程改進目標必須體現企業戰略需求。
2、過程體系規劃體現了先進的管理理念
過程改進必須體現先進的管理理念。
3、工藝系統規劃,消除管理瓶頸
過程改進目標必須消除當前的管理瓶頸。
4、過程系統規劃:基準基準
建立行業或相關行業的標桿,學習行業內的成功經驗和方法;以標桿為基準,制定流程績效目標和提升計劃;跟蹤標桿基準。
5、工藝系統規劃:協調平衡
在過程改進中,要對上下游過程和界面過程進行梳理與協調,保證過程間的協調與平衡。
除以上所說的外,在建立了流程管理業務體系后,還必須保持流程的持續優化。舉例來說,根據過程管理體系的要求,組織跨部門的過程工作小組收集流程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定期對流程進行評審,對問題流程或適應性不強的流程進行持續優化,從而優化工作方法,解決管理瓶頸。只要堅持流程的持續優化,才能在運營效率上超越競爭者,創造競爭優勢。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介紹的流程管理體系由什么方面組成?感謝觀看。
[免責聲明]
文章標題: 流程管理體系由什么方面組成?
文章內容為網站編輯整理發布,僅供學習與參考,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溝通。發送郵件至36dianping@36kr.com,我們會在3個工作日內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