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一区二区_午夜视频99_免费白白视频_中文字幕一区免费

熱門文章> ipo上市需要哪些準備 >

ipo上市需要哪些準備

36氪企服點評小編
2022-11-25 14:26
1253次閱讀

|企服解答

ipo上市需要哪些準備:1.合適的 CFO 就位;2.打造有能力的財務團隊;3.建立穩健的內部行政與財務制度;4.組建合適的董事會;5.提前與銀行家會面;6.在提交 IPO 申請前接觸潛在投資者;7.理清股權結構;8.謹慎地與公司溝通 IPO 計劃;9.聘請合適的會計公司;10.解決公司治理問題;11.制定長期的財務模型;12.仔細審查損益表;13.不要 IPO 拖累業務;14.仔細評估業績指標報告;15.運行內部季度財務流程;16.讓公司表現超過預期

ipo上市需要哪些準備

ipo上市需要哪些準備

  1.合適的CFO就位

  一位優秀的CFO對任何后期階段的公司都是至關重要的。人們經常將CFO歸類為公司財務的“記錄者”,這是一個誤解。優秀的CFO不僅會“記錄”,還能夠針對公司的業務情況向董事會提供有價值的觀點。CFO對企業IPO的作用更大,有無數事務需要CFO處理。

  2.打造有能力的財務團隊

  對于上市公司來說,財務能力的門檻很高。公司領導層需要很好地預測業務,還需要能夠非常及時、準確地進行結算。通常在初創公司,關鍵財務人員直接向CFO匯報:財務計劃負責人,財務主管,財務主管,審計,稅務。所有這些二級職位人員都需要具備出眾的能力。一個運作良好的財務團隊還可以幫助避免一些負面的意外。在IPO之前建立出色的財務團隊是很必要的。

  3.建立穩健的內部行政與財務制度

  進行相關建設,以確保公司穩定運營,還可以幫助公司提高效率,從而提高利潤。

  4.組建合適的董事會

  在公司的早期,董事會主要由主要投資人主導。但是,由風險投資人主導的董事會可能對IPO的準備造成以下問題:首先,大多數風險投資人沒有上市公司工作或管理經驗,但如果CEO和董事會在管理上市公司的問題上都沒有任何經驗的話,情況就不太樂觀了。其次,由于證券交易委員會和證券交易所的相關規定,上市公司董事會在獨立或外部董事任職方面還存在許多限制。

  CEO需要確定一個過渡期,在此期間,董事會中任職的大部分甚至全部投資人都必須由獨立人士代替。如果你想要組建一個功能完善的董事會,在公司上市后仍然值得信賴,就要盡早做這件事,在上市前夕對公司董事會作出重大調整的風險非常大。

  5.提前與銀行家會面

  選擇合適的銀行家對公司IPO的成功至關重要。銀行的品牌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承銷你公司IPO交易的銀行家的個人品質,以及你與他們的關系。你需在信任的基礎上構建更深層次關系的銀行家,這樣在公司IPO過程中,銀行家會在各個交易環節(比如定價、資源分配等)上保證完全透明。

  6.在提交IPO申請前接觸潛在投資者

  如果你讓一部分投資者參與公司IPO,長期持有你公司的股票,那么你在上市以后成功運營公司的幾率就會升高。如果你與這些投資者建立了良好關系,讓他們慢慢了解你的公司,那么他們參與你公司IPO的幾率也會增加。但需要注意的是,要等待潛在的合適時機,再與銀行家和投資者進行接觸。如果太早接觸的話,會浪費大量時間,你可以將這些寶貴時間花在業務增長等更重要的事情上。你還應該保持謹慎,不要過早或過全披露公司業務情況。

  7.理清股權結構

  隨著公司發展,早期階段累積的股權問題也會不斷放大。例如早期的口頭協議或者早期的合同工、顧問,以及不滿的前員工。一旦申請上市,解決這些問題的風險就會增加。越早解決,好處越大,因此在IPO準備階段,一定要花時間提前解決問題。

  8.謹慎地與公司溝通IPO計劃

  這件事需要有一個很好的平衡點。一方面,你應該并經常需要與公司溝通IPO計劃,至少在管理層。但另一方面,承諾IPO時間,定價,上市后股票表現等細節并不是一個好主意。

  9.聘請合適的會計公司

  確保有一個聲譽良好的會計師事務所,他們可以幫你成功上市并走得更遠。這是一個可以看品牌的領域,投資者認可的會計事務所不多,你應該選擇你和CFO都愿意與之合作的,因為這是不可或缺的。盡早確定權威的會計核算方法,以便將其融入整個IPO過程中的每個環節,比如上市審計、財務報表、財務預測以及全面核算等。

  10.解決公司治理問題

  一方面,有大量的激進投資者試圖對上市公司施加影響,這對公司來說可能是高度破壞性的,對于創始人/首席執行官來說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特別是當他們無法獲得支持性的公司治理工具時。另一方面,反對激進投資者的關鍵手段(例如,給予創始人/CEO強有力控制權)可能會損害公司的責任。你和董事會需要主動選擇合適的治理模式,并執行下去。

  11.制定長期的財務模型

  有收入的那天起,你就應該開始建立長期的收入模型,甚至更早。這能讓你更清楚的了解真實的業務情況,引導你專注于高杠桿領域。你一定要經常重新考慮早期的假設,隨著時間的推移,你應該有一個高度可預測的業務。

  12.仔細審查損益表

  梳理你的盈虧報告,找出你想要改變的部分,然后在提交IPO申請前進行改進。例如你的公司有重要的收入來源,但你不看好,或者利潤率太低,或者長期來看,目前的定價不可持續,又或者你沒有對戰略重大領域進行投資。在上市前做出改變是相對容易的,一旦上市就會困難得多。

  13.不要IPO拖累業務

  股市投資者都想看到盈利能力,或者實現盈利的明確路徑,他們往往更關注未來而不是過去。在上市之前,投入推動增長。當你在上市之前為盈利打好基礎,比上市后容易太多了。

  14.仔細評估業績指標報告

  解決你計劃向投資者展示公司的方式,包括KPI(關鍵績效指標)和業務部門。這似乎很基礎,但實際上非常重要的。管理層應該努力為投資者提供理解和預測業務所需的指標。

  15.運行內部季度財務流程

  你應該在上市前就按照上市公司的標準運行內部的財務流程。這似乎是顯而易見的事情,但真正這樣做的企業卻很少。因為這不僅僅是簡單的擴大或調整。你必須在上市之前解決這些問題,因為無論上市與否,每一家優秀的企業都需要具備預測業務趨勢的能力。

  16.讓公司表現超過預期

  當你專注于為上市做準備時,很可能失去對業務本身的關注。但是只有長期的發展和盈利能力,才可能帶來有一個長期成功的上市公司。

[免責聲明]

文章標題: ipo上市需要哪些準備

文章內容為網站編輯整理發布,僅供學習與參考,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溝通。發送郵件至36dianping@36kr.com,我們會在3個工作日內處理。

相關文章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關注 36氪企服點評 公眾號
打開微信掃一掃
為您推送企服點評最新內容
消息通知
咨詢入駐
商務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