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爾,我在想內審的工作到底是提出問題,還是提出并解決問題?很多人會講,我們內審只是提出問題,整改或者解決問題是被審計單位的事情,我們只負責跟蹤一下整改進度就可以了。下面就由小編為您介紹一下淺析質量審計的“漏洞”。
淺析質量審計的“漏洞”
按照這種邏輯,我審計提一些現階段根本沒辦法解決的問題也是可以的,所以在閱讀審計報告的時候,往往會有一些奇葩的審計建議出現。比如機房沒有表格登記出入庫,他的審計建議是建議設置門禁系統,采用門禁卡進行出入。
在做QC審計的時候,發現某供應商閥門存在翻新的嫌疑。先看了一下閥門一年總的采購額在600萬左右,目前有3家供應商,出事的這家供應商一年在300多萬,從側面打聽了一下有安監局的關系。這一塊到底動不動,如果動,安監局的到時候隨便給你找點麻煩,你就得趴下。
到車間看了一下閥門,這一批閥門是9月出廠的,但是12月翻出來就是銹跡斑斑。
為了做對比,就帶著采購、使用部門、質檢,現場拆了其他兩個供應商的閥門和問題供應商的閥門,一起驗證了這一問題。
接下來的問題,就是采購負責處理。過了1個禮拜,采購給的答復對方不認可,認為是我們使用不當的緣故,說要賠就賠20萬。這明顯是采購在推脫責任,和供應商站在一起了。
私營企業的老板認為你行,不行也得行,就把這個事情壓給審計部,讓審計部去處理。我們也想到找到公司斷對方的貨,但對方會找安監局的人,后果。
有問題,但是對方不認可,這樣就得找一家鑒定機構。我在網上找的都是做材質(一開始沒懷疑材質有問題)、氣密性的檢測,沒有哪一家是做翻新閥門的檢測的。外地的檢測機構,怕不認可。
后來,我在質監局官方網站上找到了本地的對外提供服務的合作商,花了1200元,也就是3個閥門的錢,對閥門做了檢驗。檢驗的結果發現,閥門的材質都是采用低劣的材料,翻新更不用話說。根據這份檢測報告,讓對方承認了問題所在。
講這個案例,我只想說一句話:內審工作應該是發現問題,在問題得到被審計單位認可的前提下,提出解決方案并推動方案實施。以上內容就是小編為您介紹的淺析質量審計的“漏洞”,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免責聲明]
文章標題: 淺析質量審計的“漏洞”
文章內容為網站編輯整理發布,僅供學習與參考,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溝通。發送郵件至36dianping@36kr.com,我們會在3個工作日內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