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內容,引爆消費流行
在之前文章提到過一個觀點說:內容流量與商業流量,開始不可逆的快速融合。
今天想探討的問題是,在新商業流量,或者新內容流量下,內容與商業以怎樣的角色進行融合,是越來越同質化還是仍然有不同分工?
我的觀點是仍會不同,雖然商業流量開始有內容,內容流量也有商業消費,但這不會讓雙方同質化,各自還是會有不同的分工。
社交內容會更多的推薦商業消費,比如現在興起的種草,測評,包括直播賣貨,都是內容生態下的商業版圖。
商業流量的內容化,更多的是承載消費流行,進行規模化成交。
比如現在天貓的旗艦店,基本成為新消費品牌的第一官網,成為承載所有品牌信息的陣地,沉淀消費用戶的流量池。
我希望探討,內容流量+商業流量,如何產生消費流行。
以下,enjoy:
如果仔細觀察會發現,年輕人的消費決策,越來越依賴于內容推薦,看看別人在買什么,達人們在推薦什么,然后再決策是否下單。
年輕人的消費習慣與路徑,正在發生極大的改變。這背后是媒介觸達方式的改變,人們的信任邏輯在改變。
以前我們相信權威與官方,相信時尚雜志與時尚女魔頭。現在人們相信普通人,社交達人與普通小白的買家秀,這些正在成為消費決策中的核心力量。
流行話語權,正在交給年輕人。
之前我在寫新品牌營銷策略時,講沉淀品牌口碑很重要。
不管在小紅書,還是抖音、B站或者微博與知乎,包括一些深度媒體平臺,要有品牌不同的內容出現。
十幾年前品牌大多都會做搜索引擎SEO,現在可以理解為基于內容平臺的品牌口碑搜索優化。
包括之前與完美日記等新品牌溝通時,他們在快速成長階段,合作大量社交達人,做內容種草,做產品測評,買家秀等等口碑內容,這些內容給品牌的后續增長爆發,提供了充足的動力。
沉淀下來的口碑評價,將會成為最重要,最核心的品牌資產。
再談從社交內容到消費流行的邏輯。首先是社交內容成為風格趨勢,然后再反哺到品牌單品,助力成為爆款。
從品牌端的視角,如何讓產品成為爆款。
一方面持續積累口碑資產,保持與核心達人的優質關系。然后是建立普通用戶的口碑反饋機制,充分調動買家的分享欲。建立從大明星到專業達人,以及更廣泛的普通用戶的口碑資產。
另一方面充分與內容趨勢融合,成為趨勢的一部分。以前叫追熱點,現在追風格與流行。對于快速消費品來說,已經有柔性生產線可以快速反應,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跨界的方式,對內容趨勢做出回應。
比如最近流行甜喪妝,就馬上推出滿足這個流行的單品,成為趨勢下的核心單品。
另一個重要的問題是,消費流行如何發生的,誰在創造?或者說,消費流行是可以被創造的嗎?
接下來我們談談,當消費流行發生時,如何被創造。
李佳琦與6位Z世代年輕人,演繹首支Z世代彩妝態度紀錄片。
6位年輕人代表6種不同的彩妝風格,包括東方賽博、蒸汽夢幻、金屬機能、甜喪學院、千禧復古、斜杠中性。
可能你跟我一樣,也看不懂這些風格的定義與內容是什么,但不重要,這就是Z世代的流行。
這是專注95后興趣營銷的#天貓同好派#聯合#天貓彩妝周#,通過洞察泛二次元興趣偏好,暑期音樂節高頻場景需求,聚焦青年音樂X ACG熱門內容 X 彩妝文化,聯合碰撞發起#次世代幻妝#計劃,以此來創造美妝風格與生活方式上的趨勢流行。
天貓作為平臺方,有能力也有動力做這件事情,通過對趨勢流行的發掘與推動,在內容層面引領風格趨勢,帶動品牌銷量的增長,單品爆款的爆發。以此獲得多方共贏。
這個項目的內容與體量都非常龐大,從多個頭部平臺與媒體的潮流內容,到眾多趨勢達人的合力參與,再到線下極具創新的ACG沉浸式音樂節,以及站內基于興趣圈層的創新玩法等等。
即便天貓作為最大的消費平臺,也不能讓流行憑空發生。
流行是被洞察與發掘出來的。
天貓幾乎是所有新品牌的第一銷售陣地,有最全量的年輕消費者,所以有最全面的青年人消費數據。而未來的消費流行,就藏在這些數據中。
首先從大量的消費數據中,洞察最近一段時間開始快速增長的單品爆款或品牌,然后基于大量的這類洞察,提煉成為趨勢。
比如年輕人對美妝的態度是否在更加大膽,藍色黃色的眼影竟然也能銷售火爆。
同時與外部合作方一起洞察內容趨勢,比如小紅書的種草趨勢,達人的審美流向。比如B站最近的爆款內容。比如快手虎牙等陣地年輕人的情緒變化等等。
基于內容洞察加消費洞察,進行趨勢的提煉。
到第二階段,定義流行趨勢,創造風格關鍵詞,以便于后續的傳播。
此次幻妝計劃一共定義了6大風格趨勢,前面提到的甜喪學院、千禧復古等風格。
接下來是通過核心內容對風格進行充分解釋,成為內容流行。
在傳播策略上以圈層文化,加風格態度,再融入風格設計元素,以此對趨勢風格進行解釋。在輿論傳播渠道層面,以B站與微博作為核心傳播陣地。
在社交內容上,圍繞Z世代高頻場景,首次打通虎牙、soul、美圖秀秀、網易云音樂等9大青年社區平臺發起全域#次世代幻妝挑戰賽#。
限定邀請陰陽師、第五人格、QQ炫舞等6大ACG圈層頭部及熱門IP作為“幻妝課代表“,攜手李佳琦 x 青年代表打造首支Z世代彩妝態度紀錄片《后臉皮實驗艙—感官重置》。
整合權威時尚媒體瑞麗服飾美容x 95后美圖數據發布6大趨勢風格全方位大數據解讀,并精選歐萊雅美發、MISTINE、瞳色超能妝等11+知名彩妝洗護品牌及重點行業帶來趨勢“次世代妝備”。
聯合摩登天空打造“亞洲首個ACG沉浸式音樂狂歡”,知名coser、青年Rapper等超多次元偶像集結,打造次世代幻妝高濃度線下事件,進一步擴大議題影響。
通過多平臺,多維度的社交內容,打造“次世代幻妝”計劃,推動6大趨勢風格成為95后ACG流行,并以趨勢品牌與爆款單品承接。
回歸天貓的業務模式,由天貓的消費洞察開始,到趨勢風格的內容流行,最后回流到天貓站內,以多維度品牌與單品,支撐風格趨勢的消費流行。
此次項目的策略邏輯決定,必須在社交流量下做了大量內容,再回到站內,在站內規劃多元年輕化的玩法,留住消費者,鞏固流行趨勢。
核心當然是彩妝周大會場,與“次世代風尚”心智會場,這里作為核心成交場。
首先建立身份認同,當用戶進入淘寶站內,通過搜索關鍵詞可以進行答題互動,就像B站大會員的答題,ACG亞文化以及趨勢商品相關問題,回答問題后可獲得幻妝同好身份認證,同時領取專屬福利。
站內,圍繞圈層熱門內容x彩妝知識,首發上線搜索答題挑戰賽 + 拍立淘互動,從搜內容到拍IP,再到專屬心智會場11+大牌趨勢“妝備”承接全鏈路,并有效沉淀及運營相關人群。
然后到品牌商品承接,在站內打造11+大牌趨勢“妝備”,從搜內容到拍IP,全鏈路承接風格趨勢單品。最后是可持續的興趣人群運營,沉淀到不同品牌與IP的旗艦店內。
天貓同好派不止這一個案例,在今年3-4月份,聯合服飾新風尚與金妝獎,打造東方賽博次世代風尚,推動相關品類GMV規模化增長。
此次的次世代幻妝,是規模更大的流行趨勢打造,以及接下來還要做的“次世代極客”,將推動年輕化消費電子領域的流行。未來還將圍繞95后興趣圈層,不斷的發掘趨勢,不斷創造青年流行文化,帶動消費流行的爆發。
天貓作為平臺方,可以同時調動站外的內容合作方,站內的興趣IP與相關品牌,從最基礎的消費洞察,推動全民化的消費流行。
如果我是獨立品牌,我也想要爆款與流行,應該怎么辦?其實借這個案例,梳理了流行的邏輯,如何發生與生長。
理解這個邏輯后,先搞清楚自己是誰,然后找自己的位置,讓自己的品牌或單品,置身流行。
我們或許不能創造流行,但仍有機會置身其中。
今天就試圖講一句話,向外看,不斷向外看。在低頭賣貨的同時,看看外面年輕人在談論什么,在分享什么,消費密碼都藏在年輕人的分享列表中。
消費流行在當下,如何被創造與推動,是如何發生的。
首先當時社會大環境密切相關,比如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麥田里的守望者》風靡美國時,反戴紅色鴨舌帽成為叛逆少年的標志,這可以帶動消費流行(叛逆少年至今熱衷反戴鴨舌帽)。而喇叭褲的流行,是世紀初流行音樂的崛起,時尚雜志的集中話語權所帶動。
在當下,流行話語權,正在交給年輕人。
在小紅書,在嗶哩嗶哩,在所有社交內容平臺,每一位樂于分享的年輕人,他們在主導新的流行。
另一點變化是,商業廣告內容化。年輕一代對KOL們的商業推薦越來越寬容,不再是一碰廣告就反感。
從偶爾推薦,到專業種草與測評,再到直播賣貨。只要內容有價值,有助于人們的消費決策,是否是商業化根本不重要。
內容流行更加平權化,內容流行帶動消費流行。
我們再看這幾年崛起的新消費品牌,不管是完美日記花西子,還是喜茶元氣森林。
現在看來,他們都是當紅的流行品牌,但反觀他們的生長路徑時,很難看到傳統營銷的影子。
我叫不出這些品牌的定位是什么,也不知道他們的slogan,很少在公共媒體看到他們的廣告。
但在另一面,他們的內容在社交平臺不斷被分享,不斷被談論與推薦,這些內容(而非廣告)正在成就新的品牌,創造自己的消費流行。
消費流行的路徑是:首先有內容趨勢,然后定義風格,最后帶動消費。
能給到品牌的建議是:向外看,到內容中去。
以上。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楊不壞”(ID:yangbuhuai01),作者:楊不壞,原標題《社交內容,引爆消費流行》,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