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赤壁市防疫新招式,智能外呼助力3倍速疫情流調

機器人批量外呼,實現每小時400-500人的電話排查,流調數據實時打標簽,對在赤壁的流入人口迅速定位,大幅緩解了疾控工作壓力,提升赤壁市對外來人員信息的及時掌握。

赤壁市疫情流調流程圖
防疫工作的智能化,不僅僅發生在湖北省赤壁市。早在2020年疫情初期,全國多地政府與機構,就曾攜手智齒開啟智能抗疫。當下,新冠疫情呈現常態化、突發性趨勢,基層疾控中心仍然面臨防疫宣傳、流調通知等防疫工作的巨大壓力。越來越多的政府與機構,選擇智齒的智能外呼提效。
智能化外呼防疫場景,除「智能流調」之外,還有打疫苗通知及確認、社區住戶健康狀態回訪、社區疫情公告通知等。

智能外呼適用更多防疫場景
機器人初篩+人工跟進
及時全面掌握防疫動態
流調工作的特點是重復性高、收集信息固定、數據量巨大,疾控中心只需對來自中高風險地區的高敏感人群保持密切關注,而其他來訪者的外呼篩查卻占用了工作人員大量的時間。
1. 快速篩查:機器人獨立執行,快速鎖定風險人群
在AI助力下,智齒首先通過智能外呼機器人,對當日來訪的外地號碼進行批量外呼,收集固定的、重復性的信息,對觸發關鍵信息(如武漢),或未接聽、掛斷、態度不佳的人員進行分層標記,并向疾控中心提供外呼任務結果。工作人員根據對外呼結果的審查,再主動聯系有風險因素的人員。
若需應對突然大幅增加的外呼任務,疾控中心可以通過配備更多機器人同時執行。假設有1萬條待呼叫數據,每通電話1分鐘左右,那么配備200個機器人同時外呼,1小時內即可完成全部外呼任務,快速及時。
2. 智能復撥:未接起電話可自動再呼叫
外呼機器人的快捷,還體現在對異常通話的即時處理上。例如對于未及時接起的通話,可通過系統設置,實現XX分鐘后自動復撥,還可設置復撥次數。最大概率提升目標來訪者的接聽率。
對于多次呼叫未接通的電話,系統可自動發送包含“獲資短鏈接”的短信,引導未接通人員及時全面的填報防疫信息。
自年初疫情以來,赤壁市需要每天進行海量外呼流調。應用智齒外呼機器人后,55%的非敏感人員數據由機器人獨立收集并過濾,人工僅需對45%的數據進行二次撥打,大幅降低人工應對疫情流調的工作壓力。
號碼認證+官方話術
有效提升接聽率、獲資率
隨著疫情趨于常態化,一些不法分子冒充疾控中心對市民實施詐騙,嚴重影響正常疫情流調工作的開展。如何通過有效的手段「證實真身」,是智齒在執行疫情流調任務中著重解決的。
1. 號碼認證:官方標識打消接聽者顧慮
為打消接聽者顧慮,當地疾控中心往往希望通過本地號碼進行外呼。基于此,智齒可以提供海量優質號碼資源。疾控中心能夠選擇所在地的號碼執行外呼任務,同時在接聽者手機來電顯示中,添加“XXX疾控中心”認證字樣(僅安卓手機),雙重手段增強號碼的官方屬性。
2. 官方話術:開門見山表明身份
在號碼認證的基礎上,各地疾控中心還應用“官方身份開場白”。接聽通話后,機器人會用正式的聲音介紹身份:“您好,這里是湖北省疾控中心,由于您是從外部入市,現在需要對您做疫情流調工作,請您配合。如有疑問,您可撥打12345市長熱線咨詢當地政策……”表明身份的同時,用當地權威的標識來強化官方身份,以獲得更好的配合。

赤壁市智能外呼流調話術展示
在赤壁市疫情流調項目中,外呼機器人的實際接聽率超70%,對流調工作的有序開展、外來人員信息的信息收集發揮了關鍵作用。
話術運營+風險識別
持續提升識別準確率
1.流程調優:專業優化師持續優化外呼過程
針對疫情相關項目,智齒會全程配備專業的優化師,快速搭建基線話術開展任務,并對流程、輔助手段等多方面因素進行持續調優,不斷提升外呼效率。
優化師首先將根據各地防控疫情政策,搭建符合當地情況的外呼話術及信息收集項,配合精細化的話術節點設置,有效判斷來訪者的不同情況;此后,優化師會全程負責外呼任務執行,并根據數據表現持續優化話術流程,使機器人更智能、更靈活。
2.標簽管理:設置合理的標簽及觸發機制,提升風險識別度
防疫流調篩選的核心目的是找出中高風險人群,以便后續開展深入調查和管控。機器人將對來訪者在通話中提供的信息進行有效識別及人物畫像,提升防控工作開展的精度和密度。
智能外呼后臺標簽管理
典型的流調話術中,機器人會詢問對方是否去過中高風險地區、是否為外來人口、是否發熱等相關數據,通過NLP語義識別及節點、關鍵詞的觸發,機器人可將受訪者劃定為三大類,并執行相應的后續動作:
A. 低風險人群:直接關閉流程
B. 中高風險/不配合的人群:做出標記提醒人工觸達
C. 未接通群體:設置定時重撥
此輪武漢疫情發展迅速,赤壁市疾控中心要求智齒快速開展外呼工作。在優化師的響應下,話術模板在24小時內實現從立項到交付使用,并通過清晰、全面的流程及標簽設計,完成了對風險人群的高效標記,確保防疫工作的順利、常態化開展。
— —
智慧防疫,智齒在行動。我們將繼續深挖場景,最大限度發揮AI在防疫工作中的效能,共同迎接戰勝疫情的曙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