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產品經理的思維做活動?

對于活動主辦方來說,異常會議活動就是他的產品。而用產品經理的思維來做活動更能打造一場完美的活動。
產品是指能夠提供給市場,被人們使用和消費,并能滿足人們某種需求的任何東西,包括有形的物品、無形的服務、組織、觀念或它們的組合。從這種層面上來說,萬事萬物皆是產品。公司生產的APP是產品;設計師創作的海報是產品;程序員寫出來的代碼是產品;領導帶出來的團隊是產品;活動主辦方打造的會議活動也是產品……甚至于我們每一個人,既是產品的創造者,同時又是產品本身。
在幕后推動著產品的設計、實施及落地的就是產品經理。在打造產品的過程中,產品經理們都遵循著一整套體系完整、邏輯嚴謹的方法論,這就是——產品思維。
產品思維包括四個核心元素——用戶、痛點、體驗、價值。簡單來說,就是從參會用戶的現實需求出發,抓住用戶痛點,強化體驗,才能打造出有價值的產品。那么,主辦方站在產品經理的角度,該如何運用產品思維打造一場完美的活動呢?接下來,我們將從以下四個維度進行分析。
一、用戶維度
用戶維度是產品思維的核心,一切都要圍繞用戶思維。獲得用戶的認可就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作為互聯網龍頭企業,由騰訊打造的產品—微信,其每月用戶流量已超過10億。微信取得成功的關鍵就在于騰訊始終堅持“一切以用戶價值為依歸”的產品理念,為億級海量用戶提供穩定優質的各類服務。
同理,一場受用戶歡迎的會議活動必定是要符合參會人員口味的。要符合參會人員的口味,主辦方就必須要樹立用戶思維,從會議活動目標用戶角度考慮問題,站在他們的立場看待自己的活動。
當主辦方搖擺不定,在猶豫是否要舉辦一場會議活動時,可以通過運用用戶思維來做決定:
A活動對用戶有價值,做!
相同活動成本,A活動比B活動對用戶更有價值,做!
用戶價值相當,但相同成本A活動做完后還能做一個對用戶有價值的C活動,做!
真實的活動籌辦工作中相關因素千千萬萬,在這里我們僅用抽象后的極端簡化情況來強調,活動主辦方不應該被錯綜復雜的具體事務干擾了判斷,應當通過產品思維來考慮,一切以用戶需求為核心。
當主辦方在策劃一場會議活動時,按照用戶思維來準備這個活動,需要思考以下幾點:
1、這場會議活動能滿足哪一類目標群體的需求?
2、這場活動能滿足目標群體的何種需求?
3、這場會議活動如何滿足目標群體的需求?
一句“一切以用戶為依據”的產品思維看似非常簡單,但在實際活動執行過程中轉變思路其實很困難,需要慢慢轉化。活動主辦方需要在整個活動策劃、推廣過程中,時刻復盤自己是否體現了用戶思維,有沒有以用戶為導向。
二、痛點維度
痛點:顧名思義,就是產品在使用的過程中,給消費者帶來的不方便處,是一種負面的感受。痛點的本質,是用戶未被滿足的剛性需求。馬云曾說過:哪里有抱怨,哪里就有機會。
痛點帶來需求,互聯網時代,用戶的任何痛點都有可能成就商業的成功。在活動前期準備過程中,能否敏銳感知并捕捉到參會人員的痛點,將成為活動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
痛點就是引爆點,針對參會人員(用戶)痛點組織的會議活動,就是要幫助其解決實際工作中的問題與困境。痛的越深,領悟就越深,活動對參會人員(用戶)的黏性就越大。
東京理工大學教授狩野紀昭發明的KANO 模型能夠很好的詮釋了痛點需求是否痛。
真正的痛點能讓用戶感到驚喜!作為活動主辦方,怎么樣找到用戶的痛點呢?
第一步:明確會議活動的參會人群;
第二步:了解用戶參與會議活動的全部步驟及過程。通過MICE法則(不重疊、不遺漏)細致挖掘每一個可能出現問題的環節。
第三步:融入用戶真正的參會場景中,只有這樣,你才會作為一個真正的參會人員體驗活動的流程與服務,才可以切身的感受到活動中存在的一些痛點 。
第四步:利用獲得的用戶信息分析每一個用戶的行為。通常的做法就是通過往期活動的數據分析、通過問卷調查對用戶進行調研,可以最直觀地了解參會人員在參會過程中的痛點。
發掘并把握好用戶的痛點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搞定的,需要活動人不斷的做頭腦體操,同時多接觸我們的目標用戶,沉到用戶之間,傾聽他們的想法,從他們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然后真正的給他們帶去有價值的產品。
時代在變,用戶的痛點會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只有不斷創新才能游刃有余地占有市場。
三、體驗維度
產品思維的另一顯著特征就是注重用戶體驗。體驗是用戶感知產品溫度的一種有效方式。從這個層面來理解,會議活動不僅是嘉賓演講、產品展覽的簡單組合和堆砌,而應該有“有血有肉”、“有溫度”的。
用戶參加會議是一個完整的過程,從最開始的尋找會議,了解會議、注冊報名、支付,再到會議現場簽到、聆聽嘉賓演講,再到會議結束離開,這些所有的點都是用戶體驗的一部分。
用戶對會議活動的體驗貫穿于參會時的每一個細節。好的用戶體驗,是從細節開始,并貫穿于每一個細節。主辦方想要給參會人員一個好的用戶體驗感受,就需要從所有的細節點來思考一場活動如何打造。
參會人員在了解會議活動的過程中,如何能了解到活動的完整詳細內容?
如何簡化活動的報名流程和支付手段,提升參會者報名體驗?
會議現場如何避免混亂的簽到場面,才能夠給參會人員留下好印象?
……
活動主辦方需要不斷改進和完善活動的流程,用真實的體驗和參與給參會人員留下深刻的印象。
譬如:在會議宣傳過程中,主辦方可以通過百格活動PC端官網和H5微網站建設優化,使會議活動具備會議介紹、會議日程、演講嘉賓介紹、大會往期資訊、在線報名等多項功能,打造一個集功能性、視覺性、權威性于一體的官方網站形象,在提升參會人員的參會體驗的同時也可以提升會議品牌形象。
在現場簽到環節中,主辦方可以通過一個有互動、有代入感、有秩序地簽到方式保證現場簽到的順利進行。在6月28日舉辦的第五屆MTSC測試大會中,使用了百格活動的電子簽到系統,讓整個簽到流程更精簡、更高效,給現場2000余名參會人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主辦方通過會議活動中整個參會流程的體驗設計,有效提升用戶體驗,讓用戶感覺更愉悅、更有價值,這是建立品牌、建立口碑的一種有效方法。
四、價值維度
產品的生命在于價值,沒有一個人需要一件毫無價值的產品。若不能給用戶提供價值,用戶分分鐘會拋棄你;若不能給業務或公司組織戰略帶價值,也終將會被市場淘汰。因此,只有清晰呈現價值的會議活動才是有生命力的,也才能得到參會人員和管理者的認可。
這個活動能為用戶做什么,推廣后能否獲得廣泛用戶好評,最后能否創造收益,這些都是會議活動的價值。很多活動雖然項目開發成功了,但是活動本身卻無人問津,慘淡收場。因此思考價值,是產品思維的一個重要方面。
活動能否成功,首先要看活動價值在何處,是否具備獨特的賣點,即是否具有鮮明的價值主張。要能抓住活動的核心價值,能解決用戶的痛點需求,打動用戶、讓用戶尖叫,并逐步形成品牌忠誠度。
比如可口可樂——換腦大會、Unite大會——Unity for all(萬物互聯)……只有具備核心價值的活動才容易找到營銷的切入點,同時為口碑營銷打下基礎,方便記憶和傳播。
技術和社會的發展,推動著會議活動的前進,對于會議活動主辦方來說需要不斷創新提升會議價值以滿足甚至引領用戶需求,才能讓會議活動擁有持久的生命力。因此,在知識經濟的互聯網時代,會議活動主辦方想要打造一場完美的活動,就必須要具備產品思維,從用戶需求出發,抓住用戶痛點,強化體驗,才能打造出有價值的會議活動,從而適應公司的發展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