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核武器?谷歌前CEO語驚四座
新智元報道
【新智元導讀】谷歌前首席執行官Schmidt認為,AI就像核武器一樣。你同意這個說法嗎?
把AI比作核武器,你覺得合理嗎?
谷歌前首席執行官Eric Schmidt將人工智能比作核武器,并呼吁建立一個相互保證的威懾制度。
類似于核武器的那種。
人工智能和核武器一樣危險嗎?
7月22日,Schmidt在阿斯彭安全論壇「關于國家安全和人工智能」的小組討論中,談到了人工智能的危險性。
在回答有關科技界道德價值的問題時,Schmidt表示,早期他自己在谷歌公司時,也曾低估了大數據的力量。
時至今日,他呼吁,科技應該要更好地符合其服務對象的倫理和道德。然后他就在人工智能和核武器之間做了一個有些出格的類比。
Schmidt預計,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和美國需要圍繞人工智能做點什么。
AI和機器學習一樣,都是令人印象深刻且經常被誤解的技術。
在很大程度上,它并不像人們認為的那樣聰明。它可以制作出杰作級的藝術品,甚至在「星際爭霸II」中擊敗人類。
然而,試圖讓它完成更復雜的任務,如駕駛汽車穿越大城市,短期內還實現不了。
Schmidt想象,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和美國都會有關于AI的安全方面的擔憂,迫使兩國圍繞人工智能達成一種威懾條約。
他類比了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當時外交部門圍繞地球上最致命的武器精心制定了一系列控制措施。
但是,在全世界通過《禁止核試驗條約》、《第二階段談判協議》和其他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立法的地步之前,廣島和長崎的已經被毀滅了。
美國在二戰結束時用原子彈摧毀了兩個城市,殺死了數以萬計的人,并向世界證明了核武器的恐怖力量。
我們可以說,沒有美國這一出,人們通過上述這些條約和協議的動力可能就不會那么強了。
隨后,俄羅斯和中國的政府便急于獲得這種武器。
目前,人類與這些武器共處的方式是通過一種叫做「相互確保摧毀」(MAD)的機制。這是一種威懾理論,內容是如果一個國家發射核彈,其他國家也將進行反制發射。
AI是其創造者的反映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新智元”(ID:AI_era),作者:新智元,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