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部長修煉寶典②:企業如何利用大數據分析平臺實現生產異常的快反和處置?

“應急預案,是指各級人民政府及其部門、基層組織、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為依法、迅速、科學、有序應對突發事件,最大程度減少突發事件及其造成的損害而預先制定的工作方案。”
—國務院辦公廳《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管理辦法》
生產的現場成為“戰場”意味著什么?意味著企業的人在以秒為時間單位地保持著覺知:生產一有異常,你就得快速地反應并解決,否則,生產節拍就滿足不了。
在部署了數字化生產管控平臺之后,王部長所在的裝備制造廠實現了異常問題的在線督辦和環環追蹤;如何強化異常風險的處置能力?如何實現生產問題的快速反應?如何增強團隊作戰能力?關于異常問題管理,王部長有了新的想法。
王部長的“新想法”:將管理要求和制度規范落到系統,提高科學執行與協同能力
王部長對問題督辦功能提出了新的想法,“現場的很多常見問題發生后應該誰負責,怎么處置等,我們在制度里已經明確過了,更應該做到系統里。發生問題后快速生成督辦,不需要每次又是選擇部門,又是填寫工作安排的,太麻煩了而且還容易延遲且出錯。”
“王部長,您說的太對了,我們可以引入事件和預案的概念。在生產過程中,可以把重大的、常見的異常當作事件去應對,那么這些異常就需要有相應的應急預案。”
“哦?你這個觀點有點意思,說說看”
為什么生產管理需要應急預案?
01、生產管理中的問題,多為突發事件
生產過程中的一些重大的常見的問題,如:設備故障,材料缺陷,交期變更等,往往發生突然,這就會使生產管理人員措手不及,應對混亂,導致解決效率低下。
突發的異常需要有相應的預案準備。
02、生產管理中的問題,存在相互關系
生產過程中往往因為某一事件,而連鎖發生多起異常,這些異常之間相互關聯,相互引發,需要同時解決處理。因此需要基于事件的機制進行管理。
將有關聯,相互影響的異常問題,按照一個事件進行處置。
03、生產問題影響范圍廣,對交付沖擊大
生產過程牽一發動全身,看似細微的異常,經過蝴蝶效應的放大,很可能對最終產品巨大交付造成影響。如:一個零件的超差,可能導致調試不通過,進而影響交期。
通過預案,在搶先感知和應對中加快問題閉環。
04、生產問題涉及組織多,對協同要求高
生產過程中的異常事件往往需要多部門共同處理,部門間的協作情況直接影響事件的解決效率。
通過預案,在預先部署的處置措施和有條不紊的快速反應中提高協作效率。
“對對對,是這么回事!生產過程中分秒必爭,而且突發的事情太多了,防不勝防。有了預案就能大大提升反應速度和解決效率。”王部長十分感興趣,“那具體是怎么做的呢?”
如何開展“生產事件”的預案管理?
01、快反機制:建立生產事件的快速反應機制
以解決異常問題,提高生產反應速度為出發點,建立“日常監測-事件發生-預案響應-督辦跟蹤”的生產事件閉環流程。
當事件發生時,按照既定的處置措施拆解形成若干工作事項,并以問題督辦的形式進行跟進;同時事件的信息按照消息規則通知到相應的人員;形成與生產業務現狀匹配的生產事件快速反應機制。
圖-1 生產事件快速反應機制
02、生產事件:以實際業務出發,個性化定義生產事件
圍繞生產過程中各類異常,將造成生產停工或進度延遲,進而影響產品交付的異常問題定義為生產事件。
在數字化管控平臺維護事件的信息,包括:事件內容、事件等級、觸發規則。事件內容按照不同的業務劃分進行梳理,事件等級按照影響程度大小進行界定,事件的觸發規則按照管理需要進行維護。
圖-2 事件的定義
03、觸發判定:基于靈活規則維護事件觸發條件
結合業務現狀和管理目標,基于平臺構建事件觸發規則。
由于生產業務復雜,異常事件多樣,需要基于業務現狀和管理要求,靈活定義事件的觸發規則,同時維護相應的監測規則和頻率。通過數字化生產管控平臺的內置組件,可以自由拖拉拽各種條件規則和流程關系,進行靈活可視的規則維護配置。
圖-3 事件觸發判定規則配置
04、處置預案:梳理并落地各事件對應的處置預案
將管理要求與制度規范融入到預案中,形成有效的事件解決預案。
基于生產問題及明確的解決辦法,梳理異常事件對應的處置預案。針對每一項事件,在處置預案中,明確工作事項,責任部門/人員、時間要求等信息。
圖-4 梳理處置預案
05、預案執行:在線跟蹤預案的執行落地情況
當事件發生后,實時查看追蹤事件的處理情況及履歷。包括:事件的狀態、通知對象、相應的處置預案,涉及的調度指令和問題督辦等。同時可以查看各項工作預案的狀態、執行進度、處理反饋等信息。
圖-5 預案執行在線跟蹤
按照以上方法,我們可以定義一個事件,如下:
事件A:“產品試驗未通過”,為重大事件,需及時報警。
對于事件A的處置預案,示例如下:
1. 由產品試驗中心,在2小時內,完成試驗數據整理及原因初步分析。
2. 由質量檢驗處,在2小時內,完成產品全生命周期質量數據的匯總。
3. 由研發設計中心,在1小時內,到達現場并分析設計及工藝問題。
4. 由科研管理處牽頭,在12小時內,出具試驗結果聯合調查報告。
5. 由生產管理處,在4小時內,完成試驗計劃及生產計劃的重新調整。
?王部長:“這種方式太好了!這就和我們現在的問題督辦結合起來了。”聽完我的介紹,王部長激動地說“我們現在每個異常問題,都要靠人來手動發起督辦,有時候填寫的東西是比較多,而且督辦之間沒有關聯性。有了事件和預案的話,我們對異常的管理和反應就會更高更快了!”
?小智:“是的,對于常見的異常問題,完全可以通過事件和預案的方式進行跟蹤管理,既節省了人力,也提高了效率。”我補充道,“而且以事件和預案來管理生產問題,將會是一套長期有效的機制。實際生產現場的處置措施可以不斷地更新優化預案,而預案又能持續地豐富完善制度。最終將管理制度和解決規范落實到平臺上,成為企業的生產管理大腦。”
?王部長:“可是生產中的問題這么多,我們應該如何著手呢?”王部長疑惑道。
?小智:“王部長,您問得好”。“所謂預案,一定要有很強的針對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按照我們的經驗,對于經常發生且處置辦法相對明確的異常進行管理,就足以實現大多數生產問題的快速反應,整體效率也就提升不少!”
?王部長:“非常不錯,我們馬上就組織梳理這些常見的問題和工作預案”王部長笑道“以前經常聽別人說生產快反系統,今天總算見到了!”
王部長的生產管理進階之路
未完待續……
?陳工:(“咚咚咚”隨著一陣敲門聲,負責生產考核的小陳推門進來)“領導,這個月車間的績效考核結果我發您郵箱了,請審核!”
?王部長:“好的,知道了,謝謝。”(小陳走后,王部長若有所思的看著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