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云CEO董晗:國產化進程加速,助推政企數智辦公平臺深化發展
政策催化加疫情助推下,辦公線上化迅速完成著市場教育已經成為當前的主流趨勢。而隨著“國產化”成為各行業數字化發展道路上的關鍵詞,政企辦公領域國產替代的發展確定性更加凸顯。
近期,融云與艾瑞咨詢聯合發布的《2022 年中國政企數智辦公平臺行業研究報告》(下簡稱《報告》)顯示,2021年數智辦公平臺市場規模已達 74 億元,增速達 22.1%。隨著移動化辦公滲透加深帶來的第一輪建設和政企內部需求升級引導的第二輪建設,預計市場在未來 3 年將以 20% 的復合增速增長。
《報告》進一步提出,未來數智辦公平臺會朝著移動化、智能化和集約化方向發展,并且銜接外部客服類系統,實現內外協同的行業趨勢。
結合國產化進程加速的大背景,融云 CEO 董晗認為,這將催生一個巨大的政企辦公市場,我們將正式迎來政企數智辦公的黃金時刻。
就在今年下半年,融云正式推出了面向政企的數智辦公平臺產品“百幄”。
“百幄”的推出,對老牌通信廠商融云來說意味著什么?而進軍政企辦公領域,融云手上又有何“屠龍寶劍”?中國軟件網記者特邀融云 CEO 董晗,帶來一次深度的獨家訪談。
深耕細作,外需內因共同驅動“百幄”誕生
融云“百幄”的推出并非偶然。
事實上,早在 2018 年左右,融云便開始以通信中臺能力與伙伴合作賦能政企協同辦公場景。多年沉淀,深入業務,才構成了如今“百幄”的集大成優勢。
過去多年,政企組織均擁有了一定的信息化基礎,但不同時期各具階段性特色的系統建設積累下來,導致的結果之一便是“系統和軟件越來越多,而數據卻流動不起來”。這也是數字化轉型的緣由和目標,就是要實現數據和系統的融合。
正因如此,根據《報告》,基于即時通訊搭建數智辦公平臺,改變獨立建設、相互割裂的業務系統現狀,提供統一身份認證、統一消息待辦通知以及統一業務應用入口,成為目前政企辦公平臺的主流趨勢。
外有客戶需求,內有融云積累,雙重驅動之下,融云“百幄”應運而生。
融云“百幄”數智辦公平臺,以高頻使用的內部通訊切入,以工作臺為入口,圍繞政企辦公領域涉及到的人、工作、知識、業務、場景,將各類辦公服務串聯在一起,構建溝通協同、組織管理、應用管理和安全治理四大模塊,打造具備應用聚合能力的統一辦公平臺,形成政企數字化升級的驅動器,助力政企行業實現安全、高效的數字化能力建設。
信創為基,全面適配國產化的體驗升級
2022 年 9 月 28 日,國資委 79 號文全面指導信創產業發展進度,提出 2027 年前完成黨政兩大核心體系及金融、石油、電力、電信、交通、航空航天、醫院、教育等主要行業的國產替代工作。
這對行業來說是一道明確的前行指引,將激活大量的國產替代需求,也是融云堅定入局政企辦公領域的強心針。“在國產化方面,融云準備已久。”董晗說。
目前為止,融云已經完成了對所有主流國產化方案的適配,涵蓋芯片、操作系統、數據庫、中間件等 300 多種組合,支持信創基礎環境下的政企辦公平臺搭建。
“百幄”還提供服務架構、客戶端、網絡傳輸、業務數據、系統管理等多維度安全保障,支持閱后即焚、電子水印、終端遠程擦除、消息存儲加密、防截屏、客戶端防篡改、客戶端反編譯等全方位安全加固。
更為重要的是,國產化適配只是融云的基本功之一。在此基礎上,“我們還多做了一步,就是對國產硬件的性能調優,‘百幄’在相對低配的硬件上也可以在內存占用、反應速度等方面表現更好、體驗更佳。”董晗介紹道。
靈活組件,支持政企搭各自的“變形金剛”
說到“百幄”的產品結構,除溝通協同、組織管理、應用管理和安全治理四大模塊之外,董晗用 1+6+2+N 來高度精煉地概括“百幄”的靈活組件“獨家秘方”:
1 就是百幄 App,是數智辦公平臺的最終形態。
6 指的是 6 個場景化 Kit,即辦公、會議、通訊錄、工作臺、遠程導辦、超級群 6 個最常用的組件。
2 指的是融云傳統優勢,核心通信 PaaS 能力即時通訊 IM 和 實時音視頻RTC。
N 是“三方產品融合方案”,主要指在與辦公和通信非強關聯的功能模塊上,由融云甄選第三方專業服務,通過接口調用或 OEM 的形式獲得相關能力,比如流版簽、在線文檔、內容審核等。
“1+6+2+N,讓客戶獲得統一的服務,同時也擁有一定的選擇空間。”
這是融云身為 PaaS 服務商的路徑優勢,對融云來說,模塊化、組件化、個性化的產品架構設計是刻進“骨子”里的基因。
在 1+6+2+N 的整體結構之下,各個部分既可以靈活搭配,也可以單獨部署,完美適配政企單位的差異化需求和對安全合規的高要求。
對此,董晗將之生動地比喻為“樂高”積木塊,“不同的客戶將不同的組件組合在一起,就可以得到一個最適配自己的‘變形金剛’。”除此之外,融云還可以提供定制化服務,去響應政府及公共事業、公安軍工、金融保險、交通、能源電力等不同客戶之間細微的需求差異。
這種產品架構上的高度靈活性,不僅體現在架構設計和系統部署中,在日后長期的維護過程中也極具優勢。“比如,客戶在長期使用中如果出現問題,我們可以組件化地去做維護甚至替換,高效快捷,運維成本也將大幅降低。”董晗介紹道。
技術領先,大集群性能的“降維打擊”
除了架構組件的“可插拔”,融云“百幄”的另一個巨大優勢體現在其對大規模用戶的高并發性能上。
融云孵化自中國移動飛信團隊,整個團隊專注通信技術和業務十余年,是國內為數不多擁有承載近 2 億日活成功經驗的核心技術團隊之一。2014 年面市以來,融云也一直在公有云的市場中面向社交泛娛樂場景 App 提供通信云服務。可以說,高可用、高并發的通信服務一直是融云的看家本領。
而當融云將公有云的大集群能力內化為面向政企的私有部署服務,在并發方面也是可以做到降維打擊的。
同時,為保證政企服務跟公有云產品擁有一樣的響應性能,“在 Server 端和 SDK 端,我們的公有和私有是一套版本,一起隨著公司產品節奏進行迭代。”董晗說。
這種大集群的優勢,表現在具體產品細節上,以上述 6 大場景化 Kit 之一的超級群最為鮮明。超級群,可以簡單理解為一個無成員上限的群組服務。它在政企辦公中的實際使用場景是什么?董晗為我們介紹了一個身邊最貼切的用例——“疫情之下的網格化管理”。
“一個社區可能要管理多個小區,內含多棟樓、多個單元。在有通知發布時,就需要工作人員一一復制粘貼發布,而超級群可以突破普通群 3000 人的閾值,并可以通過頻道、分區等產品設計實現對不同人員和主題的分別管理。采用超級群,擁有權限的工作人員可以面向幾十萬甚至上百萬成員發布全員消息。”
據悉,超級群的產品模式,在公有云業務中已經得到了充分驗證,融云將之帶入政企辦公領域,也期待它在政企賽道的應用和進一步演進。
“百幄”之后,融云的產品戰略局面初定
“百幄”的成功發布,一方面意味著融云在政企業務條線上有了正式抓手,融云自此可以直面政企市場競爭和廣大的政企客戶需求,并進而反哺產研。“我們有了一線的產品和應用,相當于多了‘一雙眼睛’。這樣,我們在 PaaS 層的產品封裝也更加準確,也更利于合作伙伴采用。”董晗說。
另一方面,“百幄”發布后,融云的業務骨骼更加明晰了,重點在三大市場發力——互聯網市場、政企市場和海外市場:
在互聯網市場,融云已經服務了 25 萬+開發者,藏身于 30 多萬款 App 背后。在行業內形成 IM 即時通訊 + RTC 實時音視頻 + X 通信周邊能力的“全”通信解決方案,并推出新一代場景化 SDK,以開箱即用的語聊房、直播、1V1 音視頻等產品服務開發者的快速上線需求。
在政企市場,“百幄”將是融云作為通信廠商入局政企辦公領域的力作,也將以高并發、高可用的通信能力和組件化、模塊化的 PaaS 服務為雙翼,推動政企數智辦公加速邁向下一個發展階段。
在海外市場,融云自 2016 年便開始以“賦能者”的角色陪同開發者出海,服務遍布全球 233 個國家和地區。而今,融云已經開始在中東等地區與當地政府強力合作,以技術輸送者的角色參與構建當地的國民級應用,未來還計劃通過平臺能力聯合更多中國 App 和 SaaS 共同出海。
疫情之下,融云的三大業務線在項目交付等方面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但整體來看,達成合作的項目均有一定漲幅,政企方向的國產化項目表現尤其亮眼。
“國產化是當前時代的主線之一,相信伴隨這個進程的深化,整個政企賽道以及融云‘百幄’產品都將迎來更加廣闊的一個機會空間。”董晗說。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中智觀察”(ID:Hapiweb-soft6),作者:海比研究院,36氪經授權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