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和員工簽電子合同,如何選擇電子合同平臺?

電子勞動合同可有效解決傳統書面勞動合同簽訂難、易丟失、易篡改、使用效率低等問題,對降低企業用工管理成本,提高人力資源管理水平,維護勞動者和企業雙方的合法權益均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各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頒發相關政策、文件,要求推廣電子簽名、電子簽章技術的應用,以滿足新經濟環境下,各行業發展的需求:
- 2020年3月,人社廳發布《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訂立電子勞動合同有關問題的函》,再次明確電子勞動合同的法律效力;
- 2021年7月,人社部辦公廳印發《電子勞動合同訂立指引》,鼓勵和推廣電子勞動合同的全面應用;
- 2022年9月,人社廳發布《關于實施電子勞動合同百城覆蓋行動的通知》,進一步積極引導、支持企業和勞動者依法規范訂立電子勞動合同,優化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公共服務。
當企業開始選擇使用電子合同的形式與勞動者進行線上簽訂時,還應注意選擇合法合規且有效的第三方電子合同平臺,以避免線上所簽訂的合同應其技術不完善等原因導致不具備法律效力。那么如何才能確保所簽訂的電子合同是合法有效的呢?
根據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所公布的《關于電子數據收集提取判斷的規定》第二十二條,對電子數據是否真實,應當著重審查以下內容:
- 電子數據是否具有數字簽名、數字證書等特殊標識;
- 電子數據的收集、提取過程是否可以重現;
- 電子數據如有增加、刪除、修改等情形的,是否附有說明;
- 電子數據的完整性是否可以保證。
那么也就是說,如何判定在電子合同平臺上簽署的電子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其實歸納下來,就是這三點:
- 電子合同訂立的法律效力:
- 電子合同簽名的法律效力:
- 電子合同取證與鑒定的法律效力:
根據《電子簽名法》第五條至第八條,鎖定簽約主體真實身份、有效防止文件篡改、精確記錄簽約時間的電子合同才被法律認可。 因此判斷條件中最主要的一點,莫過于判斷第三方電子合同平臺是否具有可靠的電子簽名作為法律效力。
法大大電子合同嚴格遵守《電子簽名法》,并且可以同時做到滿足以上三點:
1)CA機構頒發CA證書/公安部eID認證系統:
法大大采用國家機構認證技術,確保法大大電子合同簽署主體身份真實
2)防篡改技術:
法大大采用國際通用哈希值技術固化原電子文件數據,輕松識別文件是否被篡改
3)第三方取時技術:
法大大通過國家授時中心的時間戳進行第三方取時,精確記錄簽約時間
此外,法大大作為獲得司法、仲裁機構認可的第三方電子合同平臺,可以通過法大大電子合同證據鏈為用戶證明線上合約關系,有效保障用戶的合法權益。法大大同時還為用戶提供了證據保全服務,幫助用戶提供有效真實的法律證據。

從電子簽章到歸檔管理,從證據鏈保全到司法出證,法大大為用戶提供了一套完整的電子簽章全生命周期服務。不僅提供上千份合同模板供用戶免費下載,法大大還為用戶提供在線發起合同簽署,智能審核、印章授權管理,合同查閱歸檔等功能,操作便捷高效,降低合同管理的倉儲成本和人力成本。
